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是一定要貼的 不然怎麼識別
不過 如果是沖洗時貼的 應該不會有影像吧
因為貼的時候 那一節已經曝光了
最有可能是掃瞄時出問題
或沖的時候不小心黏上的
沒那麼糟吧 PS一下吧
Alan0123 wrote:
這這這 ... 12...(恕刪)
120 我只用哈蘇,
上片時就要轉到第一格出現“1”,之前過片轉的就是緩衝格數,
拍完12張也是轉過片才能出現封口紙條。
135底片在上片時也要至少過兩三格才會到第一張,拍完36張以日系正片約可以再過2-3格(硬要拍也是可以),這前後都是緩衝格數,是用來沖片時讓夾具操作的。
以前拍不完一卷趕沖片時也都要直接過三格以上,把相機放暗袋直接剪片抽出來沖片。
貼標簽或夾子夾痕的問題
標簽是一定要貼的,夾子也無法避免(除非手工沖片)。
拍的時候硬要拍到超過36張,甚至拍到完全無法過片才罷休,這情況可能只剩不到一格的緩衝,當然很可能被貼標簽了。
如果非以上狀況被貼到標簽,就是店家太粗心大意了。
我在說的是觀念,並沒有要砲誰的意思。
樓主如果被貼標簽的底片是正常使用沒有超過36張,還被貼到標簽就是店家不應該了。
但是我回文只是回應樓上說得改裝片或拍片硬拍到底的使用方法是很危險的。造成你的誤會也很抱歉。
高雄我也只知道金緯.從開始玩底片機.沖了2捲曝光和顏色都正常!
但總覺得少了甚麼東西....我個人感想是清晰度不佳!! 只是個人感想呦~
於是我心想.大概副廠鏡頭極限就這樣了吧~
(我用的是Canon AE-1 Program搭湯姆龍24-70mm)
後來,一次在台南購買Canon 50mm f1.4 的老鏡.
賣家是一位熱愛攝影的大哥,也是底片機老玩家!!
他跟我大推了台南的"安嚞",沒多久,我冒著嘗試的心情去了一次!!
沖掃出來的結果....我傻眼了!!!
難道這才是底片的真正實力!!!
從此,我就沒去過金緯了...那種顏色和清晰度的差距,不是普同話可以形容的!
或許這樣講有點誇張,不過,我只想說...我住高雄,我寧可騎1小時的車去找安嚞,
我也不會再去金緯了....
我先聲明,我每次都跟朋友說....
不是金緯不好,金緯真的很便宜,而且品質不差,但是....
是安嚞太強太誇張了!!!!!老闆人也好到爆!!!! 速度又快!!!
事情就是這樣,過幾天又要去安嚞了,想問老闆看能不能以後用寄的X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