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LEICA MP vs HASSELBLAD 500CM vs ROLLEIFLEX FX

這可以反過來看,
一般傳統放相,輸出大多是比原片還大的,
這就有放大倍率的參考值,
而底片越大,所需要的放大倍數就越低,
在光學素質差不多,底片也差不多的情況下,
(不過大畫幅相機光學素值整體來比是比小幅差些,但贏在畫幅大)
在其他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放大倍率越低當然畫質就相對好一點。

我覺得還是得在畫質跟便利性中間取得一個平衡,來找到適合自己的器材。
畫質是追不完的,除非需要,不然夠用就好了吧?
用不上的畫質只是徒增重量跟不便,便利才是最實在的。
當然如果你追求的就是畫質,就反過來選擇,還可以鍛鍊身體。
Canon 5D 350D,CarlZeiss 21ZE MP50ZE http://www.flickr.com/photos/7870035@N02/
劍論山華 wrote:
我相信手工放像可以比...(恕刪)


最近在實驗翻拍
已經是乳劑粒子對焦等級了
小塵點與片基刮痕也一清二楚

135片幅 OM-1








120片幅的哈蘇我也有翻拍
旦幾乎都是不方便上傳的照片
如果有拍到比較一般的題材,我再放上來分享

目前的感想是
OM-1的鏡頭很銳利,無論是看相紙還是翻拍都能感受到
哈蘇目前只試過兩顆鏡頭,贏是贏在大片幅帶來的豐富階調(理所當然的淺景深就不提了)
不過如果沒有放像放很大張的話(好比5*7),與135比乍看是沒有贏面的,好比會覺得120很不利
除非你能懂得欣賞銳利以外的階調部分,還有,片幅大,能記錄的細節也會比較多
但我想這部分不放個5*7以上,根本很難與135拉開戰距

用小綿羊與重機來比喻135與120的話
在擁擠的市區,重機很難有明顯的優勢
但如果上了國道,勝負就很明顯了

還有,無論是135還是120
千萬畫素的數位相機去翻拍就綽綽有餘了
都已經是乳劑粒子對焦了,畫素再上去,也只是把粒子拍得更清楚罷了

單論解析度的話,我覺得翻拍已經勝過我過去送過的店掃

至於相紙與電腦螢幕上看哪個好?
這是很容易爭論的話題,不過也不要過度神化底片與相紙就是了
如果你的電腦螢幕的階調可以顯是得很豐富,那麼用電腦看黑白也會很不錯
如過是階調比較沒那麼好的螢幕,立體感與純黑就表現不太出來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與135比乍看是沒有贏面的,好比會覺得120很不利



小弟剛好有幾組135與120的PK照,不是很嚴謹的隨手照,甚至底片也不見得是同一支,傷眼勿鞭啊

我也覺得除非是在大尺寸放大或檢視時,120的優勢才比較明顯,不然大多時候的差別,還是所使用的底片、鏡頭特性所造成的



Hassy 500CM + CT* 80



Olympus OM-2N + Zuiko 35/2.8



Contax G1 + G45




Hassy 500CM + CT*80




Contax G1 + G45




Hassy 500CM + CT*80



Contax G1 + G45




Hassy 500CM + CT*80



Contax G1 + G45



Hasyy 500CM + CT*80




Contax G1 + G45
jimmywu0505 wrote:
小弟剛好有幾組135與120的PK照,不是很嚴謹的隨手照,傷眼誤鞭啊


其實比較你的圖沒放大哈蘇就大贏....真的!不用比上5*7......
night wrote:
其實比較你的圖沒放大...(恕刪)



我也比較喜歡Hassy的表現 ,C鏡的表現比較真實,G鏡則比較豔

看東海文理大道地上的陽光、鎮瀾宮的金色大概可以看出兩鏡的差異

但使用的底片不同,很不嚴謹啊

如果放大或者100%檢視,還是C鏡勝過G鏡,不過差距有限

考慮到片幅的差異,G45可說雖敗猶榮了

因此我才說鏡頭與底片造成的差異
"但我最好奇的是滾筒掃描的解像度真能比底掃高這麼多嗎? "
答案是肯定的,但掃描不是我的專業,我無法給您技術性的數據,一切以自己眼睛看到的結果為標準。

一開始加光罩平掃和Nikon底掃我都用過,試到最後都賣掉了,滾筒的優勢是Resolution和Dynamic Range,細節和階調真的差很多,因為要印刷輸出所以會龜毛一點。依數位像素來說的話,在使用相同底片前提下,66片幅大過135四倍多應該說是同一個畫面裡135只能放一個像素的地方但66能擠進4個再多一點。就算135用再高的解析去掃也只是放大原本的顆粒。簡單地說拿66裁成1/4的數據來跟135比較沒有實質意義。個人認為135送滾掃的效益不大,除非有特別需求,135底片拿給FDI店家掃就非常夠用了。

話說回來,樓主的問題跟掃描沒關係,在下也覺得樓主似乎對此不感興趣所以就不再回應。
只是針對劍兄的問題回答,別讓樓歪了…

劍論山華 wrote:
我相信手工放像可以比...(恕刪)
~米粒~ wrote:
有大難題了..
小弟用過M9 而現在想要台底片的, 而且又想同時升級到120..
各位可以給小的一點建議嗎..


看你的拍攝主題是什麼為主, 再來決定就手的工具.

去年小弟剛好有幸同時有過M6, M9 & 哈仔500cm.
最後都是把500cm還給朋友. 相比之下, 135mm系統還是比較適合小弟我的城市街頭隨拍!

Hassy 拍風景拍大景拍靜態主題, 的確有其迷人之處. 光是在那邊頭低低的對焦就不知道迷死多少假文青少女!
用135MM手動對焦我還可以做到跟模特兒邊走邊拍...用Hassy追焦與動態跟拍我就GG了....

所以為了最後的相片能見人, 小弟還是心無旁騖地緊守135mm系統.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小弟同時有R牌120SLR跟M6 ttl,
M6配50跟35,街拍速寫足矣;120SLR(有機身專用握把),街拍速寫兩用。
畫質固然是大片幅好,但M機的優勢在於輕便性與低調感(我把logo用黑膠帶貼住),
當然120也可以拍人文,只不過快門擊發的聲響比M機要大上十倍,自然容易驚動到被攝者;
小弟M機多用黑白,而120SLR則黑白與正片都用。
前幾樓有位兄台建議120的RF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算是取其權衡之道。
小弟也有用Xpan系統,如果樓主想要介於135跟120之間做個選擇,
Xpan夠另類了,但缺點是光圈太小(F4),不然寬幅可為您帶來不一樣的感受與視野~~

對了,120拍正片放在燈箱上面觀賞,爽度比起數位影像,可是贏上十數倍啊!
掃描可以用便宜的V600,對於分享也已足夠。
寬幅跟120都是自掃,135丟給店家掃。
用幻燈機投出來的爽度則是千倍~

馬理個B wrote:
120拍正片放在燈箱上面觀賞,爽度比起數位影像,可是贏上十數倍啊!(恕刪)
3.5F Planar Xenotar皆可,自己沖掃。保你不後悔。
還有,旁軸和中幅SLR不是一個用處的,拿來作比較似乎不是很合適。如果你要的是中幅+135旁軸的便捷,Rolleiflex是不二之選。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