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藥水沒有那麼可怕,大部份黑白暗房的藥水都是可以直接手摸,只是必須儘快沖掉55.儲存藥水不一定要用蛇腹罐,也可以用寶特瓶把空氣擠出即可,空氣是氧化的最大元凶56.有顏色的藥水我們就可以說它具有某程度的毒性,顏色愈重的藥水愈毒,唯一例外是硒調色液,無色透明57.大部份"未開封的藥粉"都可以無限期保存,大部份"已開封的液狀藥水"很快即失效58.有此一說:"許多前輩黑白攝影家都很長壽,因他們比一般人有更多機會接觸人體必須的稀有元素.."59.如果你不幸沖了一卷白片(全透明,無任何字跡),最大原因都是底片尚未顯影即急制了60."底片減薄事半功倍,加厚事倍功半",意思是指稍微減薄很可能影像完全消失,用力加厚卻濃度只增加一點點
61.放大鏡頭有其最佳的放大倍率,一般皆在6X左右,即邊長的6倍,面積的36倍62.高倍率專用放大鏡頭最佳放大倍率是在8X~10X,但它最大的作用是在較大工作光圈即有良好呈像63.如果您135作品只放大至8"X10"(影像約6.5"X9.5"),那買廉價的放大鏡頭即可64.放大鏡頭跟一般攝影鏡頭一樣,最佳光圈都在最大光捲縮二格~3格左右65.所有經過放大光線通道的設備(如鏡頭,燈源,反差濾鏡)經時間長久下來反差都會降低,所以在沖片時讓濃度域稍增0.1~0.2濃度是可以接受的66.黑白攝影使用兩片同色濾鏡,效果只在濃度較重那片濾鏡,黑白放大使用兩片反差濾鏡,其效果是在兩者中間
yeats99 wrote:其實一間設計良好的暗房,在每次使用前是可以沒有任何味道滴~我以前還在自己的暗房內吃飯吃火鍋及烤肉哩~~~ 沒辦法 底片的拿出來就有底片的味道了 因為製版用的底片十分大捲還有自動沖片機在運轉 每天還要換藥水 一桶一桶換的如果你知道 手工分色及印刷製版 大概就能了解 那種味道
67.如何一起沖不同感度底片反差又可以接近?擅用感光度及濾鏡~68.除了少數ONE SHOT顯影液之外,大多數顯影液多可處理數量相當的底片69.200CC藥水即可顯影一張8X10底片,沒必要為了處理一張底片泡一大桶藥水70.底片顯影時間跟藥水濃度是翹翹板的兩端,一多必一減71.沒有人會用極長或極短的時間來處理底片,如果是,一定是你的溫度搞錯了72.KODAK公司的顯影數據"多可不信",ILFORD公司的顯影數據"可信者多"73.底片除了天生的特性之外,顯影液的種類,溫度,濃度,時間,攪伴會決定這支底片的未來74.如何選擇好用的顯影劑?價錢便宜且調配比例範圍大者優先75.如何選擇成像品質優秀的顯影劑?專用液或濃縮液者較佳76.D76是集所有優點於一身的優秀顯影劑,別為了難買或想超越它而去調配它,買現成的吧~77.一張良好影像的基礎是來自作者的涵養,一幅優秀迷人的作品則是來自於良好的沖片78.一卷如果有一張能成為作品,此卷值得79.一卷如果36張都能成為作品,就應辦展80.把80%的心思用於作品的構成遠比把80%的心思著墨於器材的選擇來得重要
81.黑白攝影沒有想像中難,但要做得駕輕就熟卻也沒有想像中容易82.顯影液就要像咖啡,濃得剛剛好,味道才會剛剛好83.人生要過得好, 咖啡、音樂和相紙84.如果對黑白攝影"情有獨衷",那一開始就要洗FB相紙85.黑白相紙再怎麼黑,都不會比黑墨黑,再怎麼白,都不會比廣告顏料白,因此,弄好灰階才是重點86.好的黑白相紙暗部反差大,亮部反差小,差勁的黑白相紙剛好相反87.如何讓黑白相紙暗部反差大,亮部反差小?除了相紙本身特性之外,溫度,濃度與攪伴是重點~88.如何判斷放相反差?從底片濃度域和影像的協調性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