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fox wrote:
Hi 各位大家好,我...(恕刪)
大哥拍的不錯喔!!我也是底片愛好者,.請多多指教囉
haytt wrote:
沒有焦慮感是騙人的,但是只有實際的行動才能改變人們對底片機的誤解,底片機不是高手的天下,是屬於大家的,我看到很多從數位入手底片機的分享片子都很棒欸。
Walt Yu wrote:
大哥貼的第一張是上海...(恕刪)
Walt Yu wrote:
我想時代的趨勢很難阻擋,關鍵是我們選擇了底片陪了我們這一段,留下數位沒有的回憶,終究只能這樣而已。
akihindo wrote:
LOMO族也是有很努力在拍正片的,只是沒有人在"正沖"而已
Walt Yu wrote:是的,這是傳統底片機以傻瓜相機模式(Av)拍的弄樘。
大哥貼的第一張是上海的弄堂?...(恕刪)
我覺得在這個年代要推底片是難上加難的事情,現在多數新加入底片的都是用lomo的族群,要靠他們撐住目前的正片款式,顯然不太可能。
雖然富士柯達都推出了新底片(暫時別管富士新的負片沒出口),愛克發也重新在出,但要把底片給「推出去」,建立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也有其必要性,不然底片隨便沖沖,店家隨便掃掃,Leica看起來像日鏡,日鏡看起來沒比副廠好多少,很多人會覺得「這個也不過就這樣而已」,無法充分瞭解底片的話很難知道魅力究竟在哪裡。
而C/P值很高主要是建立在低價的二手價上的論述,雖然EF16-35LⅡ+EF24-70L+EF70-200L+580EX+EOS1V的C/P值也還是比EF16-35LⅡ+EF24-70L+EF70-200L+580EX+EOS1Ds mk3高,但現在除了EOS1V,F6以外還在生產的單眼相機也沒幾款了
最近一段時間聽到不少EF28-70L鏡片霧化的案例,也看過EF70-200L鏡片變質的實體,也聽過EF500f4.5L及EF600f4L因為沒有USM備料所以不能修理的事情,二手產品剩餘壽命終有限,機身鏡頭都會老化,過了一個時間點維修難度會大幅提高,現在願意買新品拍底片的人恐怕沒幾個,針對底片設計的鏡頭雖然目前款式還是大幅超越數位對應鏡頭,但是當二手市場中的器材都老化到一定程度,你修到一定次數累積到一定金額,還能堅持下去的人還有多少?也許有人會說那可以用純機械機身,但EOS沒有,Nikon比較新的是有FM3a,Minolta α沒有,Pentax LX其實也有不少案例,不能否認整個天秤急遽向數位傾斜,Leica R都收了,M會買新品的更少
底片使用者增加的速度恐怕不敵流失的速度,聽聞日本每年底片產量減少1/8,當一卷專業正片漲破300,甚至是350的時候,又有幾個人會不選擇換數位?很多人大概不會想現在很貴了未來可能會貴到完全買不下去,不如趁現在多試試看各種底片(不知道以後又會停掉多少款),但有些認識終究是一小撮人,除非是老羊攝影班告訴學生都該買一台F6 or EOS1V,不然haytt兄講的又有多少人不是瞄一瞄然後跳過呢?現在願意買個D700 or EOS5D mk2配上高價鏡的人很多,但願意買全新的1V or F6的恐怕一年不到三十個,多數人不是不在乎底片與數位在畫質上的差異,就是認為數位已經超越了底片,除了少數偶爾拍個幾卷玩票性質跟還是覺得數位太貴或年紀較大對數位較難學習的人以外,底片還能吸引多少人使用?我想時代的趨勢很難阻擋,關鍵是我們選擇了底片陪了我們這一段,留下數位沒有的回憶,終究只能這樣而已。
aqfox wrote:
Hi 各位大家好,我...(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