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底片比數位優在和差在哪裏?


i407 wrote:
我原本也持同樣看法本...(恕刪)


"很多" 沒講多少啦 很難說啦 哈哈哈

底片數位 沒啥好比的啦

樓主是小白
每一篇文都是如此的
希望這邊的大家 不要太認真..

不然絕對又會有戰火.................
ppkimico wrote:
底片:顏色階調平順自...(恕刪)

推~~


沖底片的店家要找對,不然顏色一片平坦或是缺乏某些顏色,底掃我用自己的大約5000台幣,已經夠用,

底片一般一個主題拍攝不會連拍個三張,所以會動很多腦袋再按快門,
數位一般都會連拍三張看一下LCD,邊拍邊看結果,缺少了期待,

比喻成水彩畫,底片拍攝過程會很珍惜,而數位就像PS一樣不喜歡可以還原上一步,所以底片每一步驟都有成就感,數位則是方便,並不會對每一個步驟下太大的決心

底片有味道(正片更是好聞),數位幾乎沒有,

數位拍完RAW檔回家可以調AWB調EV調銳利度等,沒完沒了,如果RAW檔留著等於一推還沒死的東西在硬碟裡
底片雖然交給別人沖掃,但回家後可以修改JPEG的範圍已經不大,每張都使已經結束的作品,安詳無比....

結論:底片拍攝可以被要求動腦袋+珍惜每次快門+有期待感+作品有完整感+有味道
(那麼多感覺真是值回票價,但我還是很懶,都帶數位機身出門@@~)

datapay wrote:
推~~沖底片的店家要...(恕刪)


我認真了,剛爬完樓才發現這是一篇爭論文.......

真的要玩底片因該要上120 645 或大型相機,不是那些片幅的底片染料比較好,而是進光量不同作品壓縮感與光影細膩的分部會有差異,而現在數位流行的片幅也只到了135就有點停滯不前了,
如果是135,顏色上,底片與數位差異不大。解析度上,數位可以很高。鏡頭上,老鏡頭樂趣十足,也已經都可以轉接到CANON SONY OLY等一些機身上面,底片慢慢因為"不方便" 所以玩的人越來越少,不然底片拍攝起來的確有很多感受會發生,

如果135片幅以上,非我專長,我只玩了120一段時間,對沖掃感覺麻煩,但對成像感覺新鮮,大片幅拍人像有一種微距壓縮感,很妙!

哪一個比較"好",要把一堆評分標準濃縮成一個"好"字可不簡單,但是如果說哪一個比較懶,我認為數位很懶,而我也一直想按底片快門,新裝的那捲已經過半年了,才按兩下@@,數位或是DC隨拍已經按了幾百下了..... 我懶
請有經驗的大大告訴我怎樣的情況下可以用底片機拍攝,也許我會多按一點(團購的黑白底片,這捲拍完打算自己沖沖看~不過半年兩下的速度,大概還要等十幾年後才能沖,到時候藥水都已經變質,染劑也都退掉,沖出來的照片一定超有味道!)

datapay wrote:
我認真了,剛爬完樓才發現這是一篇爭論文..........(恕刪)


別太自責

打從這篇題目一出來.還沒人回應 .我就知道是戰文了....

想不到一下樓就歪了..但真的歪掉原因不是底片數位論戰
是有人挑語病及有人要笑人家被坑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怎麼又來了 @@
好像每一,二個月就會跑一篇出來的樣子 
Fox_huang wrote:
想不到一下樓就歪了..但真的歪掉原因不是底片數位論戰
是有人挑語病及有人要笑人家被坑



如果不要有那麼高調的講出21萬的事情,本人也不會想要出來"搓破"....

樓歪了做比薩斜塔也不賴啦


至少有看這棟樓的人,以後要買MP CLASSIC套組時,大概就會知道要怎麼跟店家喊價了

嘛是功德一件啦


畢竟 LEICA-M 這種高單價收藏品,要知道它真正值不值錢,值多少錢

這也不是普通人就知道的,要有點門路才行
萬年老話題又出現了

每次都是戰了高高的樓,最後沒有結論

cheungdada wrote:
小弟想問各位大大底片...(恕刪)


數位拍出來的像是用一個眼睛看東西 而且是陰天
底片拍出來的像是用兩個眼睛看東西 而且是晴天

chaociao wrote:
萬年老話題又出現了每...(恕刪)


因為這種事情本來就不會有結論,就好像用吃義大利麵因該要叉子還是用筷子一樣,

我覺得比較不可思議的是多年前有一位拍底片老前輩PO底片拍攝的心得卻被一群數位擁護者圍剿....

網路生態真的很有趣,黑暗面也是。
大家都希望數位拍出來像底片

沒有人希望底片拍出來像數位

差在這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