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ris wrote:
單純以測光來說,用測光表應該比A100+50macro方便,
只是測光表不能拍照預覽結果吧!是這樣嗎?
我手上這隻Flash meter. 雖然有反射式的版子可以換
但是沒辦法很精確地照準我要的目標(範圍40度)
像Sekonic L758那種. 反射式點測時. 可以直接從中間的鏡頭觀看.
位置就可以照的很準
後來Minolta Flash meter 6也就改為觀景窗
就算可以測入射式. 很多地方我也沒辦法走過去測光阿

反正數位機我是一定會帶著 (我是以數位為主力的)
只要測光結果可以信任就ok了
這樣不但有矩陣/平均測光/點測光可用. 還可以先試拍預覽

小弟忍不住派出德國軍團120師精銳三騎 幫您衝衝人氣


由左至右
SL66/503CW/GX
其中右邊兩台
更是被日本人美名為 King of Medium-format Camera的500C與2.8F直系後裔唷
下列照片應為拍攝環境跟底片都不同
所以就不特別點名了










另外雖然文包大寫的很詳細
不過我還是小小補充幾點
1.
使用DSLR不同鏡頭,測光值不同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因為廣角涵蓋到的畫面(視角)本來就跟望遠端不同
因此DSLR不管使用點測光or矩陣測光...
兩種焦段測光結果很有可能不一樣

這是因為一開始取樣畫面就不同了
但如果您很接近主體(譬如貼著美眉的臉頰測臉部光源)
讓測光取樣相同
理論上結果是一樣的
(以上是指相機反射式的測光法)
相對使用專業點測光表而言
因為您使用120為80mm標頭
因此使用FF DSLR 50mm標頭來測光應該是最能準確量測的
1.5X您可以估算一下
當然如果您不介意用200mm以上的小砲點測
那準度應該也不是問題
2.
903那顆38mm是因為光學設計的因素
無法容許V系列反光鏡的到底片的距離
因此才單獨有自己機身
也因為設計上不用考慮反光鏡的問題
才可以盡情設計
(好像在說RF超廣角比SLR容易設計的感覺)
3/1000 的變形率有多屌 ?
有前輩說
初看以為是標頭拍的作品
細看才發現畫面裡面的竟然已經包含那麼多引人入勝的畫面

3.
小哈拍人也不是那麼難
對焦行程比較長是真的
但是小哈手持拍照很帥氣唷
隔壁小劉就詮釋的很好
我個人經驗
如果搭配頸帶使用
80mm標頭使用1/60sec拍人絕對OK

4.
玩120
上腳架用腰平慢慢取景對焦,觀察光線變化,絕對是爽度破表,優雅100分

不過在這之前
記得先換上超明亮對焦屏
這樣才能真正享受拿120拍照的感動
5.
至於Bronica的135片夾
其實並不好找
不如買Mamiya 7II+寬幅套件
或者
買xpan

Ps. 如果真的買了xpan,我建議使用Fuji系統的底片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