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百年前用燒鎂粉來閃光,不是在玩命嗎?

高中物理不是有做過實驗

鈉丟到水裡就會有高速燃燒反應
鎂則是要加熱後才會高速燃燒反應

下面有美反映的實驗影片 好好回味一下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2NjkxODYw.html
幾年前很流行鎂合金外殼筆電跟鎂合金單車的說
還有被照的人臉被鎂粉燻黑好像是某集黃飛鴻裡面的梗
erc wrote:
一個物件,除了「材質...(恕刪)
反核人士搞民粹第一名,其實很沒有經濟頭腦。
要是我媽再年輕一點,我一定要她出去賣,賺的錢隨便都比現在多。這才叫務實呀。


那... 有女兒嗎
一路走來 Desire/OneV/OneX/E8/M10/U11plus

erc wrote:
一個物件,除了「材質」之外,還有「量」和「濃度」等問題。

鎂是高反應材料沒錯,但是量不夠也是沒用的。
火藥也很危險,但是極低量的火藥常拿來當發火柴。
硫璜可以製成炸藥,但是低量的硫璜也是藥品。

另,核電也是低量、低濃度的材料,所以不會爆炸(完全強調:核電不會爆炸),而是發生「意外」時難以控制的污染。
而所謂的「意外」就是「非正常狀況下的情況」,都已經是非正常狀況了,本來就不應該在理性討論時拿出來講,那根本是來亂的。

台灣是拿來賺錢的地方,以下三個選項請選擇:
(1)賺完錢之後離開、
(2)核污染之後離開、
(3)沒電,所以沒工廠,所以沒工作,所以活不下去而離開,
你會選哪一個?
三者的最終結果是一樣的,而選擇第一者還可以多賺一些錢,不是嗎!
如果選的是(3),結果又沒錢可以離開,那才悲慘咧~

反核人士搞民粹第一名,其實很沒有經濟頭腦。
要是我媽再年輕一點,我一定要她出去賣,賺的錢隨便都比現在多。這才叫務實呀。


護貝一下~
不知道令堂看到你的留言.作何感想?
好令人吃驚的比喻....原來這樣叫做務實
抱歉~我做不到
有點離題了...

我覺得"磷"這個元素 比較有可能 在空氣下自己燒起來

erc wrote:
一個物件,除了「材質」之外,還有「量」和「濃度」等問題。

鎂是高反應材料沒錯,但是量不夠也是沒用的。
火藥也很危險,但是極低量的火藥常拿來當發火柴。
硫璜可以製成炸藥,但是低量的硫璜也是藥品。

另,核電也是低量、低濃度的材料,所以不會爆炸(完全強調:核電不會爆炸),而是發生「意外」時難以控制的污染。
而所謂的「意外」就是「非正常狀況下的情況」,都已經是非正常狀況了,本來就不應該在理性討論時拿出來講,那根本是來亂的。

台灣是拿來賺錢的地方,以下三個選項請選擇:
(1)賺完錢之後離開、
(2)核污染之後離開、
(3)沒電,所以沒工廠,所以沒工作,所以活不下去而離開,
你會選哪一個?
三者的最終結果是一樣的,而選擇第一者還可以多賺一些錢,不是嗎!
如果選的是(3),結果又沒錢可以離開,那才悲慘咧~

反核人士搞民粹第一名,其實很沒有經濟頭腦。
要是我媽再年輕一點,我一定要她出去賣,賺的錢隨便都比現在多。這才叫務實呀。



核能有你這種幾乎算是沒有廉恥心 道德心的生物來宣傳務實的例子 真是一大敗筆..太無言了

你媽要是知道你這樣寫 .會叫你爸當初就射在牆壁上








joshwang wrote:
「鎂」在元素周期表內,屬於「第二族」不穩定的元素之一,只要接觸空氣時間過長,就會發生起火的狀況,若是量多,更可能一瞬間爆炸。 ...(恕刪)


以前有一時期用含有放射物質的稀土元素加入鏡片裡,做成相機鏡片
傳言那時期的攝影師容易得腦癌.......

有沒有再扯一點的....
恩...這是維基百科

Magnesium is a highly flammable metal, but while it is easy to ignite when powdered or shaved into thin strips, it is difficult to ignite in mass or bulk. Once ignited, it is difficult to extinguish, being able to burn in nitrogen (forming magnesium nitride), carbon dioxide (forming magnesium oxide and carbon) and water (forming magnesium oxide and hydrogen). This property was used in incendiary weapons used in the firebombing of cities in World War II, the only practical civil defense being to smother a burning flare under dry sand to exclude the atmosphere. On burning in air, magnesium produces a brilliant white light which includes strong ultraviolet. Thus magnesium powder (flash powder) was used as a source of illumination in the early days of photography.

簡單來說,鎂在'塊材'的情況下不容易燃燒,但在粉末或細絲狀的時候很容易燒起來且一發不可收拾

接觸氧或水我想可能是因為氧化或與水合的過程中會產生熱,大量鎂氧化產生大量的熱達到燃燒所

需要的活化能,再加上反應表面積極大所以才會爆炸吧


以前在國家地理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詳細內容我忘了,其中有一段大意是以前閃光燈技術還沒這麼

好,海底攝影需要閃光,所以只好在海面上架一個平台,平台是透明的,上面裝一大堆鎂粉,海面下的攝

影師要拍照時就用某種方法點燃海面上的鎂粉,鎂粉燃燒的強烈閃光就可以照亮海面下.


作者還提到有一次觸發閃光時差一點就燒死海面上的助手

給大家參考
erc wrote:
台灣是拿來賺錢的地方,以下三個選項請選擇:
(1)賺完錢之後離開、
(2)核污染之後離開、
(3)沒電,所以沒工廠,所以沒工作,所以活不下去而離開,
你會選哪一個?
三者的最終結果是一樣的,而選擇第一者還可以多賺一些錢,不是嗎!
如果選的是(3),結果又沒錢可以離開,那才悲慘咧~

反核人士搞民粹第一名,其實很沒有經濟頭腦。
要是我媽再年輕一點,我一定要她出去賣,賺的錢隨便都比現在多。這才叫務實呀

到底在講尛?
勸你回家用右手自力發電最務實...
我是Hiroyuki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