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如果柯達倒閉了 對底片攝影有多大影響?


bar0106 wrote:
只有數位化, 才能保...5,60年代甚至更早之前的底片或膠卷, 能有多少到現在還完全未劣化甚至失效?(恕刪)



底片保存50年算是基本要求而已...只要一般空調不潮濕的空間很容易達成
如果嚴格控制存放環境,放超過100年也不算很難很稀奇

uffizi_c wrote:
只有數位化, 才能保...(恕刪)


8x10太大了啦

我相信我老了 應該放大鏡會掛在身上 哈哈

過年打算要整理一下近兩年的檔案 然後花點年終把它洗出來

很擔心去好事多洗個幾百張 好事多品質應該沒問題吧(不要太爛就好)
有誰可介紹可以統一大小好整理的相簿 是要固定頁數的 還是活頁夾的比較好?
放心,就算柯達真的停產,對底片攝影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只要還有市場在,就會有別的廠商取代,甚至新加入

唯一會對底片攝影有影響的,只有「用底片的人越來越少」這件事

以下是題外話
--
說到傳統比數位好保存?別自欺欺人了

姑且不論數位檔案複製多方便這件事,光比體積,幾萬張的照片,換算成底片就已經是一小堆了
光是要買防潮箱就是一筆開銷,更別提以前電子防潮箱不普遍的時代

洗出來成實體照片勒,更恐怖...成天提心吊膽的
我光是因為林林總總的原因,加上搬了幾次家,老照片大概就去了上千張
這些都是一去不回頭,無法挽救的喔

現在只好買了一台掃描器,有空就把老照片拿來電子化,省得麻煩,沒事想看也方便
這才發現有些照相館洗出來的,還真的是很容易褪色,不是鬧著玩

數位的勒?會不見通常只有一個原因:懶得備份而已





傳統與數位保存的問題,讓大家來想像一下

把下列物品放入時空膠囊中,30年後打開,會發生甚麼事情

沖好的負片、幻燈片、相紙相片
放在光碟片(CD或DVD或BD)的數位照片、放在隨身碟的數位照片、放在硬碟的照片(IDE、SATA、USB、1394介面任選)


Turritella wrote:
數位的勒?會不見通常只有一個原因:懶得備份而已


就算是備份,也該考量每種儲存設備的風險
光碟如果是一般等級的,每3年就該檢視一遍,5年就該重新複製一次
而且隨著光碟密度越來越高,染料層越來越薄,只要沒收好,紫外線照射量超過承受度,資料就是整塊消失
硬碟的保固期也越來越短,就算是架陣列,也沒有一種方式可以保證完全無虞
放網路相簿,服務商也會明列免責條款

而這些備份維護的成本,卻比不上洗成一張照片放著

勤備份是對的,但人的惰性才是問題的癥結
在發生悲劇之前,請記得做好時間管理,讓你的備份計畫能夠徹底落實
否則光一個懶字,就足以毀掉很多東西
白鷺鷥 wrote:
傳統與數位保存的問題...(恕刪)


何必想這麼遙遠!!

我防潮箱裡

放一張20年前老照片

跟一張20年前備份照片的5 1/4磁碟片

大家會選照片還是磁碟片?
白鷺鷥 wrote:
把下列物品放入時空膠囊中,30年後打開,會發生甚麼事情

我們的後代子孫會讀不出來. 不管 5.25", 3.5" 軟碟片, SATA HD, CD, DVD.
他們一定都讀不出來, 想著 "這是甚麼玩意兒"

就算拿博物館裡的電腦來接, 裡面存著一些 .bmp, .jpg, .mp4, .avi...大概會想著 "這些是啥鬼東西".

照片, 報紙, 底片膠捲, 反倒還可以追朔出 30 年前 (就是現在 2012 年) 的情景.
-- The same lotus of our clime blooms here......
yunnlai wrote:
我們的後代子孫會讀不...(恕刪)


最近把1985年的電影 回到未來 (Back to the future) 一二三集全部重看了一遍

裡面有一段是在描寫30年後的世界,也就是2015年,剛好是現代

科技的進步,真的遠超過人類的想像。

離題了
pin520 wrote:
先不要太高興 , 柯...(恕刪)


想太多了,就算kodak倒了關門還有fuji撐著
難道fuji也跟著不生產軟片??
能買不到底片嗎?能有店家放棄沖掃的市場?
這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
軟片選擇性只會變少,價格拉高
台灣的沖掃店永遠存在,但關門幾家再所難免
還是你以為kodak軟片的停產就不能用fuji的藥水來沖洗??

我一點都不擔心
而我短期住在香港,當地的沖洗業可是比台灣旺盛的很
菲林的選擇性比起台灣要豐富不會有短缺問題,
應該說小小的香港拍攝菲林的數量及人口不會比台灣少

說來說去
擔心那麼多不如把照片拍好比較實在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