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lin0 wrote:
請問一下, 這是指新...(恕刪)
10000~20000新品單眼機身有:
NIKON D60
CANON 1000D
SONY A200
PENTAX K200D
PENTAX K10D
OLYMPUS E-410
*以上指新品單機身價格,若含基本鏡頭價格約20000上下。
紅毛嘟嘟 wrote:
預算大概在10000~30000左右!!!
預算一萬都能夠搞定一台較舊型的dslr了更何況是三萬
以現在台灣最多人使用的nikon及canon兩家來講
把目標擺在目前主力機種的前兩代...機身絕對是一萬元以內
D90的前兩代D70s , 這台二手品項不差的九千塊上下
450D的前兩代350D , 這台二手價也是八九千
鏡頭花個兩三千塊就可以買到大概是18-55有防手震的KIT鏡..N家C家KIT鏡二手價格似乎差不多
三萬可以買到最高階躋身大概就是S5 PRO跟40D...不過你就沒錢買鏡頭了XD
不要對這個前兩代的機子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如果跟底片機一樣把D70S跟350D拍出來的東西一樣洗成4*6的照片
我想出來的成品都是讓人相當滿意的
如果會想要用你的21吋大螢幕把照片放到1:1來仔細檢查每個小地方銳不銳利雜訊多不多
那我想就算是D3那種等級的機子也只是堪用而已
kyo06 wrote:
有點不太懂你的需求你...(恕刪)
看了發表的這一長串,
實在感觸良多...
原來我們以前拍底片練起的人,
都是經歷了現在的人 "怎麼受得了那麼久 那麼麻煩才看到成果再檢討" 那樣的所謂的折磨嗎?!
而且我們還經歷了好幾年這樣的練習!
甚至還自己沖放黑白照片哩!
數位在一開始的學習上的確很便利,
但是常常就是反而陶醉在它的速食,
或是 常常忘了底片影像 連續階調的美感, 粒子帶來的豐富感受, 傳統色調的美,
這些都很可惜...
又如果真的很多人都在追求: "數位要搞到像傳統底片的美感",
那麼, 從底片練起, 就是直接達到 "傳統底片的美感",
是門檻很高, 但卻是 "最廉價的全片幅", 充分的發揮了鏡頭的光學品質, 不必焦長換算, 不必跟平價的數位單眼色調妥協(ex:斷階,不知道沒看過正片的人看得出來嗎?)
(當然它很花時間, 拿正片去沖, 兩三個小時候看到結果)
所謂 "拍底片練習會貴到可以買一台全幅數位", 有些人就是要成本高才會認真學啊!
如果這樣學得更好, why not?
低成本的學習方式, 常常伴隨了輕率的按下快門和更多的刪除吧.
當然, 不能否認有些人比較適合用數位學習.
了解自己, 選擇最適合的方式吧~
要不是商業用途, 要不是出國超過兩週背不了太多底片,
我都還是拍底片來留下自己喜愛的影像, 目前傳統還是比較好.

若魚攝影工作室 - http://blog.xuite.net/quasi.fish/blog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