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數位潮流中的類比傢伙

花了好久時間 總算登入HOC 填一堆東東
網站非常慢 加入HOC了

XTR-tang wrote:
金牛兄 哪時候要來辦...(恕刪)


小 唐

等你回台後另外大夥再約一起外拍

我一定會到的等你喔

至於測光錶小弟我則習慣使用 PME 系列

503 CX + CF 40MM + RVP 50





kingliaw99 wrote:
請問要如何進入哈蘇的...(恕刪)


1.都沒有內建測光表嗎?

... 120 老哈的 V 5系列機身都無內建測光錶 ...

2.有類似FM2型號可以建議嗎?

... MAMIYA 7 ll 6 x 7 有內置測光錶 ( 日系 ) ...

3.鏡頭建議? 小弟習慣由人像鏡入門,120的應是80mm鏡頭...

... C or CF 100MM F3.5 可當標頭, 拍人像也不錯 ...

C 100MM F3.5 的鏡頭聽說是要找白鏡

拍人像是每顆鏡頭都可以, 看是如何拍法.

有空時可以參考這裡

A.攝影家手札

http://forum.photosharp.com.tw/FORUM/SearchList.aspx?Equipment=T&Brand_Select=25&Type_Select=-1&Product_Select=-1&EBName=%e5%93%88%e8%98%87

B. 哈蘇迷同好會 hasselblad fans

http://www.hasselbladfans.net/

有誤請指正











沒想到如今還能夠看到全新的哈蘇底片機開箱,
真是太感動了!
推薦淋雨之後再吹風

金牛9999 wrote:
1.都沒有內建測光表...(恕刪)


金牛兄,感謝說明。
martin0215 wrote:
我有把目標擺在 CF 40... 這樣可以撐比較久... (咦?)
還是 CF 80 慢慢拍就好了,重量真是難消受啊


CF40/4FLE的價錢可以買CF50/4 180/4

而且又大又重你確定?

duck egg wrote:
CF40/4FLE的價錢可以買CF50/4 180/4

不確定買不買得起,不過能確定的是我的小朋友可以留在身邊比較久...

martin0215 wrote:
martin0215

martin0215大
我昨天也看了一隻CF40 好貴
當然也好重 不過我們一般使用DSLR都很重
這樣是可以理解 不過哈蘇一般不是都上腳架
所以應該OK 只是價格不OK
說真的 還不如加一些買903搞不好划算一些
kingliaw99 wrote:
1.都沒有內建測光表嗎?
2.有類似FM2型號可以建議嗎? 小弟是指最多人使用,實在的入門機,不須再額外買一堆配件。
3.鏡頭建議? 小弟習慣由人像鏡入門,120的應是80mm鏡頭...

120 6x6 片幅的換算等效視角大概用 x0.6 或 /1.6 都可以估計,
因此 135 的人像焦段常用的 85~135 到了哈蘇上頭應該落在 135~210 左右吧,
詳細的鏡頭介紹請看 哈蘇c/cb/cf/cfi/cfe各型歷史延革及功能差異

從打響哈蘇名號的產品順序如下:
V 系列,使用鏡間快門,
通常可用的鏡頭型號中都有個 C(大概就是指鏡間快門),如 C, C T*, CF T*, CFE, CFi....
500C (1957~1970)
500C/M (1970~1988)比 500C 多了可以更換對焦屏功能
之後是 503 系列只多了「閃燈TTL」(吃的是閃燈的電力),
所以如果沒有接上專用 TTL 閃燈,則完全就是台純機械式手動相機
503CX (1988~1994)
503CXi(1994~1996)
503CW (1996~)

從 500C/M 轉換至 503 的時代,每晚一年都推出低價系列(九折算不算低價?
也沒有閃燈 TTL 的功能,所以跟 500C/M 很難分出功能的不同,好像有某些鏡頭不能使用?
500Classic (1989~1994)
501C (1994~1997)
501CM (1997~)
以上 500 系列因為都沒有測光功能,哈蘇的眼平觀景窗 PM 系列可以將影像左右轉正,
PME 系列則加上測光功能(早期是很大面積的中央加權測光,似乎跟平均測光很接近),
最新的 PME90 有點測光(PME45則不確定)。
「感謝兩位大大的補充
simon303 wrote:
PME45有點測光,我可以確定,這顆頭我常用(看我頭像上有),測光很準~~

EL5188 wrote:
兩者內部功能完全相同按鍵亦相同,只差外觀一個眼平90度,一個45度(它們說明書可共用)


另外在市場上還看得到 500 系列以 EL 或 EL/M 結尾的,
無手動過片手柄、內建過片馬達,因為要另外搞定電力問題,比較不受重視。

再來是驚人的、不能更換鏡頭的 RF 規格,鏡頭是 Biogan 38mm SWC 系列
SWA (1954~1959)
SWC (1959~1979)
SWC/M (1979~1988)
903SWC (1988~2001)
905SWC (2001~)
因為沒有反光鏡,所以需要用 RF 方式透過外接觀景窗取景,
或者把片匣拆下來用後背對焦屏來對焦取景,有 45 機的 fu...

V 系列中還有 200 這一系列有測光功能的機身,最大的差異是使用焦平面快門,
所以大部分可以達到 1/2000 的快門速度,但是閃光同步就受限了。
型號中通常都有個 F ,鏡頭也是,所以舊的 CF, CFE, CFi..
加上新的 F, FE... (新的不能給 500 使用)
2000FC (1977~1981)
2000FCM (1981~1984)
2000FCW (1984~1988)
2003FCW (1988~1990)
205TCC (1991~1995)*
201F (1994~1998)
203FE (1994~2005)
205FCC (1995~2004)*
202FA (1998~2004)
打上 * 的是當家機皇,有內建測光(記得是點測光,還提供 zone system,和很多級的曝光補償)

最後是哈蘇新一代的 H 系列,電子機身、有自動對焦,
不過最近我才知道它都是由日本富士代工,鏡頭也就不是使用蔡司的了。

tomica wrote:
我昨天也看了一隻CF40 好貴
當然也好重 不過我們一般使用DSLR都很重...(恕刪)

那你更應該再看看 CFE 40 IF 的..

tomica wrote:
說真的 還不如加一些買903搞不好划算一些

只可惜 RF 的用起來感覺不習慣...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