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有幾間厝 用磚仔con. 看起來普通普通

cobrawu wrote:
樓主似乎從28-70mm,70-210mm,180mm F2.3限量版都收齊了,應該花了不少
小弟口袋不夠深,只能吞口水

數位相機鏡皇小黑六或小白三其中一支的價錢,就可打死愛展能
28-70mm,70-210mm,180mm F2.3全部,信不信??現在愛展能
鏡頭也許有漲了,但也還算便宜啊,口袋不用多深,y拍有人三支
一起賣,正向大大您招手ing,呵呵...
cobrawu wrote:
下回只要看到愛展能,小弟一定直接跳過,那個發色和細節太毒了吧

老實說愛展能解像力不是頂高,還達不到德鏡50circle/mm標準,
但它的發色及階調我個人感覺比德鏡還要豐富及藝術,去弄個一兩
管回來玩玩,就不用直接跳過什麼了
這首歌很好聽 , 也很有意思 .
但我一直找不到清晰版的MP3 . YOUXXXX裡的音質也不是很好 . 很可惜 .
偶爾會在收音機裡聽到這首歌 . 每每聽到都會想到當時所經歷的種種 .

老歌好聽不是沒有原因的 , 除了旋律外也可以回想起當時所發生的故事 .
貢獻一張............^^

阿公家的四合院

歲月斑駁的紅磚、古意的木門









twfriday wrote:
磚跟磚之間, 需要抹上水泥來黏合...
所以磚牆是用con 的,也沒有錯啊...ccc


最早期沒有水泥時磚都用糯米黏,像南投縣還保留一座糯米橋
,所以磚用砌的,台語叫"the"

葉啟田這首"故鄉"太轟動了,流傳久了,沒辦法,只好磚牆是
用con 的也可以.我也接受con,這樣歌才會順口
鹿港

Contax G1 + G90
Kodak PJA 過期底片

還是陰天..雖然用菜頭...但......客倌還是看看就好












G28






Nikon FM2+ 50mm f1.8

Elitechrome 100 正片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weslyt wrote:
這首歌很好聽 , 也很有意思 .
但我一直找不到清晰版的MP3 . YOUXXXX裡的音質也不是很好 . 很可惜 .
偶爾會在收音機裡聽到這首歌 . 每每聽到都會想到當時所經歷的種種 .

老歌好聽不是沒有原因的 , 除了旋律外也可以回想起當時所發生的故事 .

好聽的歌用MP3聽太可惜了,要用幾聲道大小喇叭音響設備來聽才
好吧.

EL5188 wrote:
數位相機鏡皇小黑六或小白三其中一支的價錢,就可打死愛展能
28-70mm,70-210mm,180mm F2.3全部,信不信??現在愛展能
鏡頭也許有漲了,但也還算便宜啊,...(恕刪)


所以有時很多人想法一時也沒轉過來..

以為很好的東西就很貴 ,其實傳統東西買了一堆.可以從半格,135,6x6,6x9,45一路買下來,可能還比買dslr機皇配鏡皇還便宜......
當然不要把底片算進去

當然啦.要比較應該有點先天失衡

現在我們談論的鏡頭都是在上個世紀未10年前製造出來 ,所以價格要跟現在新鏡頭比...除非天下第一鏡,不然老鏡價格遠低於比較好品質的現代鏡

我想大家的誤解可能是覺的1971年出產的菜頭 ,當年巿價約3萬.但經過40年了..都變中年人了,二手價應該只能有一二千元 ,但為什麼還可以有一萬元...所以就覺的貴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EL5188 wrote:
數位相機鏡皇小黑六或小白三其中一支的價錢,就可打死愛展能
28-70mm,70-210mm,180mm F2.3全部,信不信??現在愛展能
鏡頭也許有漲了,但也還算便宜啊,口袋不用多深,y拍有人三支
一起賣,正向大大您招手ing,呵呵.....(恕刪)

感謝開示,小弟在沒有屋頂的拍賣有看到,看了一年多,因為他一次要全套一起賣,
所以還是原地踏步

說來不怕您笑,小弟的數位相機都是2手的,1D和1Ds都是,因為汰換速度真的太快了
反而是以前碰不起的德鏡和德機價格現在都粉親民(Leica M系列例外)



EL5188 wrote:
老實說愛展能解像力不是頂高,還達不到德鏡50circle/mm標準,

但它的發色及階調我個人感覺比德鏡還要豐富及藝術,去弄個一兩

管回來玩玩,就不用直接跳過什麼了.....(恕刪)

最近迷上Leica R,現在還在適應中,等小弟搞定後再來跳另一個愛展能錢坑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Fox_huang wrote:
現在我們談論的鏡頭都是在上個世紀未10年前製造出來 ,所以價格要跟現在新鏡頭比...除非天下第一鏡,不然老鏡價格遠低於比較好品質的現代鏡

我想大家的誤解可能是覺的1971年出產的菜頭 ,當年巿價約3萬.但經過40年了..都變中年人了,二手價應該只能有一二千元 ,但為什麼還可以有一萬元...所以就覺的貴...(恕刪)

您說的是事實,現在的底片機和DSLR比起來真的不能比.不過這樣反而給小弟一個撿便宜的機會
以前聽長輩在提的Zeiss,Leica, Angenieux這種高不可攀的鏡頭,現在卻粉親民,雖然是手動鏡
反而有另一種FU,慢慢對焦,慢慢構圖,不用像拍DSLR拍一堆砍一堆,拍完後反而有一種成就感
說穿了會慢慢拍其實是因為底片粉貴,專業正片更貴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昨天剛好到台東阿朗壹古道玩
貢獻一張,
Leica R 35/2 + Fuji X-tra 400+光影正片mode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