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想找傳統底片婚攝

lml640707 wrote:
底片機拍婚攝的時代
就算相機支援連拍
閃燈也不給力啊


其實1970年代末過片馬達/大容量機背加上超高速閃光燈上市, 就正式進入連發電子機時代.

當時auto winder一秒2張 / motordrive一秒5張, 對應閃光燈w mode之GN值10 / md mode之GN值7, 跟如今的數位機完全不能比, 卻已是向來機械機無法做到之事(少數配合發條馬達過片之工廠用相機除外). 雜誌上滿是如何運用連拍捕捉模特兒臉上細微表情變化的教學文章. 就算不用閃光燈, 單以過片馬達加大容量機背即是記錄連續動作的福音, 舞蹈表演 / 運動比賽 / 自然生態 / 家庭聚會等, 都是電子機的天下. 即使少數仍有生產機械機的廠商( 如leitz 或 hasselblad) , 也必須在新機種中留下加裝馬達的空間 ( 當然, 性能還是遠不如電子機). 可以說, 如果不是連拍機能完備, 機械機絕不致在1980年代全面敗退.

直至1990年代後期, 底片價格持續上漲, 連拍風潮逐漸退去, 機械機重新復興(有種種原因), 一發入魂又重新成為底片愛好者的格言.
JonSnow wrote:
運用連拍捕捉模特兒臉上細微表情變化的教學文章. 就算不用閃光燈, 單以過片馬達加大容量機背即是記錄連續動作的福音(恕刪)

我也覺得必要的時候連拍也沒什麼不對!
以前曾經用底片機幫朋友側拍結婚紀錄,
會用連拍也是因為就怕哪一畫面沒搶到!
人生有很多事情無法NG重來...
包括婚禮紀錄,絕不允許失敗一次!
就算底片再貴,也是只能拍了再說,
如果為了省錢,錯過了一些重要畫面,
我真的會覺得一失足成千古恨,
所以這時候我根本不會去想還剩多少底片?
生死只是件閒事
death0101 wrote:
我也覺得必要的時候連(恕刪)


雖然我是屬於慢慢拍那一派,但這些年拍下來,在重要時刻與畫面,我還是不會省快門的。

該多按就用力的按,不要客氣。
http://www.facebook.com/cj.liu1
大約20年前,婚攝大部分都還是用底片,而且都是底片廠商免費提供的,都是在賺你挑的照片數量跟後製婚攝的錢...
皮耶咖啡館的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pierre.pan/blog
cj0517 wrote:
我也是到這兩年才體會(恕刪)

常常在一些大型活動裡,旁邊擠滿了拍攝記者之類的人,所以常會聽到左右那快門節奏聲滴滴答答的,甚至還看到雙機不同焦段同時發射的高手,節奏裡聽得到大家快門時機差不多,而我就是手動一發一發的按,別人或許搶的就是幾百甚至幾千分之一的畫面,而我就只是幾十或幾百的張數,其實在滿滿照片海中要挑選那幾百幾千或幾萬張裡的1張,對我來說會看到花掉,我承認我可挑的機會比人家少,但是總還是能挑到可用畫面。
好的!我也跟著離題了,我不是記者,但過去以來在底片機時代我也是活動紀錄照居多,在一些重要畫面中,也都是一發一發連按3-6-7張不等的速率,當然也都能挑到畫面,難免會有閉眼晃動表情差,過去不同的是當初不需要放大到極限去數毛,而現在數位機就算不需要數毛的畫面也都會自然放大去檢視。
其實不知道連拍好或是一發一發好,我想不管哪種方式,有信心能拍到滿意的可用畫面就好吧!
death0101 wrote:
瞭解 謝謝JonSnow大大的仔細分析底片成本,我還想用家裡的中片幅相機來拍照教堂婚攝部份

等10月樓主婚禮結束
希望/期待樓主能分享幾張底片婚攝的成果...
lfjadsflk wrote:
希望/期待樓主能分享幾張底片婚攝的成果

真的好想一起分享他們的喜悅唷~!
話說前幾年也幫同學拍過教堂婚禮,但是沒辦法拿出來見人...
生死只是件閒事
iCANON wrote:
小弟喜歡底片的味道發(恕刪)


追蹤一個miss fotogrape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