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120底片、沖片、掃片的成本?

買台gws690拍69片幅 ,

再買nikon的120底掃9000ed ,

再買24吋的繪圖機來輸出大圖 ,

nt20萬左右可以玩得很爽 !
人眼是類比的
人腦還原能力比電腦還強
照片不需要那麼清楚
顏色和階調比較重要
dgg wrote:
「追求極高掃描品質,..

目前印刷業專業滾筒掃描
每Mb,收費5~8元
熟人,收5元
一般人收8元
.(恕刪)


我幾年前做過正片滾筒掃描,是要存檔(以後可以數位輸出用的),
以66正片來說,業者表示如果要以數位輸出20x 20吋,則需20M左右(依1吋約1M換算),
1M要價8元,所以我單張圖就掃了20 x 8=160元。

過去經驗可供參考,現在價格或有調整也說不定。
兼善天下的心情故事 http://timshea.pixnet.net/blog/
如果以我前陣子剛入手的底片哈蘇來說...一台500CM+CF50+CF80+CF150+A12片盒+sekonic L-558測光表共約8萬多依點點
一捲底片Fuji RVP50是140元,Kodak E100VS、E100G、Fuji RDPIII一捲都是135元,6*6片福可以拍12張
沖片去玖華沖是一捲55元,但是相信各位會推薦別家
至於掃瞄器我沒有買..因為我是社會新鮮人,還沒有工作,目前沒預算買,這方面我沒辦法回答
上夾的話,契石有賣片夾,一個約8元..50個裝,無酸袋也有賣,但是不貴

最後是滾筒掃描,如果要洗一張放大到掛在牆壁上,我覺得掃描一張100多元..想想還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偶而才一張
玩底片機不是錢的問題,只是有沒有耐心而已!

現在數位機那麼方便,也兩千多萬像素了,135底片根本比不上

甚至我認為120底片都快不行了!

所以要玩就得上45底片了,還可以拍612,617等長片幅,爽~~

但要面對龐大的機器,腳架,重點是很慢的對焦程序等

"耐心"決定你是否玩的下去的因素!

何況還有買底片,沖底片,掃底片,輸出.....的步驟@

其中還有"校色"問題,保證玩死你!!

非商業用途,我看維持不長吧!

我冰箱還一堆45正片沒用勒
我懶 我遜
所以我都拍負片 (羞~)
沖加掃110
傷腦筋的部份 丟給店家喽

同一家沖掃店
同一種負片
我有一種感覺
好像120 scan起來比較穩定耶
是片幅大 scan得到的資訊多的關係嗎?
阿光兄:
PM已回覆請收PM

你這篇的主題也是我當出考慮120數位的因素之一

從底片拍照開始
使用了Contax 645、Rollei 6008AF、TLR、905、503CW、Alpa 12TC
掃瞄器使用Nikon 9000ED
有的送滾掃
期間也是為了沖片掃瞄耗盡心力和時間

後來毅然決定跳過沖片掃瞄直接數位化
很慶幸能早一點進入數位系統
省下的時間是無價的

若是有預算那就用吧
絕不會後悔
若沒有預算和打算
以下所講的就不用在意


下面提供幾點供參考
1.機背細節確定已超過120底片(3300萬像素以上)
(本人已反覆比較測試過)
數位時代色彩是可以後製的
(請高手教一下,要蔡司味就可調蔡司味)
所以現在中型相機比135還早就已全面改出新的數位鏡頭
為了應付6000萬像素的機背
強調的是解析度和色散的改進(數位鏡頭的定義)
(可參考Alpa網站資料)
請廠商把機背送來測試(每家機背都可以先測試)
細節絕對會讓你滿意的

2.景深問題
機背的景深小很多
無限遠還好
近距離的比底片使用時淺很多
這點要注意

3.
有前輩用過哈X牌的機背對機背色彩不滿意
你可以測過Leaf和Phaseone後再下定論
個人後來也是選擇和使用後兩品牌

4.
個人是認為時間無價
數位化後
拍的量大
好的作品數量也成比例增加
省下沖片掃瞄的時間
和滾掃的金錢
若你覺得值得
那就撩下去吧

以上供你參考看看

明年個人將在爵士把這些機背拍
放大拿出來和同好分享
到時可以來參考看看



IQ4 150MP、Phaseone XT、Phaseone台灣推廣大使、行雲流水攝影藝廊館長
Lulumi wrote:
明年個人將在爵士把這些機背拍
放大拿出來和同好分享
到時可以來參考看看


我一定要去看

哀 子彈不足 加上重量超過
機備就免談了 嗚嗚嗚
butterdada wrote:
我一定要去看哀 子彈...(恕刪)


達叔能來指教
真是榮幸

此次展覽純粹就是放大展示機背的效果
至於風景內容看看就好ccc
IQ4 150MP、Phaseone XT、Phaseone台灣推廣大使、行雲流水攝影藝廊館長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