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推薦一下Nikon FM2用的鏡頭

135mm的景深真的很淺,散景很好看,越看越有味道,
有深刻的立體感,好像楓葉在飄來飄去的。
這幾張圖很好看,發色跟數位不一樣的濃郁,顏色看起來很鮮活,
底片的發色,反差比較合適,所以F兄要常常貼圖來毒害我們。
用了大光圈的鏡頭,小光圈的會不會用不習慣了,喔喔!!

你的鏡頭都買齊全了,真是幸福,
Nikon老鏡頭的價格自從D3上市給影響到了,老鏡頭可能很難回到以前的價格了,
不過我想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老鏡頭,
有些人還是不太會用老鏡頭對焦,測光等,所以繼續等下去,也許有一天可以買到AIS 135/2..
繼續夢想中...
慢慢啪 wrote:
135mm的景深真的...(恕刪)

不過底片麻煩耗費大禁不起失敗啊
只是負片的寬容度上山拍照真的挺好用
至於N家手動鏡
拍攝一般題材的鏡頭對我來說應該是夠用了(我買鏡頭會先預設可能會用於什麼用途 用的到才會買)
目前只打算再買隻AIS180F2.8ED用來拍花草和荷花等用
AF鏡大三元我是一隻沒有
反正有AF20_35F2.8D和AF35_70F2.8D及AF70_210F4一般用途很好用了
也不用煩惱沒光圈環的問題
說要缺也不是沒有啦
缺了AIS58F1.2和AF28F1.4D還有TOPCOR AIS58F1.4
只是買不下去也沒那個錢 哈哈
啊 AIS85F1.4我也沒有 我只有F2和F1.8版的
F1.4實在太貴了
台灣山林紀錄 http://www.wretch.cc/album/FloatBird
AIS 58F1.2的價錢大概不會比徠卡的Noctilux便宜到哪去?
不過Noctilux正以驚人的速度飆漲
所以鹿死誰手.........不得而知
FloatBird wrote:
不過底片麻煩耗費大禁...(恕刪)


FloatBird兄,您還沒用DSLR嘛?應該不太可能喔!
如果是要測試鏡頭用DSLR可以方便很多,
Nikon的好處,沒有改過F mount,很滿意這樣的相容性,
讓老鏡頭都可以用在數位機身上。

過去有想要買AIS 180/2.8 ED,
Photodo的分數比AF版本的高,所以決定買AIS版,
不過後來因為賣家的口氣不是很友善,是賣父親的器材,
只不過問了鏡頭使用多久,他就很不耐煩說不知道啦,
感覺怪怪的,這樣就沒有買成功,
有用AIS 180/2.8的應該不可能是新手。

你手上的AF器材都是好東西,
以前開始買變焦時候,有嫌Nikon的35-70不夠廣,
改為選擇用Tokina 28-70/2.6,用了一陣子,Nikon才推出AFS 28-70,
回想起來,那時候中毒就很深,喜歡大光圈,到現在都是,
Nikon的變焦鏡頭這幾年進步很多,不過G鏡的限制問題,還有價格更貴,
對新鏡頭的興趣不高,反對老鏡頭很佩服,
以前沒有很好的光學設計與製造能力,是如何做出大光圈的好鏡頭,
困難的設計過程,都可以拍成電影了,真的不簡單。

Noct 58/1.2, AF 28/1.4,價格貴的很離譜,
二手的鏡頭,價格比新的更貴,盡量不去碰這樣的高檔器材,
免得被套牢。

Topcor 58/1.4現在Cosina又出二代版,應該買的到了,
有加上CPU接點,有點好奇這支鏡頭大光圈的表現,
不會買不到了,當初2萬多去接手Topcor 58/1.4的人要傷心了。

AIS 85的焦段HC版本更少見,比AIS 85/1.4還難買到吧!
如果下次有看到HC 85請通知小弟,多謝。
Taipei 101 wrote:
AIS 58F1.2...(恕刪)

AIS58F1.2最近應該是有比較便宜一點點啦
品像好的大概2800USD上下吧
比起LEICA那隻50F1價格應該還差了一段吧^^
徠卡畢竟是徠卡啊
呵呵
不過不管哪隻
都跟我們這種人沒啥關係就是了^^
我買過最貴的鏡頭是為了拍風景買了AF14F2.8D
痛了很久很久啊
台灣山林紀錄 http://www.wretch.cc/album/FloatBird
慢慢啪 wrote:
FloatBird兄...(恕刪)

有啊
我是從DSLR進入SLR的
當初會想拍底片最主要是為了拍風景負片的寬容度
我在拍照的世界算是菜鳥一枚
D50是我的主力機
即使現在數位機身推陳出新的年代
D50的表現還是令我相當滿意 也沒換機的打算
不過D50用手動鏡很麻煩
不能測光 MF對焦在D50那個該死的對焦屏上又麻煩 而且NON_AI鏡又不能接要磨屁股才行
所以我手動鏡鮮少接到D50上拍 之前D50是18_200VR 10_20和AF50F1.8D就打死所有題材了
出門通常也都是底片數位雙機流 各有各的鏡頭 哈哈
反正鏡頭買就買了我也懶的測試 反正要拍照時帶出來拍照就好了
不過現在18_200VR還人家了(之前免費用了一年多 哈哈)
有些鏡頭也會慢慢接到D50來用 反正數位的好處就是不怕拍失敗
說到AIS180F2.8ED啊
會想買他只是因為它比AF180F2.8ED便宜不少 哈哈
而且有ED應該表現也會比AI版和P版好一些吧(不然就鏡頭外觀我還是最喜歡P版)
至於其他表現我到是沒注意 便宜才是原則啊 呵呵
說到TOKINA那隻鏡頭 據說血緣來自愛展能那隻呢 也是好鏡一枚吧
那三隻貴的要死的鏡我大概是不會買了
TOPCOR58F1.4雖然有復刻版 不過原版的銀色真是漂亮啊
要我挑我也不會想買復刻版的 雖然有CPU接點
不過反正我的鏡頭夠用了(我還有一隻老NON_AI58F1.4 價格只要十分之一 哈哈)
應該不會在花錢去買這種收藏為主的東西吧
平常照片就拍的不多
手邊東西好好用比較實際啊
至於85F1.8
我家那顆應該是沒C鍍膜的吧 我很少注意鏡頭外圈那牌字^^
不過HC版應該挺不好找
三不五時得到EBAY翻翻才找的到吧
台灣山林紀錄 http://www.wretch.cc/album/FloatBird
D50的表現,經過D200,D80,D40,S5 Pro, D300等強大新機種考驗後,
如果只有比較畫質,還看不出來有絕對的換機的需要,
不是說D50比較好,後面的新機種當然有進步,
只是畫質的進步還達不到想要馬上就去升級D50,
D300的機身功能進步很多,不過畫質進步有限,
也不知道能不能拼的過S5 Pro,
畫質比較吸引人的是D3,進步很多,但是太貴了,所以很多用D50/D70都繼續等升級的機會。
猜想F兄也再等升級的機會吧!

D50的觀景窗小,用手動鏡頭最好改裝對焦屏,
再加上DK-21M有幫助,你沒有想要改裝過唷!早就應該去改裝啦,
non-AI要磨屁股就沒有辦法,
數位化是早晚都要磨的,自己磨也可以,
有人認為磨了屁股很可惜,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除非有找到原廠的AI'd環,
不放心自己磨,那就送給師傅磨會比較好,
弄得好應該看不太出來啦。

180/2.8在買的時候,找過不少資料,
不要買錯版本,AIS的過去評價比較好一點,分數比較高。
你考慮到望遠端的鏡頭,大概是廣角都補齊了,
連AF 14/2.8大傢伙都有了,才會買到180mm的鏡頭吧,
那你對ZF有沒有考慮過?
從180mm沒有買到以後,我就對ZF有興趣,
現在想要先補齊ZF的廣角端,
不過又覺得ZF最廣只有到ZF 25mm,沒有21mm那支,有點不夠廣啦!
加上Nikon的24mm表現已經很好,
所以考慮到現在都沒有決定下一支要買哪一支?

你說的non-AI 58/1.4,聽都沒聽過,趕快來去看看資料。



慢慢啪 wrote:
D50的表現,經過D...(恕刪)

D50主要我是覺得夠用了啦
沒拍到那麼精要求也沒那麼高
其他的等超平價全幅出來一段時間之後再說吧
機身性能是很重要的一點 能有助於拍照
(像F4用慣了就會發現他的好用 除了又大又重之外真的沒啥好嫌的)
只是我拍照不需要那麼強大的機身 基本上有的拍就好了^^
(就像我有F4我常帶出門的還是G1和FM2)
至於對焦屏
以前D50幾乎不接手動鏡所以懶的改(DK21倒是有)
不過看來現在得好好考慮了

NON_AI58F1.4是大F時代的標準鏡
電影勇士們那個不知死活的戰地記者在電影後半到處拍的就是拿著這鏡頭
我那顆買的時候是已經被磨好屁股了
品像非常不怎麼樣 看的出很老舊
不過看來一切功能正常也沒發霉 對老鏡來說 能正常拍攝是最重要的
反正我是拿來當人像鏡使用
至於ZF
我倒是興趣不高
主要是在AIS和AIS以前的年代NIKON有太多優秀的手動鏡了(倒是進入AF時代NIKON越來越小氣= =++)
而且只要搞部F4或是D40(所以我一直考慮買D40接NON_AI= =)就可以愉快的使用
如果要感受ZEISS鏡的味道的話
我是覺得ZF或是ZS代價有點太高了
搞個CONTAX G和CONTAX SLR會比較實際一點(我有G1一機五鏡 現在上山的底片主力機)
ZF50F1.4或是85F1.4還是35F2
或許素質高過原廠鏡
但如果考量到經濟因素的話 我會選擇便宜許多的原廠手動鏡
而且老實說 以我的眼睛 我想我分不出NIKON50F1.4F1.2 55F1.2 85F1.4 35F1.4F2
拍出來的效果和這幾顆到底差在哪裡0.0
(兩張擺一起還有可能看出差異)
反倒是25F2.8這顆的話還可能比較有興趣
這種小廣角適用範圍很廣 幾乎什麼都能拍
而且這顆最近對焦距離聽說很近
只是據說不便宜
至於不夠廣
我到是覺得24到36之間的焦段正適合多題材
到21MM以下的超廣角
就是單純的超廣角了
超廣也就只能用在適合超廣的場合^^
台灣山林紀錄 http://www.wretch.cc/album/FloatBird
網路上高手很多,一般都不太愛說自己有哪些器材跟使用經驗,大都是潛水,
遇到F兄的熱情分享,我的話也變比較多,請多包涵。
等以後我把D50升級的時候,就可以把裂像跟你的交換!
裂像是用焦點工房的十字裂像,磨砂區比Nikon的要容易對焦,
後來把原來的對焦屏賣了500元,改裝花了2000元,
不過現在跟你一樣沒有升級的想法。

F兄有G1+5個鏡頭,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魯師給毒害的,
以前上手札,就是版主魯師一直放毒,G System停產以後才有點冷卻,
加上網路上有個G Club的關係,G System擁護者很多,
不知道你有沒有G21這支超級銳利又0%變形的廣角,
加上Zeiss的D21,所以對Zeiss 21mm有很深很深的慾望,
Zeiss發展G system把Leica M鏡頭的神話給破掉了,
以G鏡的畫質,例如G45是全球最銳利鏡頭第二名,就可以知道G鏡的實力,
德國工程師當初設計G鏡頭,專鏡專用的哲學把鏡頭做到最好,
搞到到現在的新鏡頭都還無法超越G鏡頭,
很希望不久的未來,可以看到有ZF 21mm,一定去買,
因為整合系統讓數位與底片共用,要等系統都弄好了,有錢的時候才考慮買G21。

non-AI 58/1.4是不是5.8cm/1.4這支,只有找到這個資料,
5.8cm/1.4生產於1959-1962年,短短生產3年,生產時間很短暫,數量很少,
到了1965年,才又上市55mm/f1.2,取代標準大光圈鏡頭。
我猜5.8cm/1.4是Nikon將S鏡頭更改設計後,給SLR使用的,早期Nikon的作法,
是第一代的標準鏡頭,那個時候彩色攝影還不是很普及,
應該是用黑白攝影為主要設計考量的鏡頭,特色就是銳利跟分辨率很高。
讓我想起去年有一次機會買到5.8cm/1.4,鏡身沒有刻印 Pat. Pend的後期鏡頭,
品像普通要賣1萬多,覺得有點貴就沒有買了,
5.8cm/1.4也是數量不多的鏡頭,全金屬結構,價格自然不便宜。
你手上這支搞不好打過越戰,檢查一下有沒有子彈打過的痕跡! 哈哈!

D40就不要啦,你不是說機身性能很重要,
如果真的忍不住,那現在就是D300比較適合囉。

你建議Ziess可以考慮用Contax,我現在還有留一些,
那時候剛要放棄Nikon跳到Contax買的,因為Contax停產,又跳回N家,
然後又是 ZF公布上市,又有希望使用Zeiss了,
但是等了半年多ZF才上市50/85兩支,用Zeiss真是有被折磨到,
不過ZF真的有夠貴,Contax停產後,便宜的Zeiss只能找二手,
Zeiss我想要收集新品為主,現在也沒有什麼便宜的二手ZF啦!

ZF 25/2.8最短對焦為17cm,可以說是廣角Micor的好鏡頭,
如果以後一直等不到ZF 21mm,應該會先買這支ZF25,
就怕錢花完了,才出新的廣角鏡頭,
最近Nikon出了不少的新鏡頭,還會怕不知道哪一天,Nikon把AF定焦都改款,
所以現在買新鏡頭很保守,買的很慢很慢,就怕又出了新鏡頭。
你看ZF上市沒多久,後面又有Nokton 58/1.4跟40/2,新鏡頭上市速度比快的耶!
手上現在有24mm,對25mm的需求也不是很緊急,可以繼續等下去,
你說的對,廣角的確是24mm-35mm就很足夠了,尤其國內大景也不是很多,
但是手上還缺少20mm的定焦,為了要補齊焦段,找不到合適的20mm.
還是你可以建議哪一支Nikon 20mm的定焦可以拼過AFS 17-35mm的,
廣角定焦打不過廣角變焦,讓我很猶豫。









Zeiss設計給G用的鏡頭
已經出現好幾支在ZM系列 for Leica M mount
因為這些鏡頭是針對RF相機而設計的結構
SLR多了反光鏡
即使有ZF21, 採用的結構應該會是Distagon
而不是Biogon
但是Distagon也相當的好
我以前的AEG 25/2.8是一支發色濃艷、階調豐富的好鏡頭
體積又小巧好攜帶,是我最喜歡的一支菜頭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