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自己也有一台E-1,但說起來那台按快門比存檔的次數還要多.
最近我還在找店家,看看那家還有傳統放像.
不然都要跑到很遠的地方沖洗,真的不是很方便.
底片沖洗是可以用機器沖洗,但照片還是要找傳統放像機去放像才對味.
看了那些數位放像所放出來的照片,我只能說浪費錢.
那種跟以前在追求的畫面品質差的太多吧.
小弟現在大部分都使用FUJI的底片居多,
比較喜歡它色彩鮮豔,不太能接受柯達那種調調.
不管是正片還是副片,我都比較喜歡FUJI的調調.
雖然說底片真的比數位好很多,
但沒有傳統的放像機.
沒有利害的師傅去算計沖洗正片時間的話,
底片機可能真的要說再見了!
這些都是底片所要面對的問題.
還有,數位沖片機應該已經沒有處理底片的能力了吧?
那底片現在是像館老板手沖嗎?
www.cycliving.com
krisca wrote:
想請問一下負片沖洗的...(恕刪)
一般照相館的沖片過程都是經由沖片機沖洗而成...
然後由沖紙機洗出相片,所以一般拿到的數位檔案,
應該是邊印相片邊調整然後輸出數位檔案及輸出相片,
至於各廠的藥水配方就不清楚了,
各廠的底片色調設定也不同,日系的富士就是偏冷色調(偏青色),
美系的柯達偏暖色調(偏黃),所以我認為藥水影響底片應該不大。
至於數位沖紙機,因為數位化的關係各廠目前應該都是使用雷射曝光的系統,
就是底片經掃瞄後轉成訊號經由雷射曝光到像紙上,
傳統放像能堅持的商家不多了(可以說幾乎沒有了)...數位化的影響真的很大
題外話: 小弟是在照相館環境中長大的小孩,所以對相館的作業稍有涉獵,小時候常常跟媽媽旁邊看她在暗房裡面洗人像(大頭照)還有遺照(放大),在沒有PhotoShop的時代媽媽用極細的鉛筆在修底片,還有在暗房外看爸爸洗135的底片,在沒有數位的時代,師傅的功力真的很重要...底片勾起我小時的回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