• 16

柯達Ektar 100 世上最細緻負片, 開箱報告 (1/3/09增加照片)

78 樓的呀飯兄想法是沒有錯,

但掃瞄器掃出來也不見得就能滿意...

我前陣子就買了一台...掃來掃去都不滿意

攪到很想要買彩色放大機來自己放

但藥水的問題一直不太了解... 所以遲遲不敢決定...


另外a8802152兄說是那去放相來對照,
那個也不準,
應該說,負片的顏色本來就沒有標準,
就算手工放,
拿開技術不談,
相紙,藥水,放大機這幾個硬體因數,
就有很多不同的變化了
uffizi_c wrote:
應該說,負片的顏色本來就沒有標準


這倒是真的. 以我自己底掃的經驗, Xtra400如果不調參數, 會粉紅得過火; Reala如果不調參數, 則綠得很難看; Ektar 100若不調參數, 則偏青藍. 所以基本上我自己在底掃的時候, 多少還是調到我自己喜歡的顏色為主.
負片不像正片,顏色肉眼無法直接判斷
那如何才能知道負片本身的特性是清淡還是濃郁?

店家沖掃的品質可以很穩定就是萬幸了
(自己買底掃來掃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一定標準啊...)
我是Hiroyuki
恩 所以以後的介紹
就得說 我是用XX牌數位機背摟
彩韻牌 麗來牌 五色鳥牌 Monte牌........

反正底片(負片)差異影響不大了
(按:那位啥彩韻幫我掃的Konica 沒辦法掃出Kodak的fu? 恩 下次叫他試試)
因此
介紹店家的沖掃特色 介紹自掃setting與技術
看起來遠比介紹底片來的重要了

那.....更應該來蓋各沖印店的大樓了!!!


的確, 負片掃描本來就沒一個標準..
自己喜歡什麼樣的顏色跟色調..那就對了..
放像也是一樣,硬體的因素同樣也會有所影響...

我想另 一個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沖片這個部分吧...
如果沖的好, 那後端處理不管是放像還是掃描.都會有利得多...

個人以為,沖片這端非常的重要..:)

歡迎來到ZEISS FANS:http://zeissfans.net
hiroyuki2243 wrote:
負片不像正片,顏色肉眼無法直接判斷
那如何才能知道負片本身的特性是清淡還是濃郁?
...(恕刪)


等你有底掃機你就知道了,掃出來會有輕微色偏大多正常,偏差度和底片特性或者沖洗過程有關係。

但是自動對比這個功能在大多數的底掃機上是關閉的(某些低階的底掃機可能無法關閉),而色彩推進、飽和度、色相也都可以調整,但也都是預設關閉,換句話說,可以在預掃時就可以一目了然這個負片反轉後最原始的色彩,我相信同一張照片在不同底掃機反轉後都會有些許誤差,但絕對不大,但是如果開啟了太多的自動功能,每壹台掃出來、甚至每一次掃出來的照片都會有很大的差異。

負片最原始的面貌大多是很難看的,雖然有高細節、綿密的階調,但是低對比、低飽和甚至曝光失誤都讓原始照片很醜,必須要經過一些調整才會比較接近肉眼看到(或者你心中理想的樣子),而這個調整的過程就是最受爭議的關鍵,自己手動掃描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最原始的色階分布等資料,來決定我正式輸出後的成品,舉Nikon Coolscan搭配的Nikon Scan軟體來說,每一次預掃完,左上角都會出現{Natural}和{Processed}二個分頁,Natural就是最原始的照片,而根據右方工作列的勾選和調整會呈現在Processed這個分頁裡。

大多數的人是看到調整後(Processed)的負片在光碟裡的樣子,又怎麼能知道這個底片最原始的情況,我貼出來的照片雖然經過我修改調整,那我卻知道他原始的樣子,既使我後來調整到很濃郁,但我絕對不會說這是底片的發色,然而在Proplus II的分享討論串,我卻看到很多經過店家調整又濃又高對比的照片,被詮釋為底片的原色,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我相信原廠在研發正片跟負片時,都有其顏色的相關標準,一但沒標準,如何控制在製品製程與規格?
負片的確無法由肉眼直接辨別顏色,而正片卻可以. 不過負片不能由肉眼直接辨識顏色,跟負片顏色有沒有標準?
這是兩件事情,沒有因果關係.
人眼看不到的事物很多,如紫外線,細菌等,但實際上這些肉眼看不到的物質,存在宇宙之間,卻也是事實,若因為
缺乏儀器監測(或許儀器很貴,一般人買不起),而肉眼看不到或是看不出來,就說沒有這回事,這樣子很難說服我自己.

比爾蓋飯 wrote:
等你有底掃機你就知道...(恕刪)


恩...多謝比爾蓋飯兄的回應
得到不少的知識
不過也發現我是令人啼笑皆非的那一群

我沒有底掃。
也不太想買底掃,因為我也有120底片
送給店家掃比較快
至於
比爾蓋飯 wrote:
負片最原始的面貌大多是很難看的,雖然有高細節、綿密的階調,但是低對比、低飽和甚至曝光失誤都讓原始照片很醜,必須要經過一些調整才會比較接近肉眼看到(或者你心中理想的樣子),而這個調整的過程就是最受爭議的關鍵,自己手動掃描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最原始的色階分布等資料,來決定我正式輸出後的成品,


沒錯,大調小調都是調
就給人家調好了
青菜蘿蔔有所好
至於負片的「原有特性」是不是這麼重要
就看個人的接受度了
好不容易有一間店沖洗穩定度好,效果合胃口
當然是多加利用啦...

九份老街 wrote:
人眼看不到的事物很多,如紫外線,細菌等,但實際上這些肉眼看不到的物質,存在宇宙之間,卻也是事實,若因為
缺乏儀器監測(或許儀器很貴,一般人買不起),而肉眼看不到或是看不出來,就說沒有這回事,這樣子很難說服我自己


關於這點小弟就真的佩服了
無法見的東西我沒辦法用雙眼所見判斷
所以我就不會在意這麼多
也許負片色澤有所謂標準存在,但變數太多
無法一一掌控的情況下
真的要要求大概就是拍正片了吧...便宜是用負片最大的動力

我是Hiroyuki
謝謝大家的闡述


很好奇一點
現在大家都是scan後放像
當然可以在數位檔上動手腳

當然 手工放像也可以動手腳
我比較好奇的是 可以"動粉多"嗎?

例如 原本是大家公認"粉淡"的底片
放像調成超濃的色 可乎?

呵呵
a8802152兄
您拿幾張proplusII 去放放看
讓我們參考好了

以後真的只能說"參考"了

手工放相當然也會影響色彩還有飽和度, 因為曝像時間, 藥水濃度, 溫度都有關係.

不過, 我試過幾次手工放相, 大多都比較偏淡, 對比也比較平板, 連我這種不是很重口味的都受不了! 後來乾脆不管了, 拿去給一般機器來放大 (從8X10"到12X18"都有), 反而大多都放得很漂亮! (是拿底片去放, 不是拿數位檔).

市面上的沖印機應該都有各廠牌底片的標準參數. 我發覺洗得不漂亮的, 多半是參數調得不對. 放大照片時, 可能大多商家都會特別注意去調對參數, 所以洗4X6的照片常常會得到色彩不漂亮的, 但我放大照片卻很少遇過洗不好的!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