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防潮箱裡的新夥伴Nikon FM2跟請教鏡頭建議(已購入鏡頭更新)


DavidZhong wrote:
前幾天終於買了我想買...(恕刪)


先恭喜樓主買到不錯的機身與鏡頭,其待您拍出來的作品

djbobo wrote:
手腳真快!!恭喜囉拍...(恕刪)




我早上才PO徵鏡頭;
也沒想到馬上有人要賣,
運氣還蠻好的!哈




Rains the sound wrote:
先恭喜樓主買到不錯的...(恕刪)





謝謝~天氣變好就可以出去拍照拉~
Ability is a poor man's wealth!

DavidZhong wrote:
我早上才PO徵鏡頭;
也沒想到馬上有人要賣,
運氣還蠻好的!哈


水喔

看到那個銀環就覺得很正點

還好我已經

24+35+50+85,

28嚇不倒我的~~
底片成為照片或掃描後的顏色影響因素很多,但[機身]只負責曝光,對焦與震動,機身並不賦予底片任何其他光線(成像的光線只經過鏡頭不經過機身),跟顏色沒有關連性,說有關聯實在是太牽強了。


以上,請參考。


archchu wrote:
水喔看到那個銀環就覺...(恕刪)




以我現在的時薪...
只能挑一顆買...只好挑28了!
Ability is a poor man's wealth!
有關樓主題到[裝底片失誤毀了三天的拍攝]
提供一個古老的小技巧(現在數位時代已不再需要)

1. 蓋上機背後, 拉動上片桿時, 注意底片上方的捲片軸是否有順順的跟著轉(有的話表示齒輪有OK卡到)
2. 裝片後立刻設定ISO, 並把底片盒包裝撕下四方形那塊, 放進機背上的溝槽--以免日子久忘記了

effo wrote:
有關樓主題到[裝底片...(恕刪)




感謝!
因為那時剛開始玩底片,
每台裝法稍有不同,
裝好時沒注意到回片桿沒跟者動,
等到回片時就...
Ability is a poor man's wealth!

626929my wrote:
版大用20mm F2.8拍的3張照片
明顯色澤偏紅
這是尼康的通病
底片機FM2經過20幾年還能一群人在玩
歸功於攝影授課老師的推薦
和機械式的結構而不易損壞
其實並沒有那麼神
(恕刪)


建議使用正片並找一家沖洗軌跡穩定的店家,再一次體驗Nikon鏡頭的特性。

一般而言,不論是正負片,富士底片偏綠,柯達底片偏黃,konica底片偏藍,底片發色特性正如同這三家紙盒包裝的顏色一樣,這是當年大家的戲稱...

富士底片適合拍風景,柯達底片適合拍人像的說法雖不是絕對但也不是空穴來風。

Nikon鏡頭最大的特色是反差大,拍黑白片更有另一番味道。至於偏暖調或偏冷調則要視鏡頭而定。就個人手上的Nikon鏡頭群而言多數稍為偏冷調,所以個人習慣使用 L1BC 帶點洋紅色的天光鏡來修正偏冷調的調性。


FM2的確沒有這麼神!!
但我對歸功於攝影授課老師的推薦的說法很保留。

FM2(1982~2001)是世界第一部快門高達1/4000s機械相機,同步快門更高達1/200s,FM2n更提升至1/250s,超越同期旗艦機F3 (1/2000s, X=1/80s),還有FM2可靠的機身,在當時還存在著"機械相機才是真正相機"的年代 (當時F3敢導入電子快門,在技術上和觀念上是很了不起的突破,F3也有很多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幾乎Nikon fans都曾有過F3),即使後期AF鏡頭問世一樣支援FM2 (G鏡除外),在銀鹽時代,FM2自然一直是很多職業攝影師的備用機,想玩機械相機的業餘玩家的首選....

不可諱言,早期台灣攝影前輩在推薦相機時一定不忘FM2 (我不曉得國外的老師是否一樣會推薦FM2),但一台能自1982量產到2001,FM2能通過20年市場考驗,不會只是老師推薦這麼單純...

DavidZhong wrote:
感謝!因為那時剛開始...(恕刪)


再增加一項

這個對我來說幫助許多~

就是裝上底片後~背蓋先不要蓋上~
看著他 然後過片~擊發一次
此時可以用回片桿 稍微把底片回捲~將暴露在外的底片拉緊
再蓋上背蓋
之後再像effo前輩說的一樣~
注意過片時回片桿有沒有跟著轉動就對了!!

我的每一台RF或SLR都是這樣裝
外面的盒裝底片~
都還可以拍到39張有影像~

給你做個參考囉~

小彭新城 wrote:
再增加一項這個對我來...(恕刪)



感謝感謝!!
下次我試試看這個方法~!!
Ability is a poor man's wealth!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