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ho282 wrote:
我不知道你都在那種街(恕刪)
隨拍隨出現成果,不喜歡就刪除,過度美化失去原始感
就是這個世代,什麼都是快節奏,你厭倦了這種壓迫感的快節奏
又喜歡拍照,享受過程 等待 每按一下快門都是極其珍貴 無論是成本 或是 措施最精彩的一瞬間的遺憾
都是底片可以帶來的體驗
當每一下快門都是一個重大的決定
底片所洗出來的照片 是多麼的有價值感 期待感
與朋友出去,過了三四天一起分享底片的成果 又是一段聯繫與交集的開始
你會更珍惜 完美快門的瞬間 即使失敗或許也可以有種意境
也可以支持一下 傳統夕陽產業 『照相館』,是有很多真正愛攝影的人玩底片的~
因為我家開照相館,感受了興衰,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真正享受過去照片很珍貴 很風行的年代
abcray75 wrote:
不好意思,我也不同意(恕刪)
你真的有興趣可以去找有在放黑膠的場所跟人士問看看。
電器音響的東西本來就是要匹配,我還沒有聽過不匹配還使用的。
至於底片是不是裝逼、假文青,
時間會證明一切,裝不了自然會消退
理論上不會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拍一兩卷就知道了
我覺得大部分只是想嘗鮮玩看看而已
以前想要看個影片
要去店裡買
還不一定有賣要找
可能一個下午就這樣沒了
到後來是網路訂
現在直接在家看串流
書或音樂都是差不多的狀況
近年我開始逐漸捨棄一些藏書和藏片了
我以前都是追求高科技與最新型
這幾年不知道是老了還是怎麼著
我現在開始玩一些老物件
家裡越來越多舊規格的東西
唱片、翻頁鐘、鋼筆、毛筆、機械錶等等
還有很多其他有的沒的
很奇怪
唱片、錄音帶真的就是沒有CD MP3線上串流清晰
但是聽錄音帶和唱片
就有些說不出的感受
到現在我還是偶爾會將照片印成明信片寄給朋友
也偶爾寫信和卡片給別人
相較於電子信件或是Line一類的訊息
對方都會特別高興
尤其是鋼筆字或是毛筆字的時候
而且還是我字也沒寫得多好看的狀況下
我很小就開始用相機
以前年輕時和朋友去遊山玩水
很多照片都是我拍的
以前小時候的很期期待照片洗回來的時後
現在這一份歡樂感消失了
而且很多事情
因為數位化的關係
每天追著資訊跑
一點喘息空間都沒了
有時候想想小時候
雖然很多不方便
但是倒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煩惱和壓力
凌晨時分來哎一下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ekumo07666 wrote:
美國這會去的相機行底片和相関器材的部門比去年大了一倍。相機行今年暑假多開了二班黑白底片沖洗班。沖洗部有多加了一台沖洗機專沖120。
美國也有這種現象?我平常訂閱的一個科學科普 youtuber smartereveryday 去年也有做底片跟沖洗的專輯,這跟他平常談的太空科學、物理很不搭,裡面就有提到底片攝影回溫的現象,我當時以為只是他為了做影片專輯所寫的空泛詞彙,然後他去獨立洗相片的公司裡面做深入報導,今年更做了柯達專訪,第一集影片長度就50分鐘。
現在回過頭來看柯達底片的定價策略,看起來像是有意識的營銷。
但是底片需求增加太快,造成黃牛炒作的亂象。
SmarterEveryDay 柯達工廠專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