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另類思考☉大家快買FUJI的正片


爬山的阿光 wrote:
題外話LP音樂的濃度...(恕刪)

認同,話說小弟的表哥重度的黑膠迷
以前我也覺得他為什麼會對這一種過時的產品這麼著迷
直到我去他家聽了一次黑膠唱片後,觀念完全改觀
同一張唱片,黑膠版與cd版用同樣器材播放出來
音質完全不同

老禪師 wrote:
或許我們是同掛的.我也是從轉數位再回鍋底片的放不下者.當NIKON D70 將數位單眼平價化後.我放棄了一切.將所有底片機賣掉.完全投資在數位機上.鏡頭也一次購足.本來以為回不了頭了.結果才兩年.就受不了拍數位機拍出來的影像.感覺冷冰冰的就是少了一點生命力.而拍照過程一點也沒拍底片那種樂趣.就像吃麥當勞一樣.雖然方便但少了美味.一夕之間將數位機所有家絲都賤賣掉了....對我而言兩年的數位攝影生涯.只是一場惡夢.現在D70所拍的照片一張都沒留下.光碟都獨不出資料了.....白白浪費兩年


沒錯。

我也是

從學生時間段段續續的用fa,fe2
到後來數位的DSLR d700--->d3--->d3s
一度也認為底片玩完了。
直到一次,不應去的聚會,再次看到底片的可能和不可能

才又再進來。

您所說的,也正是我要表達的。

當然啦,也不是說數位的就不好,它的方便性真的比底片好很多,但對我來說,也真的只有方便性而已。

我自已也看日本的"風㬌寫真"雜誌,我每次在看圖時,大約有9成的機率正確地分別出是否為底片所拍攝的,其它的一成分不出的原因大多是圖太小,所以分別不出來。

所以我只能說:分不出來,是幸福的。
平安、健康最重要
爬山的阿光 wrote:
沒錯。

我也是

從學生時間段段續續的用fa,fe2
到後來數位的DSLR d700--->d3--->d3s
一度也認為底片玩完了。
直到一次,不應去的聚會,再次看到底片的可能和不可能

才又再進來。

您所說的,也正是我要表達的。

當然啦,也不是說數位的就不好,它的方便性真的比底片好很多,但對我來說,也真的只有方便性而已。

我自已也看日本的"風㬌寫真"雜誌,我每次在看圖時,大約有9成的機率正確地分別出是否為底片所拍攝的,其它的一成分不出的原因大多是圖太小,所以分別不出來。

所以我只能說:分不出來,是幸福的。

您言重了...
先不論其他人是否可以分辨得出(我相信大多數人都可以分辨得出,只是要持續拍正片要燒掉的錢、心思、時間、精神,都超越數位。當然就更不討論現在一大堆玩器材、拍妹、買台單眼以為就可以稱為攝影師了,但攝影基本原理根本不用心瞭解只想每次發月經文來問問題的,可是那也是它們的興趣,或許跟隨潮流也或許他隨便拍也自得其樂,不用搞到工程浩大)
先說我好了,光底片的新舊(同樣都還沒過期的片子)我就分得出來了,哪有什麼分不出來是幸福的之說?更別說正片我也是拍掉近千捲了。
底片的味道自然數位無法比擬,但要看的是您對這個興趣 有多大的執著、時間、和金錢?
(一整個冰箱冰著近千卷的正負片還有防潮箱裡塞滿光碟片、24HR/365DAY插電養著,跑大老遠去沖片掃片,原廠不玩了還要再增加冰箱囤貨甚至到最後要買台機器自己沖可是耗材卻又得在囤貨機器發生問題的零件維修更是驚人)
很多事情,當大廠都不太想玩了,您自己要繼續下去,成本和心血絕對是要一股熱忱。
不妨問問自己,6.7年後是否還有那股熱忱?
(我所謂的熱忱是真正拿著底片機固定至少每周跑去拍照,不用拍的多,但回家認真沖片、洗片、看片,那種對攝影和整個過程打造屬於自己的作品的那種熱忱。)
至於是有興趣還是有熱忱,那都是您自己心中所想所愛的,自己真的有那麼喜歡那麼愛,又何必在乎他人熱忱沒到那麼大?倒也不必講一些話來酸別人。
康寶 wrote:
認同,話說小弟的表哥重度的黑膠迷
以前我也覺得他為什麼會對這一種過時的產品這麼著迷
直到我去他家聽了一次黑膠唱片後,觀念完全改觀
同一張唱片,黑膠版與cd版用同樣器材播放出來
音質完全不同


沒錯。

尤其,聽一些弦樂器的片子。真的是一種享受!

濃、純 and 音樂性十足。

也許是現在大部分的人聽音樂都是下載mp3來聽、好一點的聽cd(我很懷疑現在有人聽嗎?)
,更進一步的看BD現場演奏(唱)
大多數人沒有靜下心來聽聽LP,所以不知LP的好。
自私的想法,最好是大家不要來聽LP,這樣的話我在ebay會好標很多。
近來,很多好的片子,一張唱片八~九千元台幣也是司空見慣常有的是,而同樣內容的CD片600元無人問津!

有一種說法, 您不仿參考一下。

人類看&聽的感官系統,天生就是適合於"類比"的訊號。

平安、健康最重要

michael.gallery wrote:
我所謂的熱忱是真正拿著底片機固定至少每周跑去拍照,不用拍的多,但回家認真沖片、洗片、看片,那種對攝影和整個過程打造屬於自己的作品的那種熱忱。)


我比較懶

只希望,每年有一整個月的月間,呆在山上純拍照就好。

去年,幹過一次。真的是爽翻了。

今年,當然繼續。

大家就趁還有底片時,就多拍吧。

能爽多久,我也不知,但總比錯過好多了。
平安、健康最重要
爬山的阿光 wrote:
沒錯。

尤其,聽一些弦樂器的片子。真的是一種享受!

濃、純 and 音樂性十足。

也許是現在大部分的人聽音樂都是下載mp3來聽、好一點的聽cd,更進一步的看BD現場演奏(唱)
大多數人沒有靜下心來聽聽LP,所以不知LP的好。
自私的想法,最好是大家不要來聽LP,這樣的話我在ebay會好標很多。
近來,很多好的片子,一張唱片八~九千元台幣也是司空見慣常有的是,而同樣內容的CD片600元無人問津!

有一種說法, 您不仿參考一下。

人類看&聽的感官系統,天生就是適合於"類比"的訊號。

我影認識一位50歲的長輩,他有超越您的熱忱。
整間房間放滿黑膠、真空管的機器、黃金的線、還要做濕度和溫度控制...等等,膠片這種東西我不太懂細節,但我知道他現在沒房子、連房子也租不起,親戚看他連個落腳處都沒有借他一個房間塞滿他的收藏和一張床。簡單的說,除了收藏他這輩子什麼都沒有(連每天上下班騎的都是10幾年又吵又多毛病的機車,因為他沒錢再買機車),也沒女生喜歡他,相親過知道他有這樣熱忱的就自動閃退。

真正有錢玩這些東西的,大多是玩票性質。
沒有太多閒錢的,很難保持這樣的熱忱燒下去,沒多久就會低頭或是玩小一點甚至久久玩一次。(就像您說一張LP 8~9千)
而真正有閒錢又能持續保持熱忱的人,真的是值得敬佩的少數人。(我就覺得那位50歲長輩真的很了不起可以堅持到這樣異於常人的地步,不過我有時候會很想問他,你這樣子一輩子的意義何在?親朋好友都覺得你是個怪人,搞到現在這樣講難聽一點要是哪天倒下去了,你連養活自己維持尊嚴的能力都沒有。)
爬山的阿光 wrote:
能爽多久,我也不知,但總比錯過好多了。

正片拍到爽的事我幹過了,而且當初根本沒一台像樣的數位相機,到我拍正片的末期,還只是30萬畫數的年代,不然怎麼會累積近千捲在冰箱。但去思考自己是真有那樣的熱忱要堅持拍正片以及拿出那樣的身家和心思,嘿嘿,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不幹。
michael.gallery wrote:
您言重了...先不論...(恕刪)

若說數位的方便跟時效性勝過底片.我百分百同意.至於拍出來的影像成品優劣.那是各有所好就不談了.但認為拍底片比數位燒錢.這點我就不以為然了.數位跟底片的經濟性.跟核能跟傳統發電是同一道理.核能成本真的比傳統發電低嗎?看看最近核四廠的新聞就清楚不過了.已經是永遠填不滿的錢坑了.連一度電都發不出來.
除了數位影像讓我失望原因外.二來是拍不起數位才拍底片.或許大多數人以為數位不需要底片.可以省下沖洗照片的費用.但那只是平常只拍些生活紀錄照.過去傻瓜像機的使用者而言是有用.對於攝影玩家來說.光是硬體汰舊換新的折舊率.新舊器材賣出買進之間的價差.一隻鏡頭一部機身的損失金錢之龐大.不知可以拍多少沖洗多少底片.而器材汰換週期越來越短.口袋也須要越來越深........
michael.gallery wrote:
我影認識一位50歲的長輩,他有超越您的熱忱。
整間房間放滿黑膠、真空管的機器、黃金的線、還要做濕度和溫度控制...等等,膠片這種東西我不太懂細節,但我知道他現在沒房子、連房子也租不起,親戚看他連個落腳處都沒有借他一個房間塞滿他的收藏和一張床。簡單的說,除了收藏他這輩子什麼都沒有(連每天上下班騎的都是10幾年又吵又多毛病的機車,因為他沒錢再買機車)


我還有空房,

雅房還有一間(正長方的房間,窗開在短邊牆,當成是聆聽空間還不錯地!)

套房要等到今年六月後時才能知到有沒有空出來。

如果這位前輩不閒棄的話,十分歡迎。

至於房租的問題,簡單。每月有困難時,用一些LP2來"堵"也是可以的。

您可以請他私訊給我!

感謝

平安、健康最重要
老禪師 wrote:
拍底片比數位燒錢...(恕刪)

不要一直換機身(鏡頭閃燈都一樣要花),數位成本絕對比現在拍正片便宜的,而且正片的保存成本比數位高太多(上面提到了,防潮箱、冰箱、電費....等等全要算進去)。您可以細細算一下。(不過真的不要落入商人推什麼新機又蠢蠢欲動)
爬山的阿光 wrote:
我還有空房,

雅房還有一間,套房要等到今年六月時才能知到有沒有空出來。

如果這位前輩不閒棄的話,十分歡迎。

至於房租的問題,簡單。每月有困難時,用一些LP2來"堵"也是可以的。

您可以請他私訊給我!

感謝...(恕刪)

他現在住親戚家免錢的,幹嘛去您那邊付房租?拿LP來"堵"呢!

michael.gallery wrote:
他現在住親戚家免錢的,幹嘛去您那邊付房租?拿LP來"堵"呢!




我只是說,如果有需要的話啦!

讓您誤會,真是抱歉!
平安、健康最重要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