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是不是當你不再用底片,你才會懷念底片!

連單眼都懶的帶出門了,還底片。
底片也是有小台的機種,
但要沖洗就是麻煩。
唯一會令我懷念的就是正片配上幻燈機大螢幕播放,
那立體感就算是現今的旗艦數位也都難以比的上。
但幻燈機早已丟掉,正片難買,沖洗更難,
一切都是過往塵埃,
就當成是人生一段美好的回憶。
不會!!
除非您找個地方辦個攝影展,
否則最後還不是要底掃轉成數位才能在網路上跟大家分享?
不管是什麼,只要上了網路,它就是數位了,
所以...終究底片還是被數位化了,
經過底掃已經不是原來的底片了,
與其這樣,不如一開始就使用數位相機,
也不會造成洗相片產生的廢水廢物。
有錢有閒時任何東西如黑膠、底片、古玩等都可以當作情懷,當有一天破產沒錢流浪街頭時才悔之晚矣...

攝影這東西如果可以賣錢,器材隨便買沒關係,如果賺不到錢時情懷可以當飯吃嗎?
Charlie5616 wrote:
經過底掃已經不是原來的底片了,


實務上是這樣,但是底片那個顏色老實說目前相機那個模擬的還是不像,就算經過底掃出來的顏色還是與數位拍的不太相同,不過這要拍過大量底片的人才能感覺到

底片最討厭的是刮片指紋發霉與退色
>是不是當你不再用底片,你才會懷念底片!
不是,當我不再用底片,我很後悔沒有早點不用底片

底片機的畫質性能等等的我都覺得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除非有辦法自己搞一套暗房(像我就無法),不然最起碼沖片要假他人之手,我才不要我的心血作品掌握在一個我根本不熟甚至不認識的師傅上面~
jenhoxen

過去每個環節的從業人員都會儘量符合業界(及自家一貫)標準,常有變數的就會被淘汰了,所以誰在操作其實還好;現在這麼倚賴個人價格又高,我是沒那心情了

2022-12-07 21:49
不是。
底片對吾人來說只是一個媒介,
不是攝影本身的重點,
沒什麼好懷念的。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Wahaha214 wrote:
實務上是這樣,但是底片那個顏色老實說目前相機那個模擬的還是不像,就算經過底掃出來的顏色還是與數位拍的不太相同

不相同不代表那就是底片味啊,我都稱那叫底掃味XD
畢竟底片的設計,負片就是拿來放相,正片就是拿來投影,用底掃就已經是數位化的產物了~
jenhoxen

[+1]偏黃偏青色階壓在一起的更不算,若那些是底片味,當年的zone system還要它何用[orz]

2022-12-07 21:53
piyopiyo765 wrote:
連單眼都懶的帶出門了...(恕刪)


現在出門真的越來越少帶相機了,大部份也是用手機隨拍,畢竟我也不是靠攝影混飯吃的,
少了相機反而能用自已的身體和的眼睛感受大自然,比只顧忙著拍照,好玩多了~!
生死只是件閒事
"懷念"???不如說羨慕後悔吧;

以前的年輕人(或講窮學生...)絕大多數根本沒辦法像現代人這樣,可以肆無忌憚地隨時隨地記錄生活的吧!?以前用底片相機每按一次快門...很少不斟酌檢查再三,喀嚓下去就如同聽到老式收銀機打開的聲音,不小心拍砸了錢還是得花,底片一樣消耗,最重要的是當場沒辦法檢查確認,所以留下的記憶戒慎恐懼遠高於快樂紀錄,甚至多有悔恨"實在沒辦法再多按幾張",還有因猶豫與吝嗇而錯過的無數瞬間;

所以實在沒辦法說"懷念"那些東西,反而常常羨慕現在的年輕人,可以隨便拿支手機愛怎麼拍就怎麼拍,單位成本低到吐血,而且即時檢視成果不OK大不了馬上重來多拍幾張;現代之垂手可得,可是當年花錢都買不到的(更何況還沒錢...)!更長輩的能留下的更少,成像品質更差,以致於常幫掃描再作數位修復;其實能擺脫底片的諸多限制,還真的是超級高興的;

底片不過是時代背景下可取得之記錄媒介,一百多年前大多還只繪畫的呢,普羅大眾負擔不起者居多,故逝者多存於記憶而圖像較少;後來能"拍照"了,在當時也算是神奇的黑科技;只要有更方便.相對廉價又更逼真的東西,有多少合理性去追捧手繪的"無價"?現代才拿底片來自我標榜...恐怕不只得有兩下子或有出奇的創意,否則不覺得有什麼說服力與必要性;
我完全不懷念底片。
拍底片的成本太高,解析度差,
而且早期拍照技術不好,以現在眼光來看,
就清掉一大半的正片,剩下來的僅具一點點紀念價值。
現在我最有價值的照片全用數位相機來拍。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