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不是F6在跟你招手的時候嗎? 您還在等甚麼? 說真的, G系列是真的棒,沒有話講, 但回頭看看Nikon 底片SLR, 其實也不差啊! 而且它的功能強, 用起來反而更得心應手.來一張用AI 50mm f1.2拍的圖吧! (光圈放在F4.0,SB800跳燈,底片是Superia 200)我小孩是在說, "我不怕生番茄有Salmonella!!!"
SLR 和 RF 相機玩起來感覺不一樣啊~~SLR 光帶一機三鏡, 以定焦來說, 沒個像樣的袋子可能帶不太出去但是..G 這小巧的機身, 小巧的鏡頭一機三鏡, 拿個隨身包包裝著, 就可以出門了..重點是. 一般出門, 帶一顆鏡就好, 我買不起g21, 所以 g45是我的隨身鏡..多方便啊~~~要隨身攜帶, 還是 G 系列好~~
hwh001 wrote:SLR 和 RF 相...(恕刪) 真的不一樣哩,用了G2,突然感覺好輕鬆好自在好清爽喔.............不過昨天打荷花,還是帶了D80+小黑五,2機4鏡,反而更重了................另外再請教各位大大,不知GK-54「遮光罩蓋」(講到這個名詞就)有必要買嗎?有無其他替代方案呢?露拍貴的要命(2手1千元)。內心OS:當小弟拿下鏡頭蓋、鎖上遮光罩,手上的鏡頭蓋突然不知道要放哪裡的時候,突然找到CONTAX為什麼會倒的原因了!!!(實在太不方便了,實在比不上N家和C家啊..........)
呵呵,原來樓主把F100清掉了喔,可惜耶!!RF的優點之一就是輕便,總個加起來不到一公斤,不過罩門就是長焦段不行,只是G2的特色,就是她的AF跟很有特色的M mode,讓他少了不少分樂趣,RF的經典就是它的疊影,可惜在G2完全看不到,這也是為什麼不少玩家認為他只是一台能換鏡頭的傻瓜,亦有很多朋友在玩了一陣子後,把它出清,改留T2/T3,因為更為輕便,表現也是不俗,若只是單純作為居家旅遊時的輕便機,T2/T3更為適合,若想好好地玩器材,後頭還有豐富地m mount,讓G2背腹受敵(雖然不太相同,不過你可以想像成現今類單眼的窘境: 無DC的輕便,亦無DSLR的優勢)。但是contax 的G2也有其優點,價格不貴,AF跟測光也蠻準,可以完全信賴,且鏡頭表現極優。很符合本站的精神,C/P值很高!!感覺樓主對器材的體驗很有興趣,若真的想體驗RF的樂趣,推薦可以試試 m mount,經費許可就上MP,明亮又大的觀景窗,對焦時不會太吃力,若經費有限,M6 non TTL目前二手價大約三萬多,或者Konica Hexar or Voigtlander Bessa也是不錯,再者也可以請教達叔,他應該很樂意多個RD1s的同學喔,至於鏡頭,更是繁族不及備載。樓主您看吧,在M mount世界裡,可有許多超辣超正的機身跟鏡頭在等著您去體驗喔PS:回樓主的問題:GK-54「遮光罩蓋」是否要買,個人覺得,買個副廠的,自己改一下,就可以綁在機身上,便宜又實用,省下那些錢多拍幾捲反而比較實際!!
cute_white wrote:回樓主的問題:GK-54「遮光罩蓋」是否要買,個人覺得,買個副廠的,自己改一下,就可以綁在機身上,便宜又實用,省下那些錢多拍幾捲反而比較實際!! 這句話很中肯! 甚至不需要買副廠, 任何55mm的鏡頭蓋都可以用的. 像我有時就臨時用個Minolta的55mm蓋子來代替了!只是我知道大部份會買G系列的人都很龜毛, 只要看到一個黑蓋在遮光罩前面就會有很不好的奇摩子. 搞到後來一定要看到原廠銀色的GK-54套在前面才會爽快的!!!
今天去拿了桃園金典沖洗的照片,除了11張小弟忘記拿下鏡頭蓋所拍下的「美景」以外(這就是小弟覺得RF最大缺點,看不到機身蓋沒拿下來),其他25的張還算有一點點菜味,算是繳學費了。小弟其實對M42、C/Y都有興趣,只是機身和系統的限制(泥坑D80,轉接M42、C/Y無法無限遠對焦和測光;ZF鏡又是純手動和憑經驗測光,以小弟的能力和女王的耐性是不允許,只好等Monte920大大傳授經驗了),因此CONTAX自動對焦系統除了 N系列以外(不支援M42、C/Y,N系列鏡頭又貴),其他的好像只有CONTAX AX囉;可是機身也不便宜呀(要20K),而且鏡頭又是一連串的錢井深。有一股衝動想出清NIKON系統加大三元鏡,但是捨不得他們的方便性,至少打荷花等長焦段和鏡頭蓋沒拿下來看不到美景是G2所無法取代的,G系列鏡頭放大率以及最近對焦距離也不如預期!!做人真是兩難,CONTAX何時出數位機背啊?
cute_white wrote:呵呵,原來樓主把F1...(恕刪) TO cute_white大大小弟也是千百個不願意啊..........可是沒出掉F100,哪來的G2呢??現在還有DC105待出清以備抵G2一套的錢。至於附廠「遮光罩蓋」,小弟已經鎖定目標了,準備回來以後用噴漆噴成銀色,再用立可白寫上CONT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