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mike wrote:Why shoot ...9. The prints are beautiful(恕刪) 鏡頭、相機、底片都不是自己生產的 還好還有這一塊可以自由揮灑的空間0與1 和 拿在手上一張張自己拍、自己沖、自己放大、自己裝裱的照片後者就是我選擇使用底片的最大主因很麻煩? 可是我好愛and You?
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人攝影展是用Cibachrome的,如果有的話,可以去看看,洗得好的Cibachrome,是可以讓人感到震撼的,只不過十幾年前台灣就沒多少人可以洗得好,更不用說是現在了,好像幾乎都看不到了。
我目前同時擁有數位單眼相機跟RICOH GR1s,在買數位單眼相機之前,我不僅是使用底片單眼相機,還是使用最傳統需要過片、需要手動對焦的機械單眼相機,後來機身賣掉了,我特意將鏡頭留下,加上轉接環之後給數位相機使用。對我來說,使用底片機拍攝的感覺永遠是數位相機無法取代的。尤其是不同底片之間獨一無二的特性,更是數位相機無法模仿的。我還記得,多年前我跟朋友騎單車去環島,當時我只帶了一台Contax T3跟三卷底片。環島回來洗出來的照片,雖然粒子可能有點粗,但是每張照片拍出來的感覺都比數位相機還要好上好多。每張照片都會因為不同的底片跟不同的照片沖洗店而產生了他獨一無二的價值跟特性。這是讓我對銀鹽底片機眷戀不捨的原因之一。我個人認為,數位相機最大的優勢就是方便。數位相機蓬勃發展的結果,似乎讓人可以隨時隨地不太需要負責任的按下快門。反正拍錯了,刪掉就好了。可是拍底片就無法如此了,我在按下快門之前,需對自己所按的每一次快門負責,並且,期待,期待一張好照片的產生。我到現在仍無法忘懷,我第一次拿到RIOCH GR1s+Fujifilm RealaAce 100成品時的那種感動,很難想像一台已經數十年歷史的隨身底片機能拍出那樣的發色,照片中的景物是如此的細膩、優雅和立體。而這種感動,只有拍過底片的人才能夠明瞭。也因為如此,當我知道Fujifilm 決定將RealaAce100這支擁有絕佳發色以及細膩度的底片停產時,內心是如此的扼腕與遺憾。數位化真的好嗎?其實數位化是一種失真的儲存方式,為了要讓檔案能夠更方便的被儲存和利用。數位相機的CCD將吸收到的光譜經由後端晶片處理,轉成256種的色階,將圖片儲存在記憶卡裡。而真實的世界裡,光,是連續性的,而只有底片能夠將連續性的光譜分毫不差的儲存。不管是影像還是聲音,所謂完美的數位化,都只是為了要將這些檔案的品質更趨近於類比而已。所以,縱使傳統抵不過數位的洪流,我還是會繼續拍到底片全部停產的那一天。
敬發表主題的主人,影像的媒介很多,創作或者是記錄更甚者茫然中的影像,這是很私人情感的理由,而沒有絕對的答案,發表主題的主人用一種暗示的手法來說明銀鹽底片不是一種潮流方便的形式,某種程度還在使用銀鹽記錄或者創作者是一種過時的表現,但是為文者作者也還在用銀鹽底片拍照,有種相互抵促的思緒, 為文者能否講講自己的目的?對我來說銀鹽底片的創作過程,可以讓自己沉澱思考快門的那一瞬間,思考潛影像的結果,人生快速的事情太多了, 花時間買菜煮高湯成關東煮,還是走進便利商店立即可食,取決於自我內在的需求以上
1.厭倦了數位的味道2.換底片就等於換了一顆感光元件,而且才100元3.換底片、甚至自沖底片等等繁複的動作,都算是一種玩樂 不是一昧一股腦的拍照4.底片機造型&價格大勝!!5.功能少,但可以從中學到更多,還沒拍照就要先學會怎麼讓測光電壓降到正常(有小摸過的人知道我在說啥)
sdamyun wrote:我想問的是,各位帶底片機在外面拍照時,面對旁人問及此問題時(不一定是攝影人,也可能是路人甲)你「當下」的說法,會是怎麼樣的?...(恕刪) 你可以直接跟他說底片拍出來的立體感和層次表現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