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又少了一個沖片的地方


輕便寫真 wrote:
剛跟姚老闆夫妻聊了一...(恕刪)


其實很早就有跟老闆娘討論過, 商品不能單一化, 要多樣化經營, 不然只能死胡同一條路.
這間店, 是有歷史的,傳統與數位, 很可惜數位是時代的先驅, 傳統只能慢慢老去.
但換個想法, 三隻小豬, 那個豬撲滿不也如傳統產業, 會有站起來的一天, 但還是得要去變化 多樣 結構 與議題的炒作.
我的想法是(很可惜), 應該還有很多商機只是店家是否有太多的枷鎖, 不去思考, 而讓這個行業繼續沒落下去.
希望還有轉圜的地方, 再去跟老闆溝通, 一起想辦法!

dd0925 wrote:
其實很早就有跟老闆娘...(恕刪)


我覺得底片沖洗一定是越來越趨式微
但是如果能夠做到變成南部的唯一大宗,那就可以化零為整
現在南部真的沒幾家沖洗和掃瞄很OK的店了~
只要顧好品質,把南部所有拍底片的人的沖洗費都吸過來,那應該還夠一家店營運

只是看現在已經走到意興闌珊,要他們在苦撐累積名聲,應該也沒興趣了吧?

shihworm wrote:
剛來高雄時都是送明功...(恕刪)


沒錯,因為明功本身是沖洗放大負片,若收到正片都是轉欣向沖洗,其實高雄地區十之八九也都是交由阿堯處理,雖然正片沖洗日益減少,但阿堯十幾年來還是很敬業的一天早晚兩次的向高雄沖洗業商家收送件,曾打趣的跟他說有件再通知他才來收就好,阿堯蠻貼心的說:若商家忘了打電話而誤了消費者也不好,反正習慣了,閒著也是閒著就出來透透氣,順便看有沒有件可收......

隨著科技的發展及應用,相關行業:傳統相機、負片、正片、相紙、沖印....等等皆岌岌可危,若列印技術有所突破並價格低廉,那沖印業也差不多要收攤了,負片沖印高雄也剩沒幾家,比較專業及用心的店家更寥寥無幾,明功沖印算是很用心的沖印店,尤其早期攝友的比賽照片大都由明功沖洗放大,但隨著攝影器材的演變,就算現在有用負片拍照的攝友上門,除了像我們這種老頭兒外,年輕人幾乎全部都只是負片沖洗掃光碟.......

其實在此呼吁攝友們,若是珍貴或需保留之照片,不妨多花點小錢,沖印實質相紙保存起來,因為影像檔案會因硬體的改革及人為的疏忽而消失,而實質的回憶那怕三、五十年依然存在,更不需要輔助工具就能回味無窮記憶猶新.........。
最後還會剩好市多吧

可惜它不幫弄中片幅以上跟正片的,雖然差強人意,但人潮看起來似乎不少

arno wrote:
沒錯,因為明功本身是...(恕刪)



我現在也都是在明功沖洗,他唯一的缺點就是掃描的檔案有點小,不過前輩教訓的是,我就是很少洗照片的年輕人.....

我最近也想要來好好挑些照片洗出來保留了.....

dd0925 wrote:
其實很早就有跟老闆娘...(恕刪)


同意大大的看法,但許多事物往往會因另一方之"反應"而做終.......

就好比.....可能各位大大有所不知,正片沖洗費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是六十塊一卷至今了,....相信嗎?......當然也有沖八十的,也用過一卷320(已包含回來郵資)拍後用盒內的小紙袋直接封口丟郵筒到美國科達沖洗的正片,問題是這麼多年來的價格不變,若因市場供需問題而調昇一、兩倍的價格,我是可接受,反觀其他消費者呢?要生存必要有物資,這是正比的........

其實主要是拍攝工具的改變而造成的因果關係,我了解大大之意,就如合版印刷一樣的"三國歸一統"來處理,但問題是「來源」,來源的量就不多,那如何維持?.....畢竟攝影尤其是正片,現在已不是商業工具的一環了,會拍會沖的絕大多數是玩票性質的少數消費者(還不是群),至於多角經營是沒錯,但一開機及藥水這些固定成本若無相當的量來支撐成本,那肯定是虧錢的,至於取長補短用其他營收來貼補,那是要有相當偉大的情操才會做的,試問有幾位會甘願?

老實說,我也只是在此無奈的耍耍嘴皮子而已,而這卻是關係阿堯自己的生計問題,.....無奈~~~~
如果沒有其他店家願意接收欣向這家店,
把正片沖洗服務頂下來作,
那就是底片真的已經快不行了,
尤其像今日金緯這種大公司都沒意願的話,
正片沖印市場真的是很差了
dd0925 wrote:

其實很早就有跟老闆娘討論過, 商品不能單一化, 要多樣化經營, 不然只能死胡同一條路.
這間店, 是有歷史的,傳統與數位, 很可惜數位是時代的先驅, 傳統只能慢慢老去.
但換個想法, 三隻小豬, 那個豬撲滿不也如傳統產業, 會有站起來的一天, 但還是得要去變化 多樣 結構 與議題的炒作.
我的想法是(很可惜), 應該還有很多商機只是店家是否有太多的枷鎖, 不去思考, 而讓這個行業繼續沒落下去.
希望還有轉圜的地方, 再去跟老闆溝通, 一起想辦法!
只說白賊七是最會白賊的代表人物,就被刪文了...所以管理員認為正宗最會白賊的人是?...
dd0925 wrote:
其實很早就有跟老闆娘討論過, 商品不能單一化, 要多樣化經營, 不然只能死胡同一條路.
...(恕刪)
我的想法是(很可惜), 應該還有很多商機只是店家是否有太多的枷鎖, 不去思考, 而讓這個行業繼續沒落下去.
希望還有轉圜的地方, 再去跟老闆溝通, 一起想辦法! ...(恕刪)

小弟的學長收店前,小弟也一起想過 "商品不能單一化, 要多樣化經營, 不然只能死胡同一條路",也試過不少想法。很辛苦,每天眼睛睜開開店就是燒錢,藥水一大桶都是錢,沖不到幾捲,機車業務都要一定的量才肯賣,買一堆又怕用不完只好跟同業一起叫貨。

外加一些客戶自以為藝術搞什麼正沖負,搞下去這一桶藥水就爛掉了後面送洗的人品質還要不要顧??以前婚紗店正沖負的量這麼大,我獨立出一台讓你搞爛藥水都ok...
也有客人明明是去大陸的買春照,腳張開開赤條條的不曉得幹嘛,你怕異樣眼光還先聲奪人說是藝術照,我還怕長針眼咧
客人送洗個幾張,還自動去零頭凹相本的
更扯的是明明自己眼歪嘴斜 (大概是中過風還是顏面神經失調之類的),還怪你大頭照把他的嘴拍歪掉要求重照。

市場就是這麼小,附近還有同業明明洗得很差都沒在管理機台顏色亂飄,只靠著店面是自己的就跟你拚家產,你打出3元破盤,他就貼出2.5元,惡性競爭,一堆心酸還要應付澳洲來的客人...最後乾脆收攤當人家伙計去...

不好意思抱怨這些。小弟不是走這行的,只是以前經常去學長的店LDS所看到的血淋淋的案例,感同身受...

正因為知道沖印的辛苦,至今小弟還在拍底片,支持還在苦撐的店家,同時自己自爽底片味(其實後者才是真話)

arno wrote:
畢竟攝影尤其是正片,現在已不是商業工具的一環了,會拍會沖的絕大多數是玩票性質的少數消費者(還不是群)...(恕刪)


Yes,和一位較熟的正片業者LDS時,也說現在客源多數是業餘玩家,商用早轉去數位了。
聽了就更加決定要更努力拍正片...

ladiosgenechiwu wrote:
我現在也都是在明功沖...(恕刪)


那不是"缺點",存電子檔只是方便預覽用,所以一般....就說誇張一點,全世界都一樣......

底片掃描當然可大可小,.....剛找一下舊資料(當然現也適用),掃成A4大小300DPI的檔案一張為860元.....4X6以下的規格為120元,這是同行價,一般user更貴個兩、三成,為何圖片要掃描處理?.......要印刷用的。

相館存電子檔只是用於沖印相片的預覽,所以小檔即可,若給大檔除了掃檔費時外,商家也不用經營了,當然您自己也可以掃大檔,可用機器少說也要十來萬(當然也有萬把元的"小玩具"),好一點的小滾筒三、五十萬,平台式的若無佰萬是別想碰,至於相館用的掃描器是連同沖印設備一起的,一套三、五佰起跳。.........

老實說,改天大大可以送些電子檔給明功洗洗看,他們沖印相片有一定的水準,絕不是腳踩一下就輸出的........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