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相館也是幾乎全面數位化剩下少數傳統攝影朝更專業和藝術領域 (人家有龐大的攝影藝術市場能夠支撐)也許慢慢台灣也會朝這方向以巴黎最大的傳統攝影相館negatif+ 來說負片/黑白...單沖不掃 約200ntd 沖掃約400ntd (算起來好像跟台灣差不多便宜..)品質沒話說,可以和店家討論微調色調隔天就好會用簡訊通知每次去拿底片還要排隊排到外頭去....
引述台中某知名沖印店老闆的抱怨文10年前數位潮流衝擊下,同業決定收攤轉行做水電包商10年後已經在鬧區買樓置產,買台四個圈圈的轎跑自己卻越來越沒預算汰換設備並感慨的說,開一家眼鏡行只需要1/5的沖印店投資額,卻可以賺取5倍的營業獲利....最後透露一個小祕密是,他做到沖紙機掛點為止所以還想洗彩色大尺寸的,自己看著辦吧這個行業已經產生斷層了,要找個會暗房的人都不容易即使我有心想培養接班人,盡得我真傳我都不忍心讓他面對這種吃不飽餓不死的價格或許有那麼一天,就算你花現今的2倍價格,也不會有人幫你洗照片了我也算過,現在賣135底片一年的獲利,比不上2%的定存,還要面對過期的屯貨壓力所以別在那比來比去嫌貴,人家肯賣已經是賠錢做生意要去搞分裝拿品質冒險也是你家的事,以後買不到也是自找的
buena009 wrote:我想,等到一家一家接著倒閉,最後全台剩個30家左右,大家都受不了了,變成寡占市場,最後才會價格看齊先進國家吧........(恕刪) 只有到了1家的時候, 纔會開始加價. 因為以作生意的角度看, 會先把另一家鬥倒再說.k.k2001 wrote:傳統底片時代最有利潤...很好奇.現在要賺什麼? 這就代表以前賺很大, 賺到肥茲茲. 可以現在繼續撐下去
我看你是小看金緯了 有認識的朋友在裡面上班如果不算分出去的噴圖部的話 至少還有製本部門市部 美工部(改色修片美編) 工商部 沖片部輸出部 業務部 會計部 員工也有四五十人吧而且他還不只一摟門市而已 二摟跟地下一摟也是婚紗業跟工商才是他們業務的主力吧之前在大陸上海跟北京都有分公司 現在不知還有沒有講到金緯破壞行情 說真的以南部人來說 消費的第一選項通常就是希望價格便宜 再來才是要求品質跟服務不要說跟國外比 就跟北部比好了 南部真的很難用品質去與低價的競爭壓低價錢我想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想提高數量 一台機器在沖 一天沖20捲跟一天沖200捲 耗費的成本其實差不多 可是利潤就高出很多要維持這個部門的盈餘 才能持續營運下去 有量才是重點如果真的聯合漲價 只會讓拍的人更少 更捨不得按下快門吧只會讓更多店家關門吧如果是真的對品質要求非常高的人 建議可以花多一點的錢轉到工商部品質會好非常多 也可要求一些細節部份
oo66oo wrote:一台機器在沖 一天沖20捲跟一天沖200捲 耗費的成本其實差不多 可是利潤就高出很多...(恕刪) 如果是單一捲來算的話不管幾捲.成本是一樣的如果用水貨藥水.再稀釋一點藥水那就不一樣了
kao_photo wrote:正片一捲要多少,我只知道我現在每星期還玩的起xtra400,如果負片漲了,沖片費也漲,可能2個月才玩的起一捲底片,畢竟生活還是比較重要,必要時還是需要放棄,以台灣上班族的薪水在台北過活就很辛苦了,房貸,車貸,保險費,養小孩,老婆,小三•••等等•••••玩數位才是省錢的方法•••••• 後面三項自動無視,就能繼續玩底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