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樂凱停產宣布全球正式進入"數碼色盲"時代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我一直都在持續想辦法...(恕刪)

既然鍾愛底片就堅持下去.不用去擔心哪種底片停產.若正片都停產了.彩色負片也沒了.最後還有黑白片可以選擇.依個人淺見黑白片可能會是底片的倖存者.目前歐洲黑白底片還很夯.品牌之多也令人驚訝.黑白藥水又都可以調配.也不受廠商停不停產的影響.黑白藥水是個人化的產品.只要黑白底片有生產.藥水也會有廠商生產.兩者是配套產品.......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不然為何北京小規模的照相館,沖底片要改用外包集體收件的方式處理?
沒為什麼,量太少開不了機啊,外包算是不得已的做法


這就對了
量啊
那為什麼一定要堅持在高雄找
如果高雄的店家都沒有足以支撐穩定維持的量
也可以用寄的試試看啊
運費就當作是買品質就好了...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反正我還是會繼續拍下去,能抓住多少時光算多少吧
若日後又讓你聽到牢騷,那還請多見諒了
不過那也表示,我還在持續堅持下去

我也希望你能繼續維持下去
我是Hiroyuki
hiroyuki2243 wrote:
其實我不能算是底片愛...(恕刪)


其實我也算是吧,喜愛的是老相機的感覺,只是它必須吃底片
數位時代的商業走向,已經很難重現當年的工藝與質感了
有些設計,過了那個年代就回不來了,除了回味,還是只能回味

我不希望多年後再回頭,我只能從一個古董“擺飾”去幻想
所以,趁底片還有,也還有門路處理,趕緊體驗這些老工藝是我的想法

hiroyuki2243 wrote:
這就對了量啊那為什麼...(恕刪)


我剛回來高雄,這算是第一次嘗試送洗,隨便拍拍得失心沒有太高
主要是考量時效與成本問題,寄送的郵費都是堆疊起來的成本
這家沖+掃=NT120,個人覺得還可以,主要是對這家有感情了

這家也許較老派,沒做網路生意
我搜尋網路也沒有網站可看,只查到他小孫女的部落格
她說爺爺拍照很厲害、很認真,請大家多多支持

過去長期與這家配合拍大頭照、家族照,十幾二十年了吧
這家沒讓我失望過,老闆我也認識,是個很堅持品質的人
延續兩代了,不知道有沒有要傳給第三代
但網路卻沒提過這家,總之試一試也無妨

單看那套掃描設備,不是我詬病的富士FDi,就讓我放心了不少
但結果還是只有明天才能知道

這一年來,世界都在快速的變化
離開老家半年,回來後也發現很多習以為常的景觀不見了,常去的老店也收了
這老相館其實我也沒有特別觀注過,只是遇到重要的拍照需求就會想到他
過去不太懂底片,也不知道我手上的大頭照底稿叫做120規格

我是在今年初重拾底片後,遇到一些困難後
才想起了老家那間相館還是用底片在幫客人拍照

所以這次我回到高雄,很刻意的選擇了這家當作我的第一個試點
結帳時順代問了一下:你們還在用底片幫客人拍照嗎?
得知這傳統依然沒變時,頓時間我感到十分欣慰
「太好了,依然在堅持啊~」

回顧過去一年來,從我身邊快速變化的環境、失去的事物,太多太多
翻翻過去幾年拍的照片,許多不是景物不在,就是人事已非

老家熟悉的小吃、還有這相館
都是我少數還能回味的了,所以我更加的珍惜

老禪師 wrote:
既然鍾愛底片就堅持下...(恕刪)

我想這是遲早的道路吧!到時請前輩都多指教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其實我也算是吧,喜愛...(恕刪)


我算很慢拍底片了
當初高雄還有另外一間沖正片的時候
我都跑那間比較多
畢竟他可以在星期天下午收件傍晚給我
我還得回外縣市唸書
看著老闆娘的苦笑和逐漸下降的沖片品質
這就是現實...最後也收起來了

欣向沖片水準很好,但不提供掃瞄
所以也都要分開處理
久而久之就習慣寄送了

情感的問題我很能理解
但現實面往往都不是我們的能力可以左右的
希望你在這家可以有「驚豔的經驗」分享
我是Hiroyuki

hiroyuki2243 wrote:
我算很慢拍底片了當初...(恕刪)


我當時在高雄拍正片並沒有掃描
因為當時底片機只是我拍數位之餘,多帶在身邊拍好玩的
正片用燈箱+放大鏡看看就足以讓我驚艷
三四年前也沒流行啥FB,轉不轉數位化不是太重要

我這次一回來發現到僅僅半年太多改變了,心情有點低落
拍片的量也大幅下滑,倒是一打負片先準備好了
這段沒心情拍照的期間,發霉的鏡頭也順便送洗回來了
就等心情也一起調適好吧

不知道明天去買買正片能否改善心情呢?
周末要出發去日月潭渡假,看看台灣的烈日...
需不需要UV濾鏡之類的呢?

當我一放下拍照,就變器材控了
喔不,也許是某種失心瘋吧
支持底片~~~~~~~~~~~~~~~~~~~~~~~~~~~~~~~~~~~~~~~~~~~~~~~~~~~~~~~~~~~~~~~~~~~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我當時在高雄拍正片並...(恕刪)


我不得不說,小彭大是少數肯照顧新手的前輩…
半年前心血來潮,拿起了老爸那台canon拍了一卷放了不知
N 年的過期Kodak Gold 200,拿到附近熟識的店家去沖掃
經過三天漫長等待(對以前用慣數位的我而言)

拿到照片後很失望,與自己之前想像相差甚遠,好模糊的照片,好可怕的顆粒…
不知道問題是出在哪個環節,拍攝?沖片?掃描?還是那卷過期N 年的膠卷?
這是新手共同的惡夢嗎?

夏蟲不知冰~還以為Kodak Gold 200本身素質就是如此?
到版上發問能夠得到的答案也是少之又少
小彭大是唯一幾位肯教導我的前輩…也讓我重新燃起對底片的熱情…

攝影畢竟是帶給人快樂 不是痛苦,沒人喜歡聽抱怨文
說到夢大的抱怨文,我不認為他是抱怨而是焦慮,對目前沖掃環境的焦慮…

倒是籍由他一篇篇的抱怨文…我學到別的大樓沒有講的,學不到的…
至少讓我了解到 要出好畫面,不是不能,只不過是自己不會
才知道要出好畫面,不是要好運氣....而是要找對店家…

現在小弟拍完,都集一個量送到台北去…雖然要等很久,但是值得
還是要感謝夢大您這些心路歷程,讓小弟我少走了很多不必要的路…底片加油~
hiroyuki2243 wrote:
kingliaw99 wrote:
2012年數位已非吳下阿蒙,這時拍135底片的理由是什麼? 大概是色階是數位還達不到的吧,剩下真的是要對底片的熱情了,希望2024年我還能慶幸2012年仍繼續拍正片

理由?
大概是還可以自己躲在房間看片自爽吧..
反正我也拍不出什麼好作品
能留些正片當紀念品也不錯
然後可以把重心轉到120去了
數位可以應付很多場合,很好用啊

其實我一位醫師好友也在問我這個問題。Why?
他年輕時也是重度愛好者,後來因為數位方便符合他工作需求就改數位
至於我,也沒有印刷出版需求,真要擠出理由,當年就和多數接觸正片的人差不多,就是震憾到了,當時R3,Ciba還很容易找到店家收件時也瘋過...現在只是習慣正片的特性和流程,除了回憶當年的時光之外,正片在拍攝當下就決定一切,心裡都有個底,測光判斷上的失誤,一翻兩瞪眼。對我來說放進幻燈機就好,很自然也很方便...

至於您說的作品問題....個人想通了一件事,對我不過是記錄家人的方式,根本不算是作品,百年後搞不好子孫都不會好好保存(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從一位年近90的長者接手一台相機有感),所以只要自己拍得開心,家人也開心就好...

您建議的數位,其實個人也有一套系統加上Lightroom軟體,只是多半是有記錄團體活動的需求才會用,或者在家抓老婆來練練棚燈真的很方便,好玩的也不少。只是數位是一直快速進歩的東西,以後要玩隨時都有...

death0101 wrote:
我不得不說,小彭大是...(恕刪)




是不是因為當初你相機一次開很多
大家質疑你炫耀 哈哈哈哈

kingliaw99 wrote:
理由?大概是還可以自...(恕刪)


與我目前的狀況差不多,數位多用來拍團體照之類
或是用來應付一些公事上的需求

一些很隨興又沒啥特殊價值的紀錄
好比逛宜家時用數位拍拍商品的擺設與價格,方便自己紀錄一下

而且同意你最後一句話,數位要玩以後隨時都有
而且數位只會越來越便宜、越來越進步
早買早想受,但越晚買越享折扣與更高端的規格

說得更白一點,個人認為數位雖然早就達到充分的實用性與商業應用價值
但數位技術還沒有達到穩定的地步

去追啥新機都是浪費,反正三個月後、半年後,又會被下一台的性能巴掉
甚至高階機不到一年,又會被後來浮上的入門機以下犯上
這說明什麼,不就是技術還有很多突破的空間嗎?

呵呵,預計下午三點半去領照,是不是能滿意我也不清楚
反正不行的話就摸摸鼻子寄送吧,看是台中台北還是花蓮選一家這樣...
長期看傳統攝影版的前輩分享照片,哪家沖掃的好心裡也早有個底

不過大概就是套用海角七號中的感嘆吧:「咱南部是沒人才囉?」(原文:誰說咱恆春沒有人才?)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