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典"的煩惱

個人認為 器材歸器材 照片歸照片

任何領域都可以有經典身處其中

大多數人知道馬友友 但有多少人知道他用的琴

但是 熟知樂器 或是對樂器有研究的人

或許就會對他手上的史特拉底瓦利琴 Stradivars 稱讚不已

並將此琴列為經典中的經典~

相機應該也是這樣 大多數人熟知的 是經典照片

但是 對相機器材有認知的 或許進而了解 使用的是哪些"配備"

對技術控來說 他們會去研究 當初的環境下 使用的是哪些"設定"

每個環節 都可以分開 也都可以成就經典

卻又環環相扣 密不可分!

結論是 每個人有各自想要追求的經典

只要自己堅持下去 都是值得的!

除非數年後 你改變想法 那麼你也只不過是推翻了過去數年的堅持罷了!


不過 我是認為 大多數的人 會大力讚嘆的對象 通常是

以陽春器材卻拍出讓人不禁舉起大拇指的作品!

以簡單畫具卻繪出讓人為之震撼的巨作!
My Flickr: photo.mo-a.net
marbury17 wrote:
至少都留常用的 順手的....
經典?
當你每家都擁有過 你就不覺得NIKON是經典了


最近翅膀硬了想試試了中片幅了,但防潮箱真的有點擠了

mi30182 wrote:
既然不缺錢,而是防潮箱沒位置了,那容易解決。
多買幾個防潮箱疊疊樂不就好了。

說不缺錢是不缺小條的,且在買又會想要將他補滿...
再說我可不是光大這樣的豪氣干雲,能上山下海,小小玩就足夠了(靠!光大中槍了)

hiroyuki2243 wrote:
改鏡先不論
要轉接通常也不會考慮NIKON機身吧
請問F6以轉接來說F6和F100差異會很大嗎?
(只把玩,沒實際拍過F6...)

我也沒玩過F6....對於玩手動鏡來說
我裝在F100時就讓我覺得太笨重了,
最後還是FA上讓我覺得最攜帶方便,
且我很討厭先進機種的裝片方式,永遠只能讓我拍到37張.....


glansam wrote:
有些攝影家堅持用很平凡且廉價的相機就可以拍出藝術
有些攝影家醉心於萊卡 除了器材帶來的美感 有時候這種執著讓藝術的靈感昇華

我覺得都沒有錯 端看你執著於哪個

不過 既然留著經典,就要常用,品嘗美感,昇華感受


glansam您擁有的真是藝術家的靈魂..
本人也收藏了Nikon從大F到F4十多只經典機身,偶爾把玩,聽聽快門聲,擦拭一下機身,頗能自得其樂!

cchangg wrote:
Rolleiflex 很不容易使用,但是他在歷史上就是有這麼一段過去,值得紀念。

Rolleiflex真的算是120裡面超級好用的了
我是Hiroyuki
cchangg wrote:
問題在兩種人。

1) 以為自己買了什麼鏡就功力大增,或者才能夠打通任督二脈....
沒有買齊大三元就覺得自己神功無法發揮。
買了 M9 就以為自己照片張張色澤綿順、細節豐富、發色通透、連在火星都能照出空氣感....

2) 知道鏡頭後的那顆最重要,但是覺得會去買 n 枚玉、幾變妖、香水無真的人都是 1) 的那種人。


這兩種人讓喜歡買些器材來珍藏一段歷史的人,被汙名化、被當成無惱跟風的人。

事實上收集「經典」器材,是很愜意的事。因為這些都是過去某些人
努力後的成功果實,或者是一段歷史的見證。

買就買,不要成為那兩種人最重要。...(恕刪)


讚讚讚.....

器材狂就是以為買了這些就會怎樣怎樣,會上天下地似的,是那股矯氣使然吧
就如同LOMO"使用者"一樣,要拿著LOMO才能LOMO....

蒐集、收藏,大部分是出自於喜歡,出自於愛............某大樓中的七彩Olympus XA
要說拿出來拍嘛,拍出什麼鳥嘛,也倒只是原因之一
我還蠻常拿底片機出來把玩的,摸著擦著感覺就來了........(銷魂)

我的底片機到目前為止都還是只進不出,也希望能只進不出啦...

hiroyuki2243 wrote:
marbury17 wrote:
至少都留常用的 順手的....
經典?
當你每家都擁有過 你就不覺得NIKON是經典了

哈哈~超中肯...(恕刪)


不過對於經典一詞,我倒是有自己的想法
我認為所謂的經典不應該只是在技術上特別突破的
經典還有著一定的通俗成分在

就像是converse的基本帆布鞋一樣
之所以會被稱作經典
跟它在當代的普遍性有關

因此我認為Nikon FM2絕對有資格稱為經典
在技術上 當年應該算是中上的機款(更別說很高的快門速度)
在普遍性上就更不用說了

135SLR系統,除了品牌會做cost down取向的機身鏡頭之外
基本上技術都是一直在突破的(尤其是旗艦機種)
我覺得若單純以相機的技術面,科技層面來定義"經典"
那根本每一台都是經典了



對於收藏一事
小弟覺得收藏是有個人個性的東西
特別推崇冼鏡光老師的收藏取向
都是挑一些特殊的,並且相機的某一兩點設計,在當代是有突破性、代表性,或者很值得玩味的

台灣比較多的"收藏家"
除了品牌取向之外
剩下的就是一味收高價位或者限量品
雖然那也是收藏
只是我個人比較不喜歡那一種的

不差這個錢就別賣. 反正老相機買來主要是供起來"把玩"的!

真的是天天帶出門的相機, 就是我的iPHONE4 手機!

老相機我也有, 買入價跟賣出價都一樣...所以買來會用...供著的情況少.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pksonkoala wrote:
個人認為 器材歸器材...(恕刪)

馬友友是因為夠格才值得"經典"名琴與之匹配. 我們勒?? 只是浪費那些很好的機子來凸顯我們的虛榮.


HarryC888 wrote:
本人也收藏了Nikon從大F到F4十多只經典機身...

小弟玩了四五種系統(含Nikon F), 順手好操, 但沒感覺"經典".

hiroyuki2243 wrote:
Rolleiflex真的算是120裡面超級好用的....

+1

revox wrote:
F6的100%觀景窗大又明亮!...(恕刪)

小弟不才!
有錯請更正!
印象中,FM2的觀景窗遠大於F6
觀景窗大小就是觀景窗放大倍率決定,視野率則否
F6觀景窗放大倍率74%
FM2觀景窗放大倍率86%
應該是FM2的觀景窗比F6大又明亮
所以就Nikon相機,您該去體會FM2的觀景窗!
hiroyuki2243 wrote:
Rolleiflex真的算是120裡面超級好用的了


唉~我也嚮往進化到120片幅去...

mark0826 wrote:
器材狂就是以為買了這些就會怎樣怎樣,會上天下地似的,是那股矯氣使然吧
就如同LOMO"使用者"一樣,要拿著LOMO才能LOMO....


我到覺得不用過份去輕蔑只玩器材或收集鏡頭的同好
畢竟每個人追求的都不一樣,且一般剛接觸老機老鏡的人(包括現在的我)
在無所適從下也只能選擇人云亦云,都有心想買了不買塊寶,難道買塊鐵
只是這些所謂的經典,還真讓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我的珠戒....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