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已暫時解決】誰說咱高雄沒人才?分享高雄沖掃經驗(內文10/9更新)

看了這篇討論後,對於在高雄沖底片又多了一個選擇而感到開心...
昨天下班後立即帶著拍好的底片去佳家,(位置很好找唷,就在中醫診所旁。)
結果...他們家只沖負片,沒辦法沖正片...嗚阿~
只能等相機換負片後再去了...以上。
推薦最近我們常關顧的店家左營自由路
先看看吧
Olympus M28-80MM FUJI 100 過期半年的





在這ISO動輒比拼3200以上的數位時代

FUJI X-TRA 400這支底片,再度考驗了我的手持功力
這回拍了許多低光源的,但是大多微震收場
或是景深太淺主題交代不清....

是的,手持可以練、腳架可以上,但是低速快門無法拍動態
大光圈的景深也不足的問題,則是更困擾我的部分
在這種硬體限制下,我個人稱之為“景深與安全快門之間的掙扎”

50mm鏡頭,粗略換算安全快門為1/50
ISO400在夜晚的環境下快門幾乎只有1/15~1/30
1/15的失敗率還是有,要再練,低於1/15的全數再見(好比1/8)

手上這顆OM50mm/f1.4鏡頭
f1.4還是有點鬆軟,且景深太淺
所以我偏好從f2開始用
但是當光線不足時,該用的最大光圈還是得用
不然低於1/15的快門可以直接考慮放棄了

不過往好處想,這至少是400度的底片呢
那裝100度、甚至25度時該怎麼辦?
祭出OM50mm/f1.2也沒用了吧

數位時代,一開始很迷茫於追求最大光圈
但是換到了底片機,卻發現過淺的景深不是開玩笑的
可不能像操作M4/3那樣,盡情的開大光圈

我還很天才得在夜市拍一些會動的主題
心想1/30的快門,f1.4的景深,是想捕捉啥啊?
就算陷阱對焦,但是還是無法凝結動態啊...
果然,還是糊成一片收場

刪刪減減後,這回就貼這些吧






以下是宅在家裡拍的...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在這ISO動輒比拼3200以上的數位時代
FUJI X-TRA 400這支底片,再度考驗了我的手持功力
這回拍了許多低光源的,但是大多微震收場
或是景深太淺主題交代不清....

數位的優勢在這方面擴展以前傳統銀鹽不容易做到(或做不到)的部分。
不曉得現在還有沒有ISO1600的底片。以前學生時代曾玩過Kodak pj系列的負片,這支特別適合記者報導攝影用,就算ISO400 push到ISO1600也還可以,不過個人覺得發色不討喜,當時我用pja 800來搞定光線不佳的場合,頂多push一級。顆粒方面明顯,可能Nikon D90的ISO800都比它好吧?(沒比過,底片都不曉得塞到那裡了)

有一次很糗,十多年前去吳哥窟因為內部光線不佳,用ISO400 push一格當ISO800拍,結果底片換成ISO100時忘了調相機ISO,拍了一半才發現只好繼續當ISO800拍完,回來送沖push 3格,顏色好像都被洗白的感覺,反差也很大,配合吳哥窟又是另一種味道...
Kodak Portra 160測試照











以上是刻意挑選鮮豔的主題
一般來說,我覺得好像沒有比Fuji X-TRA 400艷麗(第一次拍Portra,不確定)
以下是很平淡的日常主題,都是生活很稀鬆的景色,我想各位很容易與腦海中的色彩印象比對











要說偏濃郁嗎?好像有那麼一點偏濃
要說粒子細嗎?比消費負片貴3倍,相信有些人會很關心
單論沖掃的話,此等掃描規格下感覺與X-TRA400沒差太多
不過真要說的話,我覺得顏色與掃描設備還是有很大的關係
與其說底片的發色,不如說這就是「佳家」的發色

最後的底片,我就用來拍家貓了,測試室內跳閃+F2光圈


我還有一些的戶外照,但是當天目視的景象就霧矇矇了,拍出來當然也不會更好
那些我就不貼了,只是,我的心得是日照下測光要再保守點(這次成果有點過曝)
我那個習慣性的+EV0.5,在日照下還是EV0.0比較好一點
(調控屬個人心得,每人對曝光的見解,還有每人手上器材的特性皆不同)
近日來的小心得:
在01久了,100%檢視,變成是我觀賞照片習慣性的第一個動作
只要看到誰分享的照片是可點閱的,立刻就點下去,然後點選“最大尺寸”去檢視

任何的PK評比中,不也都走向了100%檢視PK嗎?

明明縮圖的第一眼是如此得感動,為何要對放大後得細節有所失望呢?
原來我無形中也中毒了,變成喜愛用放大鏡去微觀照片
而忘了我該去欣賞整體(最近看到極致的評論了,有人掃描底片搬出了顯微鏡...乳劑美麗嗎?)

當這種熱烈的“挑毛病”討論變成熱潮時,我突然想到
或許我們不用出門拍照了,只要在家拍線條與刻度尺就可以自娛娛人了

所以我也會有這類的膚淺評論:
雖然縮圖很有立體感、很清透,但是點開後細節不是很好(X-PRO1)
縮圖很漂亮,但是點開後的粒子有點粗,沒有細節可言(自己拍的底片)

不知不覺中,也許是數位下灌輸的觀念吧
雖然絕大多數人頂多只會用電腦螢幕滿版觀賞(約200萬畫素有找)
甚至只會看縮圖(800*600等等),洗照片也多用4*6
我相信,大多數參與討論的人,一輩子也很難會有巨幅輸出的需求
那為何要去用放大鏡看那些細節呢?(大家來找碴?窺探的樂趣?)

其實,這些現象我都知道,我也清楚該去看整體而不是追求放大檢視
只是無意識的,我還是習慣性的點開去看“毛細孔”
或者無聊得去拍一些物體表面皺褶、紋理
然後對著拍出毛細孔的照片感到驚訝

希望與我一樣有所迷失的人,可以用“更一般”的角度去欣賞照片

有前輩一語道破:「照片看得是內容」

這句話何等的沉重啊,比秀出100%PK困難太多太多了
器材威力顯而易見,但是藝術的涵養卻難以修成

但攝影一詞本來就有許多面向
太過追求“攝影眼”的話,或許反而是掉落到另一個迷失裡了
也許有人的樂趣就是玩器材,追求100%PK也是一種樂趣也不一定

別把自己限制住了,同時也不要限制別人,或許這樣能帶來更多的和諧吧
1515151515151515151515
王小馬 wrote:
看了夢大的文章分享後...(恕刪)


您點出了一個我懸掛在心裡的問題,這問題使我目前感到有點迷失了
沒錯!就是您說得變形問題

之前都拍風景,比較沒注意到
但這次一口氣拍了五捲,拍了許多人物
卻發現多張臉部變腫,或是被壓縮抽長的問題

所以我製作了一個簡單的圖框,打算這次送沖掃時看看會有啥結果
沒這方面的經驗,瞎畫了一張,不知道能不能符合科學檢驗的精神


如果確實是掃描出現變形的話,大概會是這種感覺吧(示意圖)


並打算一起測試28mm、50mm、135mm的變形狀況
按道理說,135mm應該是變形最輕微的,所以會成為這次的測試主力
預計把這張圖貼牆上,相機上腳架+量水平去拍攝

順便了解一下觀景窗所見的範圍,與最終底片上、掃描後的範圍,有多少落差
OM-1的景窗雖有為人稱道的97%視野範圍,但我卻發現,最終的掃描結果
是會裁切掉一部份的外框,就這結論來說
去追求觀景窗的視野率...也只是看得到卻吃不到
但究竟會裁切多少?我想透過這次的實驗去了解
實驗之前,我估計裁切後的範圍是85%左右

回到懸掛在我心中的變形問題
我希望這只是掃描機台設定上的問題(我懷疑是短邊被延展)
若是掃瞄鏡頭的問題...那就無解了吧?

那麼我也許只能用測試出來的樣本圖
當作我在電腦後製上的修正參考了

目前是用OLYMPUS Viewer2這套軟體
變形手動修正幅度「-30」,會有比較趨近正常的感覺
這是修正桶狀變形的後製手法
但無法張張如此套用,有些套用後,反而邊角的人物臉部被延展

所以我也懷疑是照片短邊被延展,所以不能用桶狀變型修正的方式去調整
但是OLYMPUS Viewer2這套軟體能做的修正幅度有限
若是短邊被延展的話,我就不知道該如何修正了

我的網路照片空間每月300MB得上傳上限已到
所以晚點12點後,10/1我再上傳一些這次拍的Kodak Ektar、Kodak Protra

值得我這回警惕的是,我有大量的低光源室內照,疑是手震問題大量失敗
畫質與日光下拍攝的人像,有巨大的畫質差距
從原本的清透、鮮明、銳利的調性,變成張張糊糊濁濁的畫面

當時是參加百貨公司內的動漫活動,現場的燈光昏暗
我用F2甚是F1.4,搭配ISO400的底片,快門也只能爭取到可憐的1/15左右
可是洗出來的結果很糟,每張好像都沒對到焦似的糊
如此慢的快門,如此淺的景深,就算我方不手震,也難防對方“人震”吧?

下回不能鐵齒,該帶的閃燈就要帶,低可用ISO就別拼慢速快門了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恕刪)當時是參加百貨公司內的動漫活動,現場的燈光昏暗
我用F2甚是F1.4,搭配ISO400的底片,快門也只能爭取到可憐的1/15左右
可是洗出來的結果很糟,每張好像都沒對到焦似的糊
如此慢的快門,如此淺的景深,就算我方不手震,也難防對方“人震”吧?

下回不能鐵齒,該帶的閃燈就要帶,低可用ISO就別拼慢速快門了

夢兄:該用400度以上底片或增感還是要用,
可別忘了背景要吃光這件事啊!!!!
Coky wrote:
夢兄:該用400度以...(恕刪)


別說背景要吃光了
主體都好像因為吃光不足畫質低下了...
粒子變粗不說,加上慢速快門的糊

高感底片貴又不好買(富士柯達好像也沒做了)、增感的話沖洗也要另外加錢...

看來還是閃燈安定,至少1/60的快門成功率會高很多
也能一併解決現場光線複雜的問題

只是當時為了一次到位買了顆全手動大閃燈
結果裝上小巧的OM-1,配重出現不協調的狀況(易碎的玻璃熱靴也很危險)
加上一機三鏡已讓我感到肩膀吃力,使我更不太願意攜帶閃燈...
最後一個非理性的理由是...OM-1還是不裝熱靴比較美觀

但為了讓底片吃進更飽的光線,該帶的燈還是得帶...

好比這張閃燈拍的家貓,連房間暖色調光源都能修正了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