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sHuey wrote:
OTF, O家把senser放在曝光室下面,對著底片,同時也在快門簾向外一方印上與底片反光一致的印刷(有點像現在的二維條碼),然後在反光鏡上做另一小鏡用以折射光線......這樣可以在快門簾沒開時測光,在快門簾開時也可以測光決定快門簾關閉的時間......
我的OM-2Sp的反光鏡背面就有另一面鏡子,很多人覺得OM系列的快門聲不好聽,我覺得跟這面小鏡子有點關係,這實在是非戰之罪啊......
Olympus OM-2的Off The Film (OTF) metering的確是很重要的 Through-the-lens (TTL) metering 技術,後來的 Pentax LX 也採用此OTF技術。不過Pentax LX可以更換整個取景器(view finder),測光更可以低到-6.5EV (OM-2是-5EV),同時期的Nikon F3也做不到,而且F3也不像OM-2, LX一樣,能real-time變更快門時間。
也就是說如果搭火車在隧道內按下快門是4Sec,在第2秒火車出山洞見到太陽之後,LX, OM-2會馬上發現曝光夠了而關閉快門,但F3仍會傻傻的繼續曝光到4秒結束Orz
至於快門聲不好聽,見人見智。我看過有日本攝影雜誌還用頻譜分析儀分析比較Leica M3, M6的快門聲音,還有殘響

有時夜深人靜時把玩手上的相機,瞭解他們的故事,是一件蠻有趣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