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1015 wrote:我也不知道數位有什麼優勢,比解像力、比功能、比規格, 怎麼沒有來比一比長曝啊,用底片曝四小時跟數位比兩小時的畫質就好了... X-Taiwan5566 wrote:原來scanner的解像力不如film那掃出來的感光顆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底片就是正片拿去用 loupe 看、用投影機放;負片就是去手工放像。要掃瞄是弄錯方向了。
petroleum1234 wrote:3.去看1000張5D洗出來的照片再看1000張傳統手工放相的照片世人才會懂,類比的美在哪?階調的自然變化永遠不是零與壹能懂的 除非是神眼能分辦16bit 色階不然"正常人"是分不了階調的自然變化的要說不同也只是各種底片拍出來的色調和現今的數位機主流色調有差異罷了喜歡底片的自然說底片好喜歡數位的自然說數位好不要因為自己喜歡底片就說數位的零與一無法表現類比之美
撇開無法及時預覽以及拍攝的便利性, 底片的關鍵限制其實是在於後端(沖洗/放相/數位掃描)流程而非本身限制. 而相對地數位影像後端流程的限制不但變數少且掌控門檻較低. 其實這絕對是可以做徹底且精細的比較(日本雜誌常見的VS.話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