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 Unicorn wrote:小弟覺得F1,F2,F3時代的熱座位置放在回片桿上跟相機是否電子化應該沒有關係,而是跟觀景器可更換有關係。因為與其眼平觀景器可以有熱座,而腰平觀景器就無法有熱座,還不如就放在回片桿上。但是F4之後的思考,就不再是如此了。 感謝您的補充說明。
infoto wrote:應該要往前到F3F3已經考慮機頂加裝熱靴,你可以拆開觀景器,機身上面有3個電子接點直到F3P的出現,這個接點才算是完成實現我倒覺得F/F2/F3熱靴移出的考量點,是觀景器的接合強度是否足以支撐外接閃燈萬一摔機,可能就會變成結構脆弱點 感謝補充說明。另一方面大F及F2的Photomic體積龐大,構造複雜,如果真的加上熱座,強度真的會有所擔憂。而F3的測光表在機身,觀景器構造相當單純許多,所以F3P把熱座放在觀景器的可能性增加許多。
phuang3 wrote:能寫出這篇,前輩真是骨灰級玩家了! 以前高雄有間Nikon House,老闆是沈春華的哥哥,他的Nikon收藏應該是世界數一數二,你如果親臨現場應該會有很深的感受。 謝謝您,其實就是為了圓高三時的夢而已。
infoto wrote:我倒覺得F/F2/F3熱靴移出的考量點,是觀景器的接合強度是否足以支撐外接閃燈萬一摔機,可能就會變成結構脆弱點...(恕刪) 觀景器的強度應該還好 我摔過FE2連閃光燈 沒事F3的熱靴連接器(就是另外買的那個 外型像個安全帽)的強度倒是很頭疼相機掛上閃光燈後 拿在手上老是覺得閃光燈在晃 而且重心很不容易拿穩熱靴連接器前後我壞過兩個一個是F3連閃光燈摔落 連結閃光燈的上半部 和連接到迴片桿 可以旋轉的下半部就分家了另一個是下面的四顆長螺絲 不知怎樣也不知何時就一支支掉了等到注意到的時候只剩下兩支
genome wrote:觀景器的強度應該還好 我摔過FE2連閃光燈 沒事F3的熱靴連接器(就是另外買的那個 外型像個安全帽)的強度倒是很頭疼相機掛上閃光燈後 拿在手上老是覺得閃光燈在晃 而且重心很不容易拿穩熱靴連接器前後我壞過兩個一個是F3連閃光燈摔落 連結閃光燈的上半部 和連接到迴片桿 可以旋轉的下半部就分家了另一個是下面的四顆長螺絲 不知怎樣也不知何時就一支支掉了等到注意到的時候只剩下兩支 這個設計實在不怎麼理想,回片時還要先將閃燈座接環拆下來。還好當年用Metz 45把手閃燈的用家很多,所以減低了困擾。
Leandro wrote:最近整裡一些以前Ca...(恕刪) 如果有日本的Nippon Camera及Ashai Camera雜誌,應該會有一本 每日相機(Mainichi Camera)月刊,後來收掉了,還有一本Nippon Camera出版每年一本的年鑑,跑不掉,連我都會在鴻儒堂書局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