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中國生產之黑白底片拍攝經驗

akihindo wrote:
對岸好像蠻愛用國貨的...(恕刪)

若直接跟強光對嗆不產生光暈也難.跟底片未必有直接關係.拍攝角度與光圈的調整都是改善的方式之一.至於化學特性每種軟片都因為乳劑成分不同在色階表現上會有差異.所以選擇顯影劑也是關鍵之一.當然配合得宜可以得到最佳影像.但未必是最完美的.能讓缺點變成不可缺的優點才是攝影美學的基本概念.畢竟攝影跟繪畫不一樣.繪畫可以把缺點忽略.攝影卻是要包容"缺點"這必要之惡.....個人淺見
大陸黑白底片高光處的表現的確讓我不滿意,
尤其是用過Kodak Tri-x 400後,那種完美的灰階實在很對我的味口。
再大反差的場景,高光處也幾乎不過暴,寬容度大到出乎意料。
下面這張是夏日正午陽光下,
在行天宮直接抬頭和天空對幹,
大概只有雪地才有比這更大的反差。
結果白亮的地方依然清晰,
而暗部細節也挺不錯。
完全臣服在這有五十年歷史配方的底片下了。
nick621 wrote:
大陸黑白底片高光處的...(恕刪)

每種底片都有其特性.要準確的抓住它的特性得需多方面的嘗試各種不同配方的藥水.來調整自己所需求的基調.當然中國生產的底片有其缺點.例如藥膜穩定性不佳定影時間不足容易產生破洞.不過價格便宜是它最大的優勢.在各大廠牌價位節節高漲的今天.也是另一種選擇.價位與品質比也算是蠻閥算的.個人喜好攝影是因為攝影機對過眼影像不讓其化成雲煙的無可取代功能.在意的還是影像本身給我的歷史影像回顧情感.對器材媒才的支枝節節倒是不怎麼要求.看得過去就行了.畢竟我只是個攝影人而不是研發領域的專家.我相信要求越簡單能得到的攝影樂趣越多.不將一樁樂事變成煩事............
akihindo wrote:
小弟發現有蠻多高光的地方會發生光暈的現象,譬如說夜晚的路燈還有逆光人像的輪廓
這個應該是片子的化學性質造成的對吧,不知是否有辦法避免?縮光圈會有差嗎恕刪)


據說是因為底片上沒有 抗光暈 層, 所以遇到高光會暈開

個人是滿喜歡拍燈會暈開的感覺, 味道不錯, 只是白天的高光

就比較麻煩了....


Edison
我也曾想嘗試MIC的黑白底片,反正自己沖當作嘗鮮也好玩。
可惜拍賣上的價格,已經跟Tmax差沒幾十元,實在很難有強烈慾望去嘗試。
託大陸出差的朋友去找,也不知在哪可買。所以未有機會一試。

但禪師拍的真是漂亮!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公元 EAR EPP135 100










算一算公元135黑白底片,入手也有幾個月的時間了……
花了滿多時間上網找沖片資料,感謝分享出這些經驗的前輩。

hc-110 h液 顯影11分半,定影7分鐘。溫度沒量……
顯影及定影時,原本的設定是開始搖1分鐘,之後隔30秒搖5秒……不過執行上也沒確實做到……

調配藥水的容器來自十元的店裡賣的量杯+藥房買的6cc針筒(一支10元)
(寫這些的用意是,讓想入門的人參考,因為我當初一直覺得要弄得精密一點,而專用的量杯價格都相當貴!)

掃描器 minolta scan dual4

第一次沖片,手忙腳亂,但我覺得這樣子的效果還滿不錯的,
不知道還有什麼要調整的地方,也請前輩們多指點一下!!







中國的黑白底片我也常買
但非常頭痛沖完底片非常的捲
之後要掃瞄時很難掃
hslin wrote:
但非常頭痛沖完底片非常的捲...(恕刪)



底片沖完要吊起來晾乾時…記得下面加上幾個夾子,有點重力拉著就不會捲了……
不知有沒有誤會您的意思,不過我這樣做並不會捲!!

peterpai wrote:
底片沖完要吊起來晾乾...(恕刪)


謝謝你的建議

我也是有用夾子的,可是還是很捲很捲,
我甚至會放在底片收藏袋裡再用書壓一整晚,
但這效果只能撐一天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