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400萬畫素C-755UZ老數位相機就可以在4X6相片上洗出比底片銳利許多的影像,何況負片是轉過二次的影像,論銳利與色階,底片很難贏......
但不知為何,看底片機所拍出來的相片與數位洗出來的就是有差,總覺得數位的影像假假的@@......
雖然,現在的沖洗也都是轉成數位檔再洗,唯一不同的就是輸入的原始媒介,這真的會造成這麼大的差異嗎?!
也許,大家所說的寬容度不足,可以視為相機廠的故意,故意保留細節,故意讓一般使用者覺得相機很好用,"什麼"都拍得出來......但反過來看,卻感覺影像平平,無立體感了.......
底片的感光粒子忠實的反映所感到的光線,暗就是暗,死白就是死白.....我相信,隨著科技進步ISO25600也可能純淨無雜點,數位的進步從來不會停滯,但無論如何,我們看到影像的時候,已經變了......
http://tw.myblog.yahoo.com/sanjing-so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