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台灣消失最快的行業 - 印刷與沖印店?

Marstorius wrote:
記得. 數位相機剛出...(恕刪)


你的角度是如此,
但店家的角度來說,
開店就等你這一筆生意,
只願意給印一張的錢是要他怎麼活?
Marstorius wrote:
自己拼貼大頭照的4x6 去照相館沖洗,
挖勒。。還不肯洗勒.
連問了幾家都一樣,要不就不肯洗,要不就按大頭照的價錢來收費....(恕刪)

店家設這種規則是他的權利
當然客人把這家店設為拒往戶也是客人的權利
這也是為什麼我把工作跟興趣分開的關係
六日按照計畫做校園建築記錄攝影,發表在社群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平常還是當上班族
志安 wrote:
這也是為什麼我把工作...(恕刪)

平時工作,休假再來沖片是嗎?
好像也不錯。
產業慢慢走向衰退,單純來看就是賣方提供的服務與買方的需求不相符合造成的結果吧

消費端永遠要求便宜、快速、高品質又方便的服務。當老闆在盡力滿足任何一個端點的同時,都代表成本的提升。而在數位器材出現的同時,將滿足快速與方便這兩個面向的門檻拉高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傳統沖掃不敵數位的優勢,於是許多消費者紛紛棄底片而就數位。

還繼續使用底片的攝影者,也許(只是也許)比較不計較快速與方便乃至於便宜,只是仍然會要求品質。但問題又在於,這些鳳毛麟角的底片用戶消費規模,提供的金流撐不起碩果僅存還在撐的散戶沖掃店家。成本樓主都算出來了,學生時代在沖掃店幫忙過一陣子,心有戚戚焉,有一點量的時候就忙到爆炸,旺季結束了,老闆也不客氣就直接叫你回家了。所謂的有一點量都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幾年前想沖個片子都已經是要轉件來轉件去的情況了


說想要支持底片嘛,的確底片在色彩過渡的處理上似乎是比較柔順,雖然暗部表現常常是死穴。










但底片這種東西,很看重早期經手的店家怎麼處理:



指紋、剪片不熟練這些小事情,我再生手也知道要小心,偏偏三不五時就是會看到這些店家怎麼對待自己的爛片子,久了也沒那個信心去賭那些店家品質真的好,手路真的老。這時候才想到,底片用戶還多的時候,整路的不良店家大概就已經嚇跑了很多尋常人吧~

樓主這樣堅持也是讓人敬佩,不如挖挖看有沒有甚麼團體還一定要用底片的,警政機關不曉得還要不要?搞不好有生意。

不好意思啊,佔用那麼多篇幅

carloszhang wrote:
店家設這種規則是他...(恕刪)


換成你是店家,角度可能就不同了
話說回來,一個只洗一張,5元的客人,有不如無..
5元都不用成本,不用人事電,算全賺,也比乞丐還不如

leica123 wrote:
換成你是店家,角度可...(恕刪)


之前也是替店家著想,一次洗一百張以上4x6,只是其中一張的大頭照故意被洗壞,也認了,

我想隔行如隔山,個人猜測應該是擔心影響到拍大頭照的生意,不過有這次經驗後,

後來也不在實體店家洗照片了,拍證件照還是會去實體店家畢竟品質差很多,被退件也很麻煩,

但如果只是小朋友考試用的真的沒必要, 說不定兩三年後又要重拍。

leica123 wrote:
換成你是店家,角度可...(恕刪)


這是店家延習自底片時代的陋習,底片時代的大頭照要人工排版縮放裁剪,所以單張成本較高,大家都可以接受。但進入數位時代,使用者自行排版的大頭照,對數位沖洗機來說跟一般的照片處理起來是一模一樣的,為什麼要刻意刁難?

現在一般民眾還會到照相館洗照片大概都是因為證件照用途,客人如果要求省事願意讓店家代排版輸出/裁剪證件照,店家以服務換取合理利潤天經地義;但如果客戶只是單純要沖洗自行排版的證件照片,為什麼不接案? 你會因為客人只沖洗兩張生活照就把客人趕出門嗎? 把客人都得罪光了,等辦證件的各單位開放收取照片電子檔後,照相館只會關更多!
現代人真不容易,
過去只要會拍大頭照,
就可以開門做生意了,
足以讓你養家,
進階一點就是拍沙龍照,家族照。

後來變成要接婚攝、活動紀錄,
或是開始做客製化月曆、衣服,
現在還要會網路行銷等等等,
但可能還是依然不夠......

這年頭可能還是要打團體戰,
一人一技在身可能還是太弱。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現代人真不容易,過...(恕刪)


等機器人普遍之後,人們可能連要去當佣人都沒機會了
有錢的恆有錢,沒錢的一世貧,強者恆強弱恆弱,未來的日子難想像...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