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欠曝或沖洗問題?


jack1243star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方法可以知道是曝光不足還是沖洗問題...(恕刪)


看一下很淡的那卷底片上頭的字是否也很淡,

如果字體清晰、濃度跟上捲一樣的話,那應該就是相機曝光不足囉

圖例:左-曝光不足,右-顯影不足


Old Whisky wrote:
這是拍攝實體色...(恕刪)


請問是比對色卡上和掃描後的color shift結果嗎?

我認為底片要在經過受控管的沖洗條件下才比對下一個轉換,

以柯達藥水系統的品管目標來講,沖出來的片和該批品管試片透射式濃度差異最大不可超過0.09,



在這個範圍內掃描成電子檔案或是洗出照片,才可以產生不至於太過明顯色偏的結果,

但以我目前的經驗,它每天都在變化,因此在數據上有色彩偏移我覺得不意外,



但是這樣的偏移程度在掃描後是否可接受,如何讓補充系統更加穩定偏移不要忽高忽低,

這些我目前還在觀察中,以上請參考。



https://medium.com/@kui.chiang

Old Whisky wrote:
這個恐怖錢坑 我就...(恕刪)


哈,了解!
不過還蠻欣賞這樣以量化的方式來分析,也較能精確的比較底片間的差異(不然個人的木眼都分不太清楚
Noyama.Hana 大

非常同意您的觀點,是應該要從最源頭開始做起。

其實我也曾經學習自己沖負片,但是最後由於不想再家裡面放置化學藥劑。

以及沒有回收沖洗後藥劑的管道,所以這段流程我選擇放棄不自己處理。

尤其能買到的藥劑品質如何,我本人不是專業也不能判斷。

所以利用數位的追蹤方式來取代。

我也在每一捲的前幾張,在標準光源下拍攝我需要使用的導具,作為後面處理的基礎。


"請問是比對色卡上和掃描後的color shift結果嗎?"

這點沒錯,我是這麼做的。

由於現在如同我非常晚接觸到底片攝影的人,其實多數最後還是要轉成數位影像來看。

我相信我的操作方法一定不是每個人可以接受。

但是我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將作品輸出成實體照片。

所以對我個人而言後端的沖片後,掃描影像色彩控管要更重要的多。

而透過我先前的色彩分析,可以協助我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快速而有方向的調整影像。

因為即便是掃描器經過標準的IT8色彩校正後(甚至是我目前採用的2018 最新一代Advanced 掃描校色導具)

掃出的原色跟店家的有很大不同(沒有經過色彩調教的原檔)

這時候就可以利用取得的數據來進行還原,而調色過程中不會影響底片的質感,只是把色彩還原成現實色彩。

如下簡單的舉例 這是去年底 我在測試此方法可行性時留下的記錄

首先我已經預先從第一張拍攝的底片 了解這一卷的色彩偏移 這個是針對膚色部分做的解析

(這個實驗範例當初只有針對膚色還原而已,沒有針對其他彩色部分做修正)



然後我只需要參考色彩偏移的解析結果 進行反向補償



我就可以再有根據的前提下快速的修正。

這在後期的LR調整中,是極具效率的做法。

後面的輸出就更加容易可控制了 (個人的照片都是再標準的色彩控管下 自己輸出 手工做成相本書)

這是我個人的玩法,跟底片認識的晚,資源少,就只能靠自己的方法去體驗底片世界。

我的做法也提供給大家參考。

希望大家都拍片愉快



Noyama.Hana wrote:
看一下很淡的那卷底...(恕刪)
感謝您的認同

我也認為,科學的驗證分析,會是比較客觀的做法。

只憑感官的解釋,會因人而異有所偏差。




cy804 wrote:
哈,了解!不過還蠻...(恕刪)

Old Whisky wrote:
利用數位的追蹤方式來取代
現在如同我非常晚接觸到底片攝影的人,其實多數最後還是要轉成數位影像來看。...(恕刪)


覺得很讚、非常認真,在01可以看到這樣的回文真的相當精彩~

對底片超有愛

我也很晚才接觸這塊(2011),跟您一樣我也覺得最終還是要輸出成實體照片才稱得上是「作品」。

在我還是消費者的時候,也有一樣的疑問:「為什麼每次掃出來都不太一樣」,

之前也經歷過想要取得一個所謂的標準色,購置了不少台底片掃描器,到現在還是覺得買不完,

到幾年前開始從業後才發現,不管黑白或是彩色沖片上都有商業的品管目標存在,

以黑白負片為例、彩色也很類似,並且變成三條曲線還要考慮平衡的問題:

從底片沖洗出來的反差指數(平均斜率法)0.6 x 二號相紙的反差指數2.0 = 1.2
剛好是人眼所喜好略高於斜率=1.0的稍高反差影像
在沖片反差有變化的狀況下,有0.05(0.65)的差距轉成正像(1.3)就會在視覺上有差異 (彩色幻燈片1.4~1.6)並且彩色在規範的反差下偏移又會造成曲線開始不平行的狀態--產生色偏

到這裡我才發現原來沖片的差異在轉正之後變化那麼大,不是有沖出來有影像而已。


另外您使用的色彩偏移解析進行反向補償的方法我覺得很有意思,

請教您:這種方法是否可以將商用底掃負轉正的色彩調教profile,
製作成描述檔套用在一般家用底掃上(彩色負片用正片模式-並使用it8色彩校正-掃成負像)轉正,
藉以獲得接近商用底掃的色彩風格,有這樣的可能嗎?甚至套用在數位相機翻拍底片上。
https://medium.com/@kui.chiang

Noyama.Hana wrote:
看一下很淡的那卷底...(恕刪)





剛剛把洗出來的底片拿來看,跟上次正常的比,的確畫框外的字顏色淡了很多,看來應該是沖洗的問題了⋯⋯可以要求店家賠我底片錢嗎orz

不過也滿慶幸自己手上的相機是沒問題的,鬆了一口氣XD

jack1243star wrote:
剛剛把洗出來的底片...(恕刪)


幫QQ 不是沖洗就是底片中風了(?)

問問看老闆怎麼說吧~
https://medium.com/@kui.chiang
感謝 Noyama.Hana 大大支持

針對您的問題,如果指的是做出ICC來直接改色,我之前試過會有問題。

很容易有奇怪的色差跟色彩斷階問題產生。

我這方法目前比較適合在LR裡面調整使用,因為色彩的調整選項比較完整。

基本上一捲就是調整一次,然後將參數複製到同一捲的其他張,在檢查一下套用的影像有沒有問做一點微調就好。

直接做ICC的方法也許我還有其他地方有瑕疵,日後有成功了在分享。



Noyama.Hana wrote:
覺得很讚、非常認真...(恕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