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底片底片,不死的底片

如果沒記錯,B&H應該也買的到。

之前在台灣問不到一個好用的小配件,
去B&H買,兩個星期就寄到台灣了。

只是新品1V不知道多少錢,二手1V應該
很難找,因為這種東西除非是像我買的
那一台1V之前的主人那樣是一窩瘋跟著買
相機的,然後嫌太重又不會用,才賣掉的。

我也是找很久才找到二手1V,而且接近新品,
外觀幾乎沒有任何刮傷。
小弟也是底片的愛好者,說實在的是不習慣使用數位像機(太多功能,影響到我拍照)
雖然自己也有一台E-1,但說起來那台按快門比存檔的次數還要多.

最近我還在找店家,看看那家還有傳統放像.
不然都要跑到很遠的地方沖洗,真的不是很方便.

底片沖洗是可以用機器沖洗,但照片還是要找傳統放像機去放像才對味.
看了那些數位放像所放出來的照片,我只能說浪費錢.
那種跟以前在追求的畫面品質差的太多吧.

小弟現在大部分都使用FUJI的底片居多,
比較喜歡它色彩鮮豔,不太能接受柯達那種調調.
不管是正片還是副片,我都比較喜歡FUJI的調調.

雖然說底片真的比數位好很多,
但沒有傳統的放像機.
沒有利害的師傅去算計沖洗正片時間的話,
底片機可能真的要說再見了!
這些都是底片所要面對的問題.


workman555 wrote:
小弟也是底片的愛好者...(恕刪)


想請問一下負片沖洗的流程
拿底片去洗,過程就是,底片拿去相館 >> 拿到數位光碟和照片
不過中間照片是怎麼處理的?
請問師傅會去調整是在沖洗的過程,或是底片已由機器沖洗完成,在印照片時才調整?
現在相館的照片是拿掃出數位照片沖洗出的,還是底片?
不論柯達,柯尼卡,富士的底片,是否沖洗藥水都是一樣?對原本底片的特性影響大不大?

謝謝

我也很好奇現在的數位沖片機,裡面是用放大機的原理投影曝光,還是像掃瞄機一樣是貼在相紙上曝光的呢?

還有,數位沖片機應該已經沒有處理底片的能力了吧?
那底片現在是像館老板手沖嗎?
www.cycliving.com
krisca wrote:
想請問一下負片沖洗的...(恕刪)



一般照相館的沖片過程都是經由沖片機沖洗而成...

然後由沖紙機洗出相片,所以一般拿到的數位檔案,

應該是邊印相片邊調整然後輸出數位檔案及輸出相片,

至於各廠的藥水配方就不清楚了,

各廠的底片色調設定也不同,日系的富士就是偏冷色調(偏青色),

美系的柯達偏暖色調(偏黃),所以我認為藥水影響底片應該不大。

至於數位沖紙機,因為數位化的關係各廠目前應該都是使用雷射曝光的系統,

就是底片經掃瞄後轉成訊號經由雷射曝光到像紙上,

傳統放像能堅持的商家不多了(可以說幾乎沒有了)...數位化的影響真的很大






題外話: 小弟是在照相館環境中長大的小孩,所以對相館的作業稍有涉獵,小時候常常跟媽媽旁邊看她在暗房裡面洗人像(大頭照)還有遺照(放大),在沒有PhotoShop的時代媽媽用極細的鉛筆在修底片,還有在暗房外看爸爸洗135的底片,在沒有數位的時代,師傅的功力真的很重要...底片勾起我小時的回憶。
小弟也因進入數位化 ..而遺忘了 防潮箱中的傳統相機...久未使用.發現又犯了剛敗哈蘇時的毛病..手持測光時
因 只攜帶一片PL 要供給三顆鏡頭使用...所以常忘了加減曝光亮..真的有夠KUSO . 還好有正常曝光的
底片: RVP 100 掃瞄器 EPSON GT-X900 使用 800DPI 僅縮圖 開始又回到傳統相機為主的拍照方式
LUPE 底下的正片...有夠正點 無法忘懷

01 阿里山 派出所 前 吉野櫻
哪裡最美.....有朋友的地方最美
自從看了Molibe01的相機版後,對相機又產生興趣,
除了新購DSLR以外並將塵封已久的FM2拿出來整理拍照,
今天將相片沖洗出來後感覺這才是我要的東西!
底片不死,因為底片又來了。

CANON EOS 1V

CANON EF 17-40mm f4L USM

KODAK 400TX
===================================
路上巧遇的小貓,剛開始慢慢靠近牠的時候牠沒有理我,
所以可以很靠近的去拍牠,拍了幾次之後牠就閃了,然後
就不見了。

看多了數位檔,還是底片比較能感動我。

看多了彩色影像,開始用黑白影像去看
這個世界。

管你是什麼色調的底片味,黑白影像的味
道最迷人。

底片又來了part 2

CANON EOS 1V

EF 17-40mm f4L USM

KODAK 400TX
===================
西門町街頭的電影海報

airmax wrote:
底片又來了part ...(恕刪)

這片子是自己沖的嗎?怎麼看起來是灰而不是黑?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