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底片的解像力?

X-Taiwan5566 wrote:
原來scanner的解像力不如film
那掃出來的感光顆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恕刪)


難怪前面有人說....不用再浪費時間討論了。

CAT1015 wrote:
我也不知道數位有什麼優勢,
比解像力、比功能、比規格,

怎麼沒有來比一比長曝啊,
用底片曝四小時跟數位比兩小時的畫質就好了...


X-Taiwan5566 wrote:
原來scanner的解像力不如film
那掃出來的感光顆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底片就是正片拿去用 loupe 看、用投影機放;負片就是去手工放像。

要掃瞄是弄錯方向了。

petroleum1234 wrote:
3.
去看1000張5D洗出來的照片
再看1000張傳統手工放相的照片
世人才會懂,類比的美在哪?
階調的自然變化永遠不是零與壹能懂的



除非是神眼能分辦16bit 色階
不然"正常人"是分不了階調的自然變化的
要說不同也只是各種底片拍出來的色調和現今的數位機主流色調有差異罷了

喜歡底片的自然說底片好
喜歡數位的自然說數位好
不要因為自己喜歡底片就說數位的零與一無法表現類比之美

hiroyuki2243 wrote:
就說"解像力"贏了嘛
然後咧?...(恕刪)


數位一勝。
接下來比不用電的情形下的拍攝張數跟連拍速度...
撇開無法及時預覽以及拍攝的便利性, 底片的關鍵限制其實是在於後端(沖洗/放相/數位掃描)流程而非本身限制. 而相對地數位影像後端流程的限制不但變數少且掌控門檻較低. 其實這絕對是可以做徹底且精細的比較(日本雜誌常見的VS.話題)的.

hungyuwang wrote:
除非是神眼能分辦16bit 色階
不然"正常人"是分不了階調的自然變化的...(恕刪)


雖然擁有神眼的人應該是極少數,
不過就算是木眼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摩爾紋跟偽色。
martin0215 wrote:
數位一勝。
接下來比不用電的情形下的拍攝張數跟連拍速度...

給數位全勝也沒關係啊
我只想問~~阿然後咧?
我是Hiroyuki
hiroyuki2243 wrote:
給數位全勝也沒關係啊
我只想問~~阿然後咧?


認同+1
底片輸了又沒差,數位贏了又怎樣,
如果攝影的樂趣只是在解析度上,
再加油,好嗎?
相信我,銀鹽一定比你還長壽。

hiroyuki2243 wrote:
給數位全勝也沒關係啊...(恕刪)



CAT1015 wrote:
認同+1
底片輸了又...(恕刪)


就算數據上的東西輸個精光...


我還是要拍底片~

那APS-C的數位單眼
洗照片,最大可以洗到多大張??而不會破功
可以做到A4紙那麼大嗎?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