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為什麼要用底片機? 我也這樣問自己...

兩個主要原因

1.動態範圍大

2.機身輕小好攜帶(135RF)

帶中片福還多個優點

"景深淺到她媽都認不出來"

Mosas wrote:
不太懂hillside...(恕刪)


樓主大,不要那麼激動吧
我說話頂多酸了一點我沒有人身攻擊喔
底片高人一等我有說明了是哪些人士
你那麼愛對號入座跳腳我也沒辦法

你的文章裡提到了

「然而數位化讓人們迷失在方便之中
拍了多少了照片不知所云 又幾乎不拿出來欣賞呢?」

單純對這種想法感到好笑
那我們現在家裡都用電
是不是也要在那邊崇尚現在電的存在讓人迷失在方便之中,我們要回歸原始生活才是正途
你愛這樣也是可以啦
但你拿出來在論壇裡不就是希望大家分享意見嗎?
還是您只接受一言堂
一定的跟著你喊底片好初衷才行呢?

而你所謂的底片成本
很多版友也持相同意見
那只是概念、心態
那我想表達的想法就只是你在乎初衷,但數位相機也可以達成,那你在堅持什麼?
想再拍其實對於攝影是很基本的要求
偏偏現在很多人沒有這樣的想法
導致一些我覺得很奇耙的價值觀

不諱言
很多現在拿底片的年輕人是有優越感的
我從頭到尾不知道那個優越感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認識很多攝影師在業界工作
一路從底片到數位
還依舊堅持底片的有多少
那是不是必要的堅持
這是可以討論的

在談論一下關於拍照的問題
現在的風氣
有多少照片是因為拍的是底片就一推人跟風叫好
而如果換成數位就一文不值的

lml640707 wrote:
Po張爛圖...(恕刪)


lml大,小弟我對於您這種認真再論壇上分享文章的人是很尊敬的
純就事論事
您的那張照片寬容度表現在哪裡呢?
什麼樣叫數位相機表現不出來




在這邊不細談動態範圍與寬容度
底片你要進行調整
絕對不是掃描進電子黨後做出來的
那就只是單純調JPEG
沒什麼太大的意義
一定是在暗房裡沖片或放相時進行的
現在有多少人是自己進行這個動作
甚至掃描有多少人自己掃
掃一捲要多久
出來的成品跟數位後製差多少

板上有很多相機評測文
都有從-ev到+ev的評測
這個可以去看看現在相機的表現


vivacorda wrote:
lml大,小弟我對於您這種認真再論壇上分享文章的人是很尊敬的
純就事論事
您的那張照片寬容度表現在哪裡呢?
什麼樣叫數位相機表現不出來

謝謝您的回應
請點大圖
看看最亮部的雲彩細節
應該還是略勝您的上圖一籌


順便說一下
我這張只是一般沖印店沖洗時掃的
如果進專業電分加後製
或是請Max放大時特別照顧
我相信細節絕不止這樣

當然就商業應用上
因為拍攝的方便性及後製的便利性
底片幾乎已經被數位打趴了
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畢竟商業上最重要的就是穩定的流程管控
(不見得是最好的畫質,不過底片只有中幅以上還算有優勢)
這方面數位絕對是有優勢的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1.高光與綿密色階是底片擅場,暗部細節與整體解析度數位機完勝
2.絕大多數底片拍攝者都誇讚底片色彩好,但其實他們對於如何得到標準化色彩一無所知
最後就是靠感覺調整,就如同數位拍攝者在調整RAW一般沒有區別
3.沒有底片拍攝經驗的數位拍攝者往往會從網路上的資訊建構他們對於底片的印象,色偏
,極端對比被視為底片的特色,VSCO,RNI類似的LR PRESET大行其道,大賺其錢,既
然有興趣,何不拍攝一捲真正的底片試試?
4.數位與傳統底片已經不是對立的兢爭者,希望使用者也能放下心結,欣賞彼此
5.底片機身真的很好看,拿起來好有FU,這騙不了人
lml640707 wrote:
謝謝您的回應
請點大...(恕刪)





因為此張圖片的關係我剛剛沒有調到最極端
就實際情況來看我並不覺得您照片中的雲彩細節有比較好
而你也說了
你的照片還需要特別「照顧」
我也有使用實體暗房
那一張照片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心力絕對不是我現在隨便進LR修一修可以比擬的
樓下EPICVIS大說得很中肯
高光部分如果就底片來講是會比數位好的
我有看過幾近全曝光的照片透過沖掃救回來
但暗部就一點都不能比了
所以綜合來說135底片對於現在FF的數位機
我覺得以作品論已是沒有討論的必要
數位的掌控度遠遠高於一般的底片
甚至因為老鏡鏡頭素質的關係
許多底片玩家的成像都是糟糕的


EPICVIS wrote:
1.高光與綿密色階是...(恕刪)


您講得非常中肯
二的部分也是我很想強調的,使用底片只是出於懶惰
而後所論述的
我所觀察到的反而是許多人會因網路資訊等接觸底片
然後反過來開始指稱數位是「偽物」
拍底片可以是一種選擇
就跟我聽黑膠、聽管機一樣
可是現在的情形是已身為少數的底片用戶
以少數清高者自居
頗有舉世皆濁我獨清之感
拍數位的人通常也不怎麼關注底片
倒是拍底片的有時候會對數位或說對現代抱有敵視

其實底片和數位很好分啊。。

只要放大一下看物體邊緣,如果是同色階呈直線排列一定是數位。

底片不會是同色階的,一定有淺有深。。

這是因為數位的會處理邊緣,看起來就是立體加順。

不過我現在拍底片的原因,只是單純因為不想讓機器去決定我的照片。

我自己掃描後再來調想要的。
其實喜歡使用什麼便用什麼,不需要找理由說服別人說服自己。自己用得開心便行。
因為我超喜歡看正片的感覺,
因為我超喜歡慢慢把玩全機械的老相機,
因為我超常搞丟數位檔案,
因為我超不喜歡修圖,
所以繼續拍底片
吳柯窟~活在當下~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精采~
lml640707 wrote:
如果進專業電分加後製
或是請Max放大時特別照顧
我相信細節絕不止這樣


敢問有這類的範例供參考嗎? 會這樣問實在是截至目前看到的經底掃數位化的樣本, 似乎都不太能反映底片該有的能力.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