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去屯貨,但是底片就是買來用的,當市場沒了柯達,只有富士時,又加價幾輪時,你還會長期拍正片嗎?幾星期沒上來,上幾版的批評,我沒法一一回覆了。只是說我用正片正沖負沖也有,正片負沖是否一種浪費,人人也有不同的看法。上週柯達亞太區的Regional Director來郵,邀請我在今天會面,內容跟停產正片一事有關。黃昏後,大概會了解他們的想法吧。
不好意思,今天才有空寫。會談性質是意見收集。該名區域總監本身是負責商用數位印刷業務,只不過是總公司請他找我談的。他例行地說公司停產幻燈片的原因,(與網上的通告差不多,不重覆了)以及柯達現在有六成多的收入,都已經從商用數位印刷、包裝業務而來等等。不過有一點是重要的,就是柯達無意賣底片業務與生產線,而幻燈片停產也好,生產線會繼續保留。席上我除了提在信中的意見外,也建議了把現在謹有生產的Ektachrome 100D電影幻燈片,增加135-36的包裝,甚至是推出120版本。也建議柯達考慮以Portra的方式,以合併代替全面停產幻燈片,也應該參考一下富士,為何還在生產多達五至六款正片。另外我很不識趣地,拿了Natura與Klasse系列相機給他參考,也拿了口袋中的喵兔來談,他說在未發展地區,柯達其實仍有賣底片相機,只不過是入門的型號。
大大辛苦你了目前底片的競爭對手不是同行, 而是數位相機的進步到底會到甚麼境況?柯達不賣生產線對消費者不見得是好處, 賣了生產線, 也許其他廠商會有不同的行銷方式目前做法,感覺是把產品封鎖起來, 我不賣, 其他人也拿不到.
jasonli wrote:柯達不賣生產線對消費者不見得是好處, 賣了生產線, 也許其他廠商會有不同的行銷方式目前做法,感覺是把產品封鎖起來, 我不賣, 其他人也拿不到. 就算kodak把生產線賣了,你也沒有它的正片配方,做出來的東西也就跟東歐的產品沒兩樣如果它不授權給你,你買生產線也沒有價值,也賣不了kodak的價格硬體歸硬體,技術歸技術,這也就是為甚麼專利值錢的地方既然kodak的策略就是打算繼續經營,就不可能出售這一區塊的專利權(專利還包括相關技術,不會只有配方這麼簡單塗佈技術一旦授權,別的廠商就能挪用到其他軟片,造成kodak的威脅,更不可能)或許將生產電影正片的半成品裁切成其他規格使用,可行性是有不過那些正片的設計目的是提供翻拷使用,在自然光下表現未必適用在專業考量下,kodak是不會這樣貿然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