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DIY 測光錶-底片相機限定款-初代改及二改還有第三代

小弟實在是相當佩服樓主這種diy的精神!!!


相信我,銀鹽一定比你還長壽。
另外還有一點

一般我們測光表都有罩子,好像可增加收集光量.但半圓的白球我大陸淘寶有看到零售 ,但也要到淘寶買

而要像一些早期測反射測光頭有透明壓克力又帶有好多小突點又不可能有現成

後來我想到多年前有做人體感測器 ,在感測器上有一種塑膠片 ,但一直不知道叫什麼


最近卡爾兄寫這篇,我又想起這東西.上網找一下這東西叫 菲涅爾透鏡

有興趣可以wiKI一下
而且這東西露天就有賣現成,不貴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Fox_huang wrote:
另外還有一點一般我們...(恕刪)


PIR用的菲涅爾透鏡網拍8塊錢一個,還只有網拍有賣,一般的材料行還買不到(不過有賣含透鏡的整組套件,要一兩百塊錢)。
不想採用只網拍買得到的零件。而且目前只做到反射光測光表,所以還用不到那顆半圓球。。。。。前幾天還想到把乒乓球對切兩半或是乒乓球鑽個洞把感光元件擺到圓心位置,應該也可以用吧?

Fox大;突然想到。。。。我的計劃老是被你說中,包括之前的"快門速度測量儀"。你也該動動手了吧!!!那個免吃電又復古的指針式測光錶不做會很可惜啦。。。。。
這篇太專業了
不過我也很想玩玩看就是
我是Hiroyuki
補個資料---測光元件的遮光罩與測光角度。



一般手持測光表,其測光角度為30~50度。角度越小就越接近點測光的意思(真正的點測光是1或2度角)。因為沒有附加取景窗,所以建議不要小於30度角。否則會不知道測到哪個"點"。
hiroyuki2243 wrote:
這篇太專業了不過我也...(恕刪)



嘿嘿!!!真的嗎?電路圖有更新過在19樓。
太冷了.....補最後的資料。

電池續航力測試:以內建電路對電池充電24小時,以確定充飽電的電池模擬重度使用環境。

上圖,連續使用6小時後停機12小時再繼續測。原本想要測到電路完全不會動為止,但在測量時間的第10.5小時時發生意外,不小心把測試電路掉到地上,所以沒有測到最終。

不過再補測個最終工作電壓。

一直測到電池電壓1.45V電路還可以正確動作。不過在低過1.8V以下後,LED燈號亮度不足,難以輕易辨識。
大贊樓主的心思和創意。
如果真的推出,我一定買一個!

有考慮放上kickstarter去集資研發嗎?

卡爾文@01 wrote:
太冷了.....補最...(恕刪)
http://flickr.com/photos/hk_me/ http://kevinho.me

hkhrm2003 wrote:
大贊樓主的心思和創意...(恕刪)



謝謝你的贊賞與支持。
這一版本是給有興趣者自己DIY,材料費用NT200就可搞定測光錶。所以你要自己動手做啦~~~"用買的"工錢一加上去就很不划算啦~~~~



順便貼,"第三代"測光錶的外型3D模擬圖。多了個按鍵但不用分高低檔位,最重要的是刻度盤跟現在的版本不一樣。不過第三代測光錶就不適合給DIY了,屆時就只貼上來給參觀看熱鬧(如果有完成的話啦~~~)。


第三代入射式測光錶,電路的部份完成了。不過這個就不適合給DIY,所以不多開個文章就貼這邊,有看到的就當參觀看熱鬧吧。

一樣是少少的零件,不過設計架構上跟第一代完全不一樣。第一代是用比較器把CDS電阻跟VR電阻拿來比大小。而這個第三代用了一顆帶有一組比較器的8bit單晶片微處理器把CDS電阻跟VR電阻的類比信號轉成數位。


最重要的在這裡,EV刻度間是同等距離。

EV刻度改成同等距離後,這個EV刻度盤就可以玩出些變化。當調整至兩顆LED同時亮,黑色字體EV所指到的黑色數字就是EV值,同時藍色字體就是所有的光圈與快門正確組合。EV數字間的黑點是表示1/3EV,若往下再轉1/3EV,快門與光圈的對應就是+1/3EV。反之;往上再轉1/3EV,快門與光圈的對應就是-1/3EV。


測試;對灰卡測光結果為EV5。另以數位相機對灰卡做點測光並拍照。

數位相機拍得的照片EXIF資料。光圈f2.8、快門1/4秒、ISO-100,也等於EV5。


其他:
測光範圍:EV3(-1/3)~EV16(+1/3)
測光解析度:1/3EV
測光角度:約30度
兩種操作模式:連續測光或保持。
10秒內無操作自動進入待機。
LED自動亮度調整,可隨環境光強度自動調整亮度。
工作耗電流:約10mA(最大17mA)
待機電流:小於0.1mA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