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Mission Impossible] 一人一信,請柯達繼續生產正片

只買生產線,不買專利,大概不會有人這樣買,軟片的相關專利可能還有其他用途,比如像是富士生產化妝品
我在奧克蘭的店都買不到正片, 即使負片也買不到ISO低於 200的,
可見現在用的人真的很少,商業要講利潤, 少人買的東西是沒有生產價值的,
一人一信沒有用, 要一人買100卷才有用。
賣生產線當然也要一起賣配方跟專利

目前以科達快倒的情況下,拯救公司財務應該是首先,
如果擔心正片配方或專利會連帶影響業務的話,
那這些連帶的專利就跟本動都不能動了。

這對目前科達一點幫助也沒有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其實也不用那麼悲觀.我的看法是柯達不賣生產線.一定有它的考量.應該是對傳統底片還是有期待的.因此才不輕易放棄.依目前情勢看來數位機研發已經出現瓶頸了.即使月月有新機種出現.也都是從增加畫素上去刷新而已.耍不出新把戲了.
再就月月陳新的硬體機身鏡頭.一代一代價錢越堆越高.最後當掏空業餘玩家口袋後.相信會有由底片轉數位的資深玩家.會回歸拍底片的行列.
據我身邊狀況.已經有好幾位我過去的夥伴.轉數位後開始很推崇他的方便.最近卻抱怨連連.過去拍底片還常有佳作出現.轉數位後拍的照片雖有數十倍.卻難有一張可以端出檯面.主要是自己不會後製軟體.無後至照片就平凡無奇了.
另有的是被硬體更新的價差損失.搞垮了經濟大喊吃不消.他們也有意回歸底片.相信以後也會影類似情形的轉數位資深前輩玩家.也會逐漸回歸底片行列........

老禪師 wrote:
去拍底片還常有佳作出現.轉數位後拍的照片雖有數十倍.卻難有一張可以端出檯面....(恕刪)


這是在說我嗎? 呵呵

最近回去拍幾捲底片, 發現底片的佳作成功率高多了
數位拍的總感覺不是那麼真實,
銀鹽雖然會有粗顆粒,但是深淺的變化就是那麼豐富

不過也不可否認,數位給我的練習,是比底片要立刻而有效
我想以後拍底片的次數會比以往要來得多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