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推薦台北市的沖底片和洗照片店家,須捷運可達

其實不用問那麼多, 錢都花下去了, 拍照應該要快樂點嘛.



晚上睡不著, 就檢討自己拍照時間光線, 過半夜剛好可以出門去佔位置拍風景. 測試片就不要在辦公室拍, 怨氣這麼重, 日光燈一堆, 臉都綠一半.
之前常去五色鳥沖正片,是還算滿意。
比起爵士似乎比較不會遇到刮片,不過他的片夾比較多毛邊容易卡幻燈機,有時要修一下。
負片就沒拍過了,掃描也沒做過,自己有底掃。
不過這是好幾年前各家正片都還正常生產的時候了。

另外用底片照的照片和數位基本上有不少差異,負片暗部有顆粒感是蠻正常的,尤其用高iso底片的話。
銳利度底片也沒辦法跟數位比,因為一般數位機身都會自動作邊緣銳利,
所以數位看習慣就會覺得底片不銳利,但是實際上肉眼影像個人覺得是比較接近底片的。
再來是如果你鏡頭是早期的副廠鏡,多半畫質就是比較差了,怎麼縮光圈都一樣。
底片贏過數位的(特指正片),應該是在色彩的表現,但這也要在光線充足下,
如果是室內或是陰天或是光源色溫奇特時,底片多半是被數位打假的⋯

個人是建議找天有陽光時到戶外照相,用正片更好,比較可以體會底片比較強的地方。

CCKang wrote:
如果是室內或是陰天或是光源色溫奇特時,底片多半是被數位打假的⋯
...(恕刪)


我個人覺得這要看拍的是什麼題材,如果是想要拍成漂漂亮亮的照片,用底片在室內拍的難度的確高出數位非常多,這種照片要交差或給別人看,通常被視為失敗的作品.

不過,也正因為底片的這個特性,對我來說,當我翻看以前的老照片,我能很快的回憶出當時拍照的場景,那個慘綠的日光燈,那個昏黃的電燈泡,那個光線不足的晃動模糊...,都能勾起許多回憶

而數位的白平衡及快刪習慣,再過十幾年來看,通通都是[成功漂亮又清楚的照片],而回憶就少了些許片段.

所以我認為如果是自己用來紀錄生活的,用底片並沒有什麼不好不足的.

yjleica wrote:
我個人覺得這要看拍的...(恕刪)


Yjleica大說的沒錯, 小弟只是單就相機的成像品質評論,
一張有價值的相片,卻往往不是因為畫質而來。
目前雖然多用數位,但是實際上小弟貪圖的卻主要是在方便性上。
更小的機身(m43), 更恆久的儲存(備份再備份),方便的隨時瀏覽(手機上已經有十幾年上萬張相片),
對業餘的小弟來說,隨時可以記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雅布 wrote:
我這一年來135彩色...(恕刪)


今天中午送了一卷去紫蘿蘭試水溫

感覺對比和銳利度都設蠻高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