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底片的底掃與沖洗問題


Turritella wrote:
看到您這段話,不得不...(恕刪)


難怪我帶小朋友(會哭鬧的那一種)去看醫生
明明出門前量還是高燒39度的
到了診所就變成稍微有燒的38度

對不起 離題了

你去吃飯, 可以要求廚師先上菜嗎?
你去修車, 可以要求師傅先修你的車, 或者催師傅修快一點嗎?
如果你覺得以上皆否!
那為何在面對沖片的師傅就可以有不同的標準?
前面累積了片得照順序來! 就是這麼一回事!
老闆不是7-11在工作, 下午上班, 天亮才能回家, 這就是目前的工作量!
爬山的阿光 wrote:
我用自己的方法,來證明一些事情-->兩家沖的都"一樣好"

...(恕刪)

再說,如果你有從頭到尾看過一次後。相信你也瞭解了一些事,我認為這不是件壞事!
最少最少,讓我自己也學到了些事
1.±0.1℃!
2.下午交件,要求當天晚上8,9點能收的到底片,也不是件"很過分"的事!...(恕刪)


個人也在這二家消費送洗,品質都不錯,最後都在其中一家沖片
沒別的原因,交通方便,時間也能配合。
晚上下班順路送去,隔天下班順路取件
有時週末中午送去剛好在附近留比較久,晚一點就可以取件很方便

其實交件時間要看店家的作業習慣,有的可能習慣固定時間沖片,也有的可能是隨收隨沖,都會造成交件時間的差異...


回歸樓主的問題,不曉得樓主是拍正片還是負片。不過從樓主的這個問題猜想,應該是拍負片:
janson1006 wrote:
目前小弟沒電子檔可提供真抱歉,同時也感謝版友的解答,經小弟搜尋結果,在此做一個探討,原因可能只需要降低asa(iso)設定,使其曝光多一級,使照片更純淨清亮。

正片和底掃結果同樣是正像,容易比較;負片要放相後才能比,而且放相機台的影響不小,倒底是底掃忠於原味還是放相機台優化的結果,很難判斷。再加上從文中得知樓主還在摸索底片特性(和相機特性?),曝光不正確的底片,掃出來的結果不會很理想。

個人最近在試剛入手的Pentax MX,沒想到餵第一卷正片的結果實在慘不忍睹,看了差點昏倒,小逆光主體一片暗,應該是Pentax MX的中央重點測光權重不夠大,變成類似平均測光,很容易受背光影響...

下次再拍一卷正片報仇!
負片,目前問題應該是asa設定問題.…新手問題多請見諒
kingliaw99 wrote:










個人也在這二家消費送洗,品質都不錯,最後都在其中一家沖片
沒別的原因,交通方便,時間也能配合。
晚上下班順路送去,隔天下班順路取件
有時週末中午送去剛好在附近留比較久,晚一點就可以取件很方便

其實交件時間要看店家的作業習慣,有的可能習慣固定時間沖片,也有的可能是隨收隨沖,都會造成交件時間的差異...


回歸樓主的問題,不曉得樓主是拍正片還是負片。不過從樓主的這個問題猜想,應該是拍負片:


正片和底掃結果同樣是正像,容易比較;負片要放相後才能比,而且放相機台的影響不小,倒底是底掃忠於原味還是放相機台優化的結果,很難判斷。再加上從文中得知樓主還在摸索底片特性(和相機特性?),曝光不正確的底片,掃出來的結果不會很理想。

個人最近在試剛入手的Pentax MX,沒想到餵第一卷正片的結果實在慘不忍睹,看了差點昏倒,小逆光主體一片暗,應該是Pentax MX的中央重點測光權重不夠大,變成類似平均測光,很容易受背光影響...

下次再拍一卷正片報仇!...(恕刪)

小弟入手me super第一捲是白板
早期底片機, 尤其是機械相機
中央偏重測光, 和後來的電子相機,數位相機, 是差蠻大的
真的是平均測光, 中央加重一點點
有時曝光要人工智慧一點, 先對別的地方測好光..
讚!我投給阿光兄

什麼正片保存魔咒,莫名其妙~~~講一半就跑,還說別人網路謠言
什麼拍底片的殘殺拍底片的,指的就是這種人啦

都他們學費繳最多,經驗最豐富
什麼都講一半,但是講的都是對,別人作實驗了都還不能反駁他的論點


簡直莫名其妙
有沒有正片魔咒? 手邊最早的正片大概只有二十年!
已經可以看出有不同的, 期間只有去過爵士,全彩,玖華
有人有興趣看嗎? 呵
只有爵士很明顯的和其它二間不同
不過我爸在南部鄉下委由店家送洗的, 那更慘不忍睹!
所以這七八年,我爸都拍好放冰箱寄上來沖.
全彩開店以來一直使用無酸片套, 玖華我忘了是不是, 爵士...
有沒有

正片魔咒?

這問題。

作為一理性的探討時,應考慮很多因素。

不管是拍攝前的底片條件、拍攝中環境因素及沖洗後的保存方法。

在在都會影響。

除非,有人也在1年、2年、4年、8年、16年前做了類似我之前的試驗(我己盡了我能想到的變因控制),並用了相同的保存條件下。所得出的結論。

才是令人信服地!

所以

在沒有確切的證據下(至少目前我沒看到),就隱晦地說某些商家的不是!我想,這不是我們消費者所想要看到的!




平安、健康最重要
vc0528 wrote:
早期底片機, 尤其是機械相機
中央偏重測光, 和後來的電子相機,數位相機, 是差蠻大的
真的是平均測光, 中央加重一點點
有時曝光要人工智慧一點, 先對別的地方測好光..

謝謝vc0528兄的說明。

比MX晚一點點的Nikon F3, FM2我都有在用,他們的權重比據瞭解是7:3, 6:4,所以F3測光比FM2精準不是沒有原因的。只是遇上MX,看樣子不曉得有沒有達到FM2的6:4...

Center-weighted,中央權重測光,我一直沒搞懂老一輩的人為何譯為中央偏重點,還有聽過中央重點平均,原來....

再去跟MX磨合幾卷正片~~

題外話。其他同好請繼續本文...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