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to wrote:
所以別把矛盾的說詞放在沖印店身上
要列出有水準的工作室讓你洗到滿意不是問題
如果你覺得台灣的還不夠水準,我也有本事幫你代送日本
說彩色照片沒辦法控制色準,也只是數位為拓展市場的非客觀說詞而已...(恕刪)
您又說到重點了
台灣的每個鄉鎮市區裡.都有相當水準的沖印店??
不滿意的話..還得送到日本..
這會不會太麻煩了點??
控制色準是店家的本事.
要花多少時間去調整也是店家的考量.
4元/張.所以就沒有色準....
那要花多少錢才有色準正常的照片??
花了錢是不是一定就有漂亮的照片??
類比式的變因太多..
而價錢,便利性卻是消費者的考量..
遇到不爽.就PO到網路上.有用嗎??
數位時代 帶來的就是方便 這就是他最大的躍進
亂槍打鳥的數位 跟張張計價的底片
回歸到原點 是爲了拍一張 至少一張自己本身可以滿意的畫面
怎不如 緩緩的慢慢的去體會畫面帶給你的感受
底片貴嗎 數位便宜嗎
對於有錢人 這些都是小錢
看你站在哪個立足點來討論吧
但當你離開台灣領土 光是要買底片 你就會發現
我們台灣真幸福 底片種類不少 價格不高
沖洗技術 也是不容小覷 滿足非專業的需求 措措有餘
再台灣用底片拍照 是幸福的
去日本 街頭上拿數位的也多為觀光客 日本人本身卻也是拿著底片機上場
在一堆高階數位市場選擇 怎還是回到傳統 把數位推向世界
陰謀 阿本拉的陰謀 哈哈
沒有那樣的絕對
選擇適合自己 能掌握的設備
千萬別貪戀 而被設備所掌握
還是認真的拍就對了
當重新選擇 除了屈就於方便之外
還是會 回到傳統底片的懷抱
CTfrank wrote:
您又說到重點了台灣的...(恕刪)
所以你覺得一般消費者都搞不清楚sRGB/adobeRGB的設定
拍的時候也不了解白平衡設定
回來進電腦看,發現顏色也都不是自己當初看到的
當然消費者不會去買EIZO這種螢幕,更不可能去買什麼上萬元螢幕校正儀
那麼他怎麼知道自己拍的東西到底有沒有色準?
如果要列印
一般3000的事務機根本不會給你做細部調整
專業級的輸出機一台也是8000起跳
再者好的相片紙,一包的銷售價還比有感光銀的RC相紙還要貴(真的不知道貴在哪)
如果原廠沒有提供ICC檔給你用,不是抓瞎去試,就是要再去弄一台超高價的反射濃度儀來校正
所以你是在告訴大家
花4元在沖印店無法要求色準
那麼轉入數位之後,如果買不起高階硬體設備的人,要求色準根本就是緣木求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