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台北賣中古底片相機的店鋪?

對你的話不能再同意更多了
正是因為沖洗照片要花錢
所以每次要按下快門時
會更加謹慎構圖測光
再者,我個人覺得拍照就是要洗成相片
不然有多少人會打開電腦去看過去拍的數位檔案
所以有的照片永遠都存放在記憶卡內
要刪也捨不得刪
反而是拿著相本一頁一頁翻,那種感覺還是最好的

kingliaw99 wrote:
像我們這種從銀鹽時代...(恕刪)
rhinocero_tw wrote:
談成本一點都不無聊,只是非常殘酷罷了。板上業餘玩家底片機收藏的會少嗎?我自己也半百台機藏。底片與沖掃成本上揚不說,品質控制還得到了看人品的境界。機子可以好好收藏與保養,人家底片/藥水生產越來越少,沖掃機器開始斷料無法維護,你要怎麼辦?拍越多收藏越多,忍的也越多不是?成本低,有啦,就機子而已!


個人認為,成本是商業活動為了計算獲利的產物,瞭解成本才能計算獲利。
業餘玩家只有玩不玩得起的問題,根本沒有成本問題,因為不靠攝影為生。

至於您遇到的問題,個人很多年以前底掃全盛時期就認知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並改拍正片。
品質就找一家穩定可靠的正片沖印專門店。台北市至今仍有正片機台的店就那幾家,這年頭還在沖正片的店家,品質都有一定的水準 (不行的早都收掉了),就拍到看是先沒片還是先沒店。

正片動態大,要掃描得好很困難也很花錢,直接用幻燈機或LUPE看最實在。

幻燈機個人早已儲備二台機器,備用燈泡數十顆,幻燈機的電子控制電路很簡單,只要不是變壓器損毀,小弟三腳貓的功夫還有自信可以處理。

真的都不行了,我還有Lupe和燈箱。這是我的後勤計劃。
rhinocero_tw wrote:
所以化學進步讓感光度提升,光學進步讓大光圈鏡頭普及,機械進步讓精度改善等,都不是科技?只有電子與數位才算? 不是吧!比經典之作售價,1999年的既然都也用上了數位科技,何以見得今日一個只拍過數位機的產出,在未來不會成為經典?人的問題去牽拖科技害你,哀哉!一


感光度提升是因為開發出薄殼粒子,讓銀的厚度變薄,進而增加受光能力
光圈做大很簡單,但要做到APO很難,相反的現代鏡頭越設計越銳利,反而階調沒有過去柔順好看
機體可以越做越小也是因為電子零件微型化,並不是機械設計進步

請在查一下1999年 photoshop版本是5.5,它的基本功能有哪些,再來說數位科技幫上了什麼?
我可以這樣跟你說,你現在用CS6一個指令能做完的事情,在1999年他要請一個後製團隊做1個月
這張萊茵河的價值在於它的製作背景,這麼困難他居然1999年就做出來了
而不是科技進展到現在,讓這種效果只剩下一個指令般一文不值
(你會的我也會,那就不稀罕了,不是嗎?)
如果你

只是修“新聞攝影”這門課要求必須有一部分作業是黑白底片加傳統暗房製作
所以...只好再買個底片機啦.

那不需要用買的,找看看有沒有人借台底片傻瓜相機就好了.
或去跳蚤市場買台堪用的就可以.
拍照的基本原理都一樣,底片顯影過程也都一樣.
找家沖洗店跟老闆混熟點,請教他的機器設備與藥水種類等等.
從底片攝影中能學習到多少"轉換應用",看你個人的造化.
感光度提升可以讓拍的人像微笑, 從幾十分鐘的等待變成千分之秒的瞬間, 成本怎麼算? 無價! 數位檔案立即分享也是相同道理. 觀念與手法本來就相輔相成甚至互相改變, 有絕對的嗎? 如果一個經典藝術的價值, 會因為科技的演進而一文不值, 那是不是有點諷刺?
infoto wrote:
感光度提升是因為開發...(恕刪)
我也多拍正片. 但現在不就像一群嗜愛拿鐵的人, 搞到最後討論怎麼養乳牛一樣嗎? 然後跟對拿鐵有興趣的後輩說, 此道成本低又是正道唯一
kingliaw99 wrote:
個人認為,成本是商業...(恕刪)

大块头 wrote:
感謝各位回應。DSL...(恕刪)


看樣子,應該是要從傳統暗房的後製,來談分區曝光系統,以及預視,前製,後製等觀念。
這樣子的話,的確是用傳統器材學會比較快,也比較單純。
rhinocero_tw wrote:
感光度提升可以讓拍的人像微笑, 從幾十分鐘的等待變成千分之秒的瞬間, 成本怎麼算? 無價! 數位檔案立即分享也是相同道理. 觀念與手法本來就相輔相成甚至互相改變, 有絕對的嗎? 如果一個經典藝術的價值, 會因為科技的演進而一文不值, 那是不是有點諷刺?


我實在看不懂你這種為辯而辯論點
完全提不出客觀的衡量標準
不然你也去模仿一下,拍個淡水河或是濁水溪,再用現代的數位技術去製作一張
人家賣12.9億,你能賣多少?
照你這麼推崇數位技術,顯然應該賣出接近的價碼才對
等你能實證這一點,我們再談你的無價
bearsheep wrote:
看樣子,應該是要從傳統暗房的後製,來談分區曝光系統,以及預視,前製,後製等觀念。
這樣子的話,的確是用傳統器材學會比較快,也比較單純。


新聞攝影是不需要上這些的
大块头 wrote:
DSLR我是有啦,只是修“新聞攝影”這門課要求必須有一部分作業是黑白底片加傳統暗房製作,所以...只好再買個底片機啦...(恕刪)


對於曾經花好幾年時間撰寫紀實攝影的學位論文的我來說,說真的其實我不是很懂這樣的絕對必要性在哪裡。(世界越快,心越慢?)

雖然我自己80%的攝影時間都花在黑白暗房之類的,以前追求個黑白暗房局部加減光一張可以弄一個晚上。我要是是修課學生,會用數位單眼拍 RAW 完後,黑白顯像處理完輸出成照片,然後借一台底片單眼翻拍將照片成底片交給自己老師當作業看他到底分的出分不出。


(如果你試了,被當請不要怪我)
謝謝!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