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2022年拿底片的人是不是變多了

照這樣子下去,再過五年連拿相機的人都是裝逼了。

手機多好用啊l照完下一秒全世界都看到了。
柳林中的哭聲

細節和相機廠的色彩科學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2022-09-03 18:15
ekumo07666

手機本未就不是用來照相的。相機能打電話嗎?!

2022-11-28 4:48
jerryho282 wrote:
我不知道你都在那種街(恕刪)


隨拍隨出現成果,不喜歡就刪除,過度美化失去原始感
就是這個世代,什麼都是快節奏,你厭倦了這種壓迫感的快節奏
又喜歡拍照,享受過程 等待 每按一下快門都是極其珍貴 無論是成本 或是 措施最精彩的一瞬間的遺憾
都是底片可以帶來的體驗

當每一下快門都是一個重大的決定
底片所洗出來的照片 是多麼的有價值感 期待感
與朋友出去,過了三四天一起分享底片的成果 又是一段聯繫與交集的開始
你會更珍惜 完美快門的瞬間 即使失敗或許也可以有種意境

也可以支持一下 傳統夕陽產業 『照相館』,是有很多真正愛攝影的人玩底片的~
因為我家開照相館,感受了興衰,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真正享受過去照片很珍貴 很風行的年代
柳林中的哭聲

我媽以前帶我去那間只剩下證件跟婚紗照業務以及賣蜜和烤地瓜了..應該很多照相館都剩下這兩樣服務吧

2022-09-03 18:16
bluedemesne

我們家還在經營,比較仰賴拍照落日產業了,很多產業會因為網路發達而落日,甚至產業人口商業結構會因此改變,夜市也是依樣,大家都網路殺價,娛樂也仰賴科技

2022-09-07 17:18
人變多了 感覺一堆不肖商人開始炒價
2018年開始拍 1捲Kodak colorplus 90
2022年再來看 現在隨便1捲320起跳
真的瘋了 索性不拍了
而且一堆地方擺攤.設櫃賣底片相機
去看真的都在把不懂價的入門者當盤子在貢,現在底片市場真的很亂
Wanton1812
Wanton1812 樓主

看來你有清楚的看到這個趨勢的出現。

2022-07-18 13:26
tribau

底片貴到直接放棄 相機當裝飾

2022-07-19 10:09
abcray75 wrote:
不好意思,我也不同意(恕刪)


你真的有興趣可以去找有在放黑膠的場所跟人士問看看。
電器音響的東西本來就是要匹配,我還沒有聽過不匹配還使用的。

至於底片是不是裝逼、假文青,
時間會證明一切,裝不了自然會消退
理論上不會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拍一兩卷就知道了

我覺得大部分只是想嘗鮮玩看看而已
數位時代真的很方便
以前想要看個影片
要去店裡買
還不一定有賣要找
可能一個下午就這樣沒了
到後來是網路訂
現在直接在家看串流
書或音樂都是差不多的狀況
近年我開始逐漸捨棄一些藏書和藏片了

我以前都是追求高科技與最新型
這幾年不知道是老了還是怎麼著
我現在開始玩一些老物件
家裡越來越多舊規格的東西

唱片、翻頁鐘、鋼筆、毛筆、機械錶等等
還有很多其他有的沒的
很奇怪
唱片、錄音帶真的就是沒有CD MP3線上串流清晰
但是聽錄音帶和唱片
就有些說不出的感受

到現在我還是偶爾會將照片印成明信片寄給朋友
也偶爾寫信和卡片給別人
相較於電子信件或是Line一類的訊息
對方都會特別高興
尤其是鋼筆字或是毛筆字的時候
而且還是我字也沒寫得多好看的狀況下

我很小就開始用相機
以前年輕時和朋友去遊山玩水
很多照片都是我拍的
以前小時候的很期期待照片洗回來的時後
現在這一份歡樂感消失了
而且很多事情
因為數位化的關係
每天追著資訊跑
一點喘息空間都沒了
有時候想想小時候
雖然很多不方便
但是倒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煩惱和壓力


凌晨時分來哎一下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底片拍妹子幾乎不用修痘疤,高光不爆且會壓高光
上全妝也不會泛油光,稍微調亮還保有皮膚的實感

底片高低光或多或少有色偏,CINEMA LOOK隨手
可得,自己實際試過負片曝光容忍度,絕非數位可
比,新手寧過曝勿欠曝,有對上焦,一張堪用的照
片就出現了,更別說漏光,重曝的意外特效

還沒提拍攝時看不到結果,需等待沖掃等等儀式感
相關的文青用詞,你說年輕人能抗拒嗎?
Wanton1812
Wanton1812 樓主

你用詞好精確,我還是想了很久,才知道怎麼去理解新底片世代怎麼看待底片的特性。對他們來講底片自帶濾鏡,而且當結果不可控更像是彩蛋。

2022-07-18 13:17
EPICVIS

就因為是新手,所以更喜歡那種功能簡單又好攜帶的POINT&SHOOT機器,老手當然知道負片只要曝光夠又有對到焦,失敗率幾乎是零,更何況這些年輕人還覺得失敗品很酷,那麼所有限制器都解除啦

2022-07-18 14:35
ekumo07666 wrote:
美國這會去的相機行底片和相関器材的部門比去年大了一倍。相機行今年暑假多開了二班黑白底片沖洗班。沖洗部有多加了一台沖洗機專沖120。


美國也有這種現象?我平常訂閱的一個科學科普 youtuber smartereveryday 去年也有做底片跟沖洗的專輯,這跟他平常談的太空科學、物理很不搭,裡面就有提到底片攝影回溫的現象,我當時以為只是他為了做影片專輯所寫的空泛詞彙,然後他去獨立洗相片的公司裡面做深入報導,今年更做了柯達專訪,第一集影片長度就50分鐘。

現在回過頭來看柯達底片的定價策略,看起來像是有意識的營銷。
但是底片需求增加太快,造成黃牛炒作的亂象。

SmarterEveryDay 柯達工廠專訪
ekumo07666 wrote: 照這樣子下去,再過五年連拿相機的人都是裝逼了
(恕刪)

要怎麼說呢?

存在即合理!?
生死只是件閒事
flyingf wrote:
我有在街拍,在路上我(恕刪)



目前拿底片相機的主力基本上都是2000年出生左右的大學生

他們並沒有經歷過底片時代所以相對新鮮感十足
加上外型復古文青直接跟上一波潮流

但是他們應該也不知道這些東西其實也沒有那麼貴 還是傻傻買下去
我基本上都直接日本競標還比台灣買便宜很多...
一般底片拍攝要考慮的因素較多,快門按下去,曝光、對焦等條件就是鎖定了
以前拍正片時,每次按下快門前都要重複確認各種設定,剛開始還會筆記拍攝條件
好壞一切就等沖洗出來才知道,不比數位拍攝,結果立即得到,不對立馬再補幾張
對比起來,拍底片頗有種儀式感,或許,回頭拍底片的人喜歡的就是這種感覺

自家冰箱裡還有兩百多卷正片,當然都過期很久了
現在拍照頻率低非常多,基本上都是用手機拍了分享
偶爾想到要拿相機出來,倒是會比較喜歡拿底片機,沉心靜氣慢慢拍
一卷可能要拍一陣子才拍得完,沖洗完底掃或數位翻拍,無論用螢幕或幻燈機看都頗有滋味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