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不曉得在日本拍底片的人比例大概多少??

EL5188 wrote:
好像蠻像日本數位相機根本是專賣台灣及大陸,國外flick一些限玩film才可加
入會員的群組,有的人數都算萬的,台灣flick的玩底片的有些社群,會員數能破千
就算很多了,由此可見conago說的根本是賣給外國人的,直接說明是專外銷給台灣人的,
都把台灣人當盼仔了,日本自己不用的東西卻推銷給別人,台灣人樂當宋盼仔嗎?

起來!不願當器材奴隸的攝影人們~


日本最好數位相機專賣台灣大陸
那日本人用啥? 底片機?
賣到停產的停產 剩下的苟言殘喘
難道大家都買二手?
那相機公司在日本的部門可以裁一裁了
廣告也不用打了
還不如設個分公司在台灣比較好不是?
相對於其他國家
日本影像工業的資源豐富
才能讓底片較不其他國衰微(事實上也是衰退得太多了)
以此就能推斷日本人都用底片機不用數位
那只能說是以管窺天了
http://bcnranking.jp/category/subcategory_0007.html
看看日本流行什麼DC吧
victor hsu wrote:
日本最好數位相機專賣台灣大陸
那日本人用啥? 底片機?
賣到停產的停產 剩下的苟言殘喘
難道大家都買二手?
那相機公司在日本的部門可以裁一裁了
廣告也不用打了
還不如設個分公司在台灣比較好不是?
相對於其他國家
日本影像工業的資源豐富
才能讓底片較不其他國衰微(事實上也是衰退得太多了)
以此就能推斷日本人都用底片機不用數位
那只能說是以管窺天了
...(恕刪)

不要激動,請兄台不要激動,激動還是改變不了事實的.
日本人很聰明,算一算數位相機的利潤遠大於底片機,
而且數位相機使用者的平均代謝率亦遠大於底片機(底片
機動不動被操二三十年),數位相機生產的總銷售量及利潤
都好的利益優先情況下,他們相機公司若不殺(停產)了底片機,
就不配叫日本人了~

所以日本相機公司可以不裁員,但廣告要繼續打,因為廣告愈打,量愈多
進來,量一多,COCO就一直滾啊滾,給滾進來,可以說他們公司招待員工
出國旅遊渡假的費用,台灣DSLR的user讚助有到的,連挾片沙西米(生魚片)
塞進嘴巴連說"歐伊西"(好吃)時,有半片沙西米是台灣提供的,另外半片是大陸寄付的

台灣數位相機已經那麼熱賣了,沒必要設分公司吧,但維修部一定要
設,可能要多派很多維修人手過來,必要時一整師團來駐守台灣,才可以
維持台灣維修需求吧.(因為數位相機量多且可能比較容易故障吧)
日本人又不是笨蛋,設分公司只可能會把技術外流,最好不要,嘿......
我買過日本Scaner,整個包裝裏含機子及附件,開箱一看,只有電源線和訊號線是
大陸做的,機子及附件整包還不是要從日本本土銷售到海外,電源線和訊號
線還不是要中國大陸先運到日本原廠再會合機子裝箱外銷.他們敢外放上層技術嗎?
那麼會算計的日本人,也只敢從電源線和訊號線這二項不痛不癢的小線材上
去凹中國大陸廉價的製造成本,凹到沒什麼好凹,連線材也好,這點愛凹又怕的心態
真是笑死我了~

我是看到conago描述日本人使用小數位機情況
是根本賣給外國人的,又從樓主開版"台灣人把底片丟掉的很快"
類似的觀點,所以我就推論日本數位機不就是專賣台灣人囉~

其實厚,我不用引用樓主及conago的話去推論,我大略也知道
台灣走在街頭,好像人手一台DSLR真的是事實,我每次(昨天才去)
去外拍,都沒看到半台底片機

樓上幾位大大也講日本人也有人玩數位機,但我猜想若是按人口比例,應該
沒台灣多,我看總量絶對沒台灣及大陸多吧.所以日本人數位相機專銷台灣
大陸的說法,若隱若現就可以成立了不是嗎?

再從心理層面看,假設無敵兔一台kit賣NT$10萬,對高所得的日本人來說,
好像我們在買2萬多塊的相機那麼輕鬆,為什麼樓上很多大大說的日本很多
人只拿手機就照相,我很納悶對日本人來說那麼便宜,那為什麼不買無敵兔?
啊我們這邊卻買得奇快樂無比,面無改色,應該算我們這邊買的兇,比較哈吧,
所以日本人數位相機專銷台灣的說法,不就更像,昭然若揭了嗎?

日本是影像工業國,底片生產就是最大國,底片商也不希望自己的產業消失,
這是一種拉拔戰啊。況且日本是影像工業國,日本人也很了解數位和底片間
的差異及品味吧,就這二因素造成日本人不完全被數位機取代的原因吧.


=============================================

和平、奮鬥、救....銀......鹽
EL5188 wrote:
不要激動,請兄台不要...(恕刪)


哈哈,對對別衝動,從觀景窗看世界,世界真奇妙,多美好~
怎麼老是有人認為說得很驚悚就會讓熱愛底片的人放棄底片?
難道底片大樓逼近300樓的壓力有這麼大啊~哈哈哈哈哈!
conago wrote:
我滿性急的,沒辦法等...(恕刪)


有底掃是還滿方便的
因為是方便自己
不過用底掃要掃出和正片的一樣色調就很花時間了
不過掃完後能和朋友分享
真是一大快事
alulu_chen wrote:
您誤會了。在數位普及...(恕刪)


小弟想要表達的,在以底片為主的時期,會使用單眼的人,多少是對相機是有點興趣的,會去了解光圈,快門之類的東西,已經是相對少數的了.大部分的人是只按快門的.

那現在以數位為主了,大部分的人當然順應潮流轉過去,會對底片有興趣,並去了解數位類比不同的更是少數中的少數了.
去過日本自助旅遊兩次
在這幾天的經驗裡....感覺還是拿手機拍照的最多,至少有四分之三
剩下的才再由相機(不分單眼傻瓜數位底片)瓜分
個人感覺是日本的攝影愛好者使用的器材種類分布的很廣
不像台灣或香港大陸等地是DSLR居多

另外我自己認為要了解該國家的相機使用文化
可以從那裡的攝影雜誌略知一二
去日本的書店,它們雖是以數位為大宗
但底片相機的專門誌也有一定的數量
其中小弟很喜歡,幾乎每期必買的雜誌"日本カメラ"
裡頭後半段的優秀作品賞
底片跟數位的比例也幾乎是各半各半....
回到台灣與港陸來看
就大多是在說DSLR的雜誌了~

同樣來看歐美那的攝影雜誌也可以略知使用習慣
小弟並不認為這與啥民族性跟優劣無關,單純只是使用習慣不同罷了~
daftbear wrote:
哈哈,對對別衝動,從觀景窗看世界,世界真奇妙,多美好~
怎麼老是有人認為說得很驚悚就會讓熱愛底片的人放棄底片?
難道底片大樓逼近300樓的壓力有這麼大啊~哈哈哈哈哈!


實在不明白,難道DSLR不是用觀景窗?

更不明白的是,熱愛底片就可以用
"咱們用的這些傳統頭的光學設計跟底片特性很匹配,以我目前手上的鏡頭來說,根本不用一些ED/APO的技術"
"對販售相機的店家來說,販賣傳統相機的年代比較單純,不必搞東搞西才能說服買相機的人,
業績也很好,雖然我只是個消費者,但是我很懷念那種單純追求影像的年代,雖然有些地方有點八股,但是比起現在真的單純多了。"
"任何傳統傻瓜相機都是全片幅,只要挑比較ok的機身,遇到好的題材,拍出來的片子都是很棒很驚艷,根本不必懂後製這檔事"
"傻瓜相機目前幾乎都只要一兩千塊就能買到,如果只是純粹的紀錄回憶,不是學習,是一個經濟又實惠的選擇"

等等這種話來讓人"驚悚"?

如果區區300篇就會讓人有壓力,那扣除這300篇以外的全是數位,那不早就壓扁了?

數位或是底片都是攝影工具,但是感光"元件"的差異就足以使這兩者的差異幾乎不能立於同一平面比較,但常常見到的是拍底片的老是認為"銀鹽"才是王道.搞出一堆似是而非的論點,實在不足取!
說白了,你真要享受銀鹽,去坐在家裡拿幻燈機看,上網po什麼圖呢?
710382 wrote:
再者,
數位相機為何會有「手震」問題呢?

因為「快」門不夠「快」啊!...(恕刪)

這位大大在說什麼
我還真不懂你的明白?_?
你是想說底片機的「快」門夠「快」,所以不會有「手震」問題?
還是要表達些什麼呢?_?
我一點也不會覺得傳統的傻瓜會比數位好用呀

前幾天在士林官邸看到一個老伯伯,拿著FM系列,跟中長定焦老鏡在外拍MD @@
(那個DM好像是在朋友還是親戚,而且還有另一個女的拿著破破的反光板在那幫忙補光)
我看到後一整個覺得我回到了60年代一樣
雖然我手上也是拿FM,但也是才接觸不久
沒想到在那遇到了那個時代的人
當天少說也有上百台DSLR
真的很佩服那個老伯伯
我出門最少也一定要帶DSLR
機戒底片機只能慢慢去掌握了
家中的F60+自動對焦鏡已經被我冷落一段時間...
我可沒那個老伯伯那麼有自信
而且拿它來拍小孩是自找麻煩
在室內或天暗也只能收起來
各有各的好
fujen1221 wrote:
說白了,你真要享受銀鹽,去坐在家裡拿幻燈機看,上網po什麼圖呢?...(恕刪)

(來亂一下)
說白了,片子是母片,放家裏享受,PO圖只是個粗略的INDEX,是
給你鼻香的~

閃人~~
kerskimo wrote:
我一點也不會覺得傳統的傻瓜會比數位好用呀...(恕刪)

我也這麼認為說.

我甚至覺得數位不管小DC或是再怎麼高檔的DSLR,
只用來拍生活照或網拍照確實很好用而已~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