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鏡頭下的獨白


dd0925 wrote:
我的是中幅機 200MM的焦段在135中算是小望遠而已


第二張超讚的

135mm





我是Hiroyuki
老禪師您好:

1.我個人最近領悟了,可以從好的影片中來學習光線的運用和構圖,原本以為知道這個秘訣的不多,沒想到您老前輩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2.從您的作品當中,我看到了何謂攝影的減法.
歐美新聞攝影有採訪線的緣故,很多報紙頭版照都是長焦,記者也會將300/2.8當成隨身工具
長鏡頭壓縮的空間照片一點都不罕見
反倒是某個地方的攝影記者很多都是拿廣角擠在人家面前等淚水或下跪甚至是"導演"受訪者,於是乎.......長鏡頭的新聞照反倒少了.....
謝謝!
dino1234 wrote:
老禪師您好:1.我個...(恕刪)

很多知名的導演本身也是攝影名家.例如法國大師布列松.我對攝影的興趣就是來自布列松.我也非常認同他按下快門決定瞬間的理論.因此也愛上了即興自由題材的拍攝..........
老禪師 wrote:
風景廣角人像中長焦.自由題材廣角標準焦段.也都是變焦鏡頭.定焦長鏡除了鳥類生態靜物人像外.其他題材極為少見.其實定焦長鏡是極好發揮的利器.淺景深空間壓縮感的特色.用在遠端取景取鏡所產生的空間視覺效果.也是令人驚艷的........(恕刪)

長焦鏡拍風景自有另一種感覺
況且有時候不用長焦鏡還真的是拍不到什麼好風景呢
小弟最近則是用超廣角等效18mm拍到鳥而有所體會
只要用心有創意
攝影其實是可以沒什麼限制的

原照片縮圖銳化未裁切


Olympus E.ZUIKO 200mm F4舊照幾張

Film-KODAK E100VS









Film-FUJI Neopan1600(Super Presto)



我的個人網站 goo.gl/bbs37a & 我的 www.flickr.com/photos/elf0724
老禪師 wrote:
很多知名的導演本身也是攝影名家.例如法國大師布列松.我對攝影的興趣就是來自布列松.我也非常認同他按下快門決定瞬間的理論.因此也愛上了即興自由題材的拍攝..........


補充一下:提出決定瞬間的理論的布列松(Henri-Cartier Bresson)年輕時當過另一個導演的副導,終其一生只有執導4部片子,而一般我們在電影領域講的大師布列松(Robert Bresson)是另外一個人,他得過你聽過所有的影展大獎不知多少次。

就電影領域而言,1952年提出瞬間理論的布列松(Henri-Cartier Bresson)並不算所謂知名導演。
謝謝!
不過一般所說的 "空間壓縮感" 不是指主體背後的背景變得很大很靠近的感覺嗎?
貼一張沒有壓縮感--雖是長焦拍--的建築工人.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weechia wrote:
不過一般所說的 "空...(恕刪)

空間壓縮感.....
老禪師 wrote:
您說的沒錯.如果聊聊...(恕刪)


網路平台有它的優點 也有缺點
每個人的攝影經驗與程度都不一樣 有時往往出現很無理頭的回答
不過前輩你很有心.... 這也是好事一件!

Nikon F80/ Nikkor AF28-105mm F3.5-4.5D(焦距約80mm) / E100VS /北海道大雪山國立公園/ October 2007
prolineyenli wrote:
網路平台有它的優點 ...(恕刪)

沒錯!尤其是在論壇裡.網民素質良誘不齊而且差很大.甚至有劣幣逐良幣的現象.分享者越來越少.光說不練只會出一支嘴者越來越越多.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