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OLYMPUS 底片相機分享區(不限相機..片幅)


abcd9159 wrote:
GOD,,好詳細的文...(恕刪)


1.
不知道您是裝哪一種電池呢?我的圖表是安裝1.5V電池的修正參考
1.4V的話就不需要這樣的目測修正

2.
關於負片寬容度大,那麼更應該是要讓它過曝些,而不是讓它曝光不足啊
底片與數位的概念不同,數位過曝很容易死白,失去的就救不回來
但負片曝光越久,底片上堆疊的粒子會更厚,有助於畫質上細節紀錄的表現
因此過曝好幾級的負片,都有可能被修正回來

也是因為這特性,反差大的環境,負片比數位拍JPEG更容易保留暗部~亮部的細節吧
(但數位還有RAW與HDR的絕招)

所以有人建議400度的底片當200拍、甚至當100拍,就是這道理
我起先也認為這樣不會“過曝”嗎?但我現在了解
負片短曝的傷害太大,但是多曝點還是拉得回來
因此我拍照習慣讓它稍微多曝點(視情況+0.5~1.0EV,強光下與拍正片時則慎重)

前輩也有一種說法,就是負片包裝上的ISO有浮報的嫌疑
好比許多前輩就說,富士X-TRA 400,實際上可能只有ISO320,或是ISO200

但是欠曝的負片,基本上就是沒啥救了
片基上堆積的粒子會比較薄,所以反而紀錄下來的資訊變少了
其餘的副作用還有色偏、粗顆粒、不夠清晰

尤其是使用迫沖的技巧,好比把400度的底片當800甚至1600用,然後用沖洗的手法把影像榨出來
這本質來說就是一種“欠曝”拍攝、又後續加工的手法
畫質表現大概就會是那種欠曝的調調

3.
過期的底片,感光力會降低,所以更該需要加強曝光
好比這是我把過期多年的X-TRA400,在OM-1上設定成200去拍


除了顆粒很粗外,曝光量還抓得不錯,要是我沒當200去拍,一定會偏暗


4.
我上面提到的,讓底片機去跟隨數位的光圈/快門設定參數
就我的經驗來說,底片參考數位設定參數之後,再稍微修正讓底片多曝點(如+0.5EV)
出來的曝光成果會比較接近數位的感覺

底片參考數位光圈快門數據範例:

以下兩者同為ISO200、F1.8、快門1/125秒

E-P1


OM-1


以下兩者同為ISO400、光圈F1.7(底片F1.8),快門1/60秒,有用閃燈捕光

E-P1


OM-1


由上範例可見,參考數位參數拍得底片,曝光明顯短少了點
所以我日後拍攝時,底片會再多加點曝光

不過這要論述的話,店家對底片掃描的設定也會影響到的
但我們不能把變數無限擴張,這樣自己也會亂掉
姑且論店家掃描底片的模式是固定的,如果持續在同一家沖掃
拍照時該怎麼去補償、調整曝光,會更容易掌握到經驗


5.
還有我不太能理解你說的光圈問題
光圈開大影響的是景深,好像不能解釋你的問題
但是景深外的部分,底片的粒子確實會比較粗

好比


這張也是50mm/F1.4拍的,且還是發霉鏡片
我之後有把鏡頭送去整理,這種柔光效過的現象就沒有了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4.
我上面提到的,讓底片機去跟隨數位的光圈/快門設定參數
就我的經驗來說,底片參考數位設定參數之後,再稍微修正讓底片多曝點(如+0.5EV)
出來的曝光成果會比較接近數位的感覺

這還牽涉到數位機身與底片的ISO值有無灌水的情形

消費型底片通常都會有點灌水,所以加個半格通常都不是問題
數位機身則視機種與ISO不同會有不同的準確度,而這與機身的位階不一定成正比

以前 DIWA LABS 還有免費公開測試報告時,讓我印象很深的一個例子就是 Canon PowerShot A1100 IS 這台用兩枚三號電池的入門DC,其ISO準確度可以媲美獨立測光錶,也遠比自家的 5D 更準確
貓,鐵道,cosplay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ormcat

dormcat wrote:
這還牽涉到數位機身與...(恕刪)


所以也只能做為大概的參考
重點是數位機的鏡頭光圈也要夠大
若是一般DC,光圈不夠大

底片想拍F1.4~1.8光圈時,數位就無法提供參考了

所以我數位都用PANASONIC G 20mm/f1.7這顆

但數位相機對我來說最大的價值
在於閃燈的應用與長時間曝光

OM-1的測光只能到1秒

1秒以上的長曝,我習慣用數位先曝曝看

閃燈更是如此,我沒那大師級的功力
底片機掛上閃燈我根本無從得知結果
所以先用數位掛上閃燈拍拍看
覺得OK了,再把閃燈裝到底片機上拍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1.不知道您是裝哪一...(恕刪)


我覺得不是底片曝光短少, 個人覺得是底片數位化對比被拉得太高.
也來蓋樓好了:)

從去年底加入o家行列



先是e-p3

後來又忍不住買了底片機MJU-2



才發現底片機的韻味這麼迷人



這兩天忍不住購入的om-1已經寄到



好期待下一批照片出爐阿





都是MJU2拍的



以後會多來蓋樓

各位o家前輩請多指教:D
個人網站 https://www.songmatin.com
jonathankao wrote:
我覺得不是底片曝光短...(恕刪)


眼光真利!確實有對比拉過頭的問題
但整體來說,底片還是偏暗一些

尤其是暗部出現雜色與粗顆粒
都是負片曝光不足的副作用

少了數位相機的優化輔助(好比暗部細節被自動調亮)
用底片拍照,我最大的感想是~

過去的測光習慣、還有光現的運用,都要重新去檢討
因為底片對光現的敏感度很高,光現運用的好壞
會血淋淋的把技術優劣直接攤在眼前...

對我來說,這是底片交給我最大的功課
IZM220 + FUJI ISO400
O牌便宜的隨身底片像機.拍出來還不錯.臺灣好像不好買到.
又可隨時切換為寬景模式.又可變焦(28mm到多少我也忘了).
像這種好用的像機後來就不出了.真可惜.
但遇到數位洪流不再出底片機也是正常的......感傷中







OM-4,被讚譽為光之駕馭者的經典
拍得不錯呢!多重點測光好用嗎?...(恕刪)


好用!但我不善常用.....
還是來分享照片好了!

在老家三合院古厝拍的這張真是讓我滿滿感動。想起小時候逢年過節跟著爸爸媽媽一起來拜祖先,在看看現在,換我帶著自己的妻小來,這感覺真的不是言語能 夠形容的呢!


古厝後方今年開始蓋起大樓,趁大樓完工前改快拍下一張


女兒與阿婆在餐桌上閒聊


姊妹倆在玩1,2,3 木頭人
http://www.flickr.com/photos/mike0525/

5ee2a wrote:
好用!但我不善常用....(恕刪)


照片加上你的敘述,整個生動起來了
很棒的紀念照呢!!
出賣一下家人

KODAK PORTRA 400 TEST

OM-1+50mm/f1.4

高雄佳家沖掃
比例後製修正為3088*1890









這是我第一次用這款底片
感覺很舒服,我很喜歡這表現
只是底片小貴...

  • 5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