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zy wrote:
發文的樓主也有在Lo...(恕刪)
瞎米! 拿200元以上的正片去負沖,太浪費了。
150以下or過期的這樣玩玩無所謂啦!
才要買新的EBX的說,變200元啦......
看來週末去掃個半打就好,可以1年也拍不完吧...
infoto wrote:
那11"x14"彩色負片平均一張要賣1000元(面積也略大於2捲135而已)
照合理價格應該是600元,但售價卻高出1.6倍
但還是有人願意買,一買還是10盒~20盒
又該如何解釋?
在國外幾乎都是以負片為主,正片大多是商業攝影才會考慮的選項
數位機背售價已經下降到可以負擔地步時,正片就是第一個銷量大幅銳減的產品
停掉也是預期中的考量
只是台灣的消費型態比較奇怪,商業市場幾乎全數絕跡的情況下
一堆業餘愛好者卻把主力全部投注在這產線上
鼓吹的理由又千奇百怪,卻又不根據產品設計導向使用
搞得最後只能用眼睛看,洗出來/掃出來都與想的不一樣
rhinocero_tw wrote:
所謂合理價格並非單純以原物料來計價, 也包含使用對象與物件相關. 能拍11"X14"片子的相機, 在數量上遠不如120/135相機, 賣得貴還說的過去. 但現在是網路消息才一傳開, 商家就坐地起價了. 其他的相對因素還不如以人性貪婪的角度來解釋.
在美國的話, 反轉片一般CVS或Walgreen等都買得到, 雖然量少但也還是消費性產品. 至於產品設計導向就更妙了: 負片不是用來放相用的嘛? 人不就更少了? 搞得現在比洗正片還貴還麻煩不是? 如果數位掃描來印出, 那負片還不如反轉片實用: 起碼校色容易些, 120等中片幅的還多個實體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