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9

喜愛底片的你,一起來發表用底片拍出的照片,讓大家感受底片的魅力吧

想知道嗎?
新型的沒有一部我中意的!
400萬畫素的Canon EOS 1D
500萬畫素的Olympus E-1
600萬畫素的Minolta D-5D
這三部從來未曾讓我失望過,至今依然常在使用.
Nikon Canon最新機身和鏡頭還難望其項背!
小彭新城 wrote:
唉唷,曬歷練,曬背景...(恕刪)
moksuho wrote:
..我說的是現代沖洗和掃瞄的素質,用心良苦地拍了幾捲,
滿懷欣喜地交給店家衝掃,回家再螢光幕上一看~我的天,
有一種痛不欲生的感覺!...(恕刪)


有同感,說到我的心聲了

目前已有大大推一間屏東的沖掃店家給我了,但我想"高雄"的店家也沒關係,或者,可用宅配來回的店家都可以。
因為目前我選擇以數位為主的原因主要還是"沖"+"掃"的的過程我無法控制,我遇過刮片的,還有…,再加上掃描品質不佳,也不好後製,反觀數位的,只要將記憶卡裡面的相片檔COPY進電腦即可檢視,要編修後製都容易,輸出成相片也很方便,我想,以生活記錄來說的話,當然數位還是比底片方便,但底片在我心中,仍佔有一席之地,我有時興起,還是會拿起底片來拍,因為在我剛接觸攝影時,給我滿深刻的回憶

如還有大大願意推店家給小弟的話,麻煩請註明:是否有沖正片還是只沖負片,還是都有,掃描檔案約多少DPI?
謝謝!
重拾底片幾個月來,感觸很深
找對店家是必須的,不然不用心的店家可是會毀了你的努力付出

但是,在沖掃設備幾乎全面數位化的現在
底片遇到的問題可說是更嚴峻

底片經過掃描這到程序時,已經牽涉到類比數位的轉換
店家校色重不重要?但是多少店家注重了?
泛黃的老螢幕幫客人調色調亮度

同一型號的富士FDI系統,送掃兩回兩回顏色調性也不同
換一家也是FDI系統的店掃,我又獲得了第三種色彩

同一個富士系統,店家都做不到校正了
要講究嗎?自己買貴鬆鬆的底掃回家慢慢DIY吧

當然,前提是你家的電腦螢幕等級夠高、色彩也準才有用
你看,這不是又回到了數位的問題了嗎?

OK,你說洗成照片可以了吧!
現在幾乎都是數碼擴印設備了
底片還是會先掃成數位檔,然後再被洗成相紙
我洗過了幾回,看那簡直像廉價DC拍出來的畫質,我無語了
我小時候的照片也沒那麼糟,更不可能有如此的數碼味(線條有鋸齒、暗部有雜訊等)

富士FDI是如此,柯達的沖掃系統也差不多
嚴格來說,當今店家的設備,只適合數位相機的原始檔去洗照片
會清晰很多,但是離色彩準卻還有段長路要走

搞輸出業的,不在乎校正的比比皆是
家上店家會自己動手幫你調整明暗等等
你叫他不准調嗎?要原汁原味嗎?
洗出來的照片比店家加工過的更“屎”
我真不知造了什麼孽了,沖印業會凋萎不是沒有原因的
連我這還繼續支持得人都支持不下去了

這年頭,自己建立一套數碼系統是所有玩家必須的功課
管你是拍底片還是拍數位,幾乎都逃不掉這環節
有人說拍數位比較省錢,這話只對了一半

省了衝洗費,但是後端的電腦系統,除非你不要求
不然攝影PC工作站平台,建立起來也是可觀的開銷

除非你是那種拍底片,然後自己沖洗、自己放相的
不然說啥拍底片,到頭來也是離不開數位,且問題的環節會比數位更複雜

我是看開了,也不想去強求了
找家價格、品質差不多的店家就好了
志在玩過程,成果看緣分

不然,更豪放的方案就是拍正片
成本更高,但至少可直觀,不用牽扯到數位的環節
就算要轉數位,問題也比負片少多了

135片幅用燈箱看不過癮?
那可考慮轉戰120,或是回到原始用幻燈機吧!

我三四年前正是因為受到正片的震撼回到底片的
當時我掃瞄過一次,成品超鳥的,費用還收很高,於是我就再也不掃了
只用燈箱+放大鏡觀賞

當時沒有FB這東西,以這分享慾旺盛的年頭
加上講求時效,所以不掃個數位放給大家看好像還真的不行

過去我是抱著燈箱與一堆底片去別人家分享的呢...







正片掃出來素質優於負片好多
原因不明,所以我也不太考慮高級負片了
一來它的優勢在轉化成數位後看不出來
光是失去了優勢還值不值貴那麼多就很有爭議了

二來因為它是負片,掃描的成果比正片稍差
按理說負片的品質是高於正片的
就寬容度來說這是正確的,但論發色?數位沖掃的時代
我不認為還能從電子檔中分出哪個底片是高級的、特長又是怎樣怎樣

我買了好多富士與柯達的消費級底片,掃出來後色彩調性幾乎雷同
關鍵已經變成那台掃描器+執行掃描的人,底片本身的性格已經被消滅的差不多了
既然是這樣,高級負片還有意義嗎?難怪紛紛停產了







最上面三張是柯達E100VS負片
下面三張是便宜的富士400
相同地點拍攝的

各位可以去比較一下哪一方比較透徹
cedric8tpe wrote:
拍了好久的一捲,期間...(恕刪)
NIKON FM2+ Fujifilm X-tra400















FM2+ZF 50/1.4
EKTAR
西門町隨手拍









Kyocera TD + Fuji X-TRA 400

全彩現象沖掃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重拾底片幾個月來,感...(恕刪)


即使"數位化"取代了過去的底片,但總會有少數的人會堅持著過去的,現在能拍一捲算一捲了,如果能自己沖片,能自己底掃的話,還是有些人仍會拍底片,就看廠商還是否願意再製造底片販售了,因為現在也沒幾間了,其它家也倒了後,庫存拍完也就

總之,底片冰著,底片機放在防潮箱裡也無所謂,拍到不能拍為止吧!不能拍就留著當紀念吧!
有些大大玩底片好像玩得好痛苦,世界末日了一樣,讓人看了好不忍心喔。

同樣在台灣玩底片,我卻完全沒有這種感受,大概是小弟對品質的要求太隨便了吧~哈哈

爬山的阿光 wrote:
沒有什麼是發色正確的數位機身...(恕刪)



這倒是真的,不過
膠片和數碼二種成像原理不同

只用膠片的眼光去看數碼只會看到
數碼的缺點如發色假,沒質感…

反之數碼的眼光去看看膠片則是
又慢又難用,最大的優點只是比數碼老…

別一提起對方就是酸葡萄,不管酸甜
自己覺得甜美就好
Old Voigtlander Nokton 50mm F1.5
底片上的實拍
我自己感覺上紅色和綠色發色特別鮮明濃郁
拍黑白層次也很不錯









































更多實拍
http://www.flickr.com/search/?w=13054551@N00&q=Old%20Voigtlander%20Nokton%2050mm%20F1.5

  • 97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7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