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前輩們, 有關CPL的應用請益一下!

kingliaw99 wrote:
BTW, Kenko的濾鏡有時也很好用。
我買過三片Kenko UV PRO1D 給 Pentax SMC-M鏡使用,由於49mm口徑濾鏡比52mm的較貴 (WHY???),再加上Pentax系統並非是我的主力,自然挑便宜的Kenko就好。

以前官網查得到UV PRO1D技術文件,它的UV切斷點和衰減率比它牌還要長和強,即切斷的波長較長,且衰減斜率更陡,自然放在白紙上,讓白紙看起來會偏黃偏暖 (因為藍光被濾掉更多),意外讓照片偏暖色調,個人覺得更討喜。

至於鍍膜的抗耀光,基本上我不習慣和太陽對幹,也少用廣角鏡,所以也沒特別留意。...(恕刪)


52mm市場較大 產量多 能分散生產線的成本吧!
HOYA的濾鏡 前輩們有什麼評價?
LensHuey wrote:
PL跟CPL只是差在能不能轉而已,一般PL鏡是用外插式的,接環一樣可以調,CPL直接鎖在鏡頭前,有活動環,所以可以轉,功能一樣只是用法不同...(恕刪)


這個說法是我第一次聽到!

B+W或其他日系廠牌(例如:Kenko)有出CPL(Circular Polarization Lense)跟PL(Polarization Lense),兩者都是可以直接鎖在鏡頭前。
在底片機時代,電子式相機大多數測光系統會對經過PL(或者稱之為Polarizer)的線性極化光失效,
導致無法測光(通常,相機內建的測光表會直接當機,對於光線的變化沒有反應);
但是,電子式相機測光系統可以測圓極化的光線。
因此,僅需在PL之後再加一片四分之一波長鏡片即可讓線性極化光變成圓極化,以解決測光問題。
由於比PL多了一片四分之一波長的鏡片,
CPL的價格會比PL的價格貴上不少。
記得,在1995~2000年之間,B+W所出的型錄對於PL跟CPL之間原理的區別有做介紹;
但不知現在新的型錄是否還有?

另外,當年B+W型錄有提到PL或CPL的濾鏡係數約為2.3~2.8,
在有加PL或CPL之情況下,比沒加時須多一格半左右之曝光量。
不過,TTL測光系統已經考慮了濾鏡係數,不必刻意修正。
因此,樓主的問題主要是在於本身對於測光系統不熟悉,
導致測光不準所致。

d90006 wrote:
這個說法是我第一次聽...(恕刪)


感謝指正,謝謝^^

另外,冼老師的說明
http://tw.myblog.yahoo.com/sanjing-sobar

kenneth_ku2002 wrote:
借題一問如果是外接測...(恕刪)

去拍景時, 記得戴 Polarized 太陽眼鏡

觀察景像時, 頭 轉多少度, CPL 就給它轉多少度..

在家時, 自己先在 CPL 上做個記號, 以便配合你太陽眼鏡 平放時 的偏光角.
宅男乙 wrote:



去拍景時, 記得戴 Polarized 太陽眼鏡

觀察景像時, 頭 轉多少度, CPL 就給它轉多少度..

在家時, 自己先在 CPL 上做個記號, 以便配合你太陽眼鏡 平放時 的偏光角.
...(恕刪)

PL太陽眼鏡 我有一副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