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ai wrote:網路環境變異太大,不曉得這些路人(恕刪) 也許這篇文的前面應該加上一句本樓只為同好交流,對中片幅或底片排斥的朋友請繞道,謝謝!不過也不一定有效就是了,有些"路人"就徧愛跟主題反著來,然後越聊越不正經,越扯越離題萬里...不過這也很正常,不是這樣就不就不像 01了哈哈哈...說真的在邁入夕陽之境的傳統底片版,好久沒有這麼熱閙了,才二天大樓都快破100層了,大家繼續加把勁吧!
diarydreams wrote:好可怕的細節跟質感!(恕刪) 有幾顆C645鏡頭還是跟得上數位年代的腳步,目前改用80mp的機背也是看不到畫質鬆軟的現象這顆D35像場也夠大用在技術相機還可以移軸,後來被Cambo收了一些二手回去改成他們家的接環及光圈環應用在veiw camera機身上,當年的蔡司在行銷上不像日本那麼強,若以現今蔡司的行銷手法,這顆D35應該會被打上Apo順便貼個藍標。一樣是老梅石槽L_000539 by Richard Lai, 於 Flickr
rlai wrote:Cambo收了一些二手回去改成他們家的接環及光圈環應用在veiw camera機身上.. 打上APO順便貼個藍標.....XDDD查了一下Cambo這間公司的產品,那個可以135相機用的蛇腹實在很有趣啊沒想到竟然有這種設計。
mocca6361 wrote:點開來看真是毒死人.(恕刪) 還沒進入中片幅數位前,在對岸攝影無忌看到已經中片幅數位的各種大樓裡面的毒害真是恐怖,光是看2048長邊縮圖就很感動,算是被毒到自己跳入坑的2013攝於大龍峒CONTAX 645Hasselblad FE T* Sonnar 150mm f/2.8Leaf Aptus II 7L_000087 by Richard Lai, 於 FlickrL_000089 by Richard Lai, 於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