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lineyenli wrote:喜歡山岳攝影的同好可...(恕刪) 多謝prolineyenli兄的介紹,上週六帶著家人一起專程到文化中心看了一場南湖枯木秀,比起同時間樓下的攝影學會聯展更有看頭,只是看完之後心裏更癢,不知何時才能有機會親臨現場。
asleep1011 wrote:上星期五上翠池......(恕刪) 我是十月底去的,不過只到主峰頂紮營沒到翠池,比起來看到360度的雲海也是很幸福的。底片還沒掃好,先上個dc記念照。詳情請看小弟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hhp0619/885009
hhp wrote:我是十月底去的,不過...(恕刪) 在雪主露營 真厲害~~~~~~ 最後那一段路一定很累!你體力真行~ 我超過20KG就掛了我這有以前秋季拍的"要按一下放大"至於雲海 我是在春季遇到的"要按一下放大"
雪主上紮營一直是我的夢想..可惜我跟的登山隊不是愛好攝影的 ,所以能有山屋都住山屋其實重裝上雪主很累,因為最後圈谷上峰頂從3600爬升到3800空氣又稀.又上坡 ,走起來很喘但.要去翠池非重裝走這一段 ,要去志佳陽也要重裝走這段,要去雪劍,雪山西稜.聖稜線...都有
松蘿湖又叫「十七歲少女之湖」,但大部分網上查到都叫「十七歲之湖」,姑且不論那個對錯,多二個少女聽名字就知道她的美了,松蘿湖位於宜蘭縣大同鄉的南勢溪上游,海拔高度為一千三百公尺,由於周圍青山環峙,形成小盆地,終年有山嵐雲霧籠罩,就如同17歲女孩般的美麗。松蘿湖除青山圍繞外,湖畔的綠地上混生闊葉針樹和多種雜木,由於常年處於低溫潮濕的氣候下,樹枝上都鋪上了一層地衣,更添松蘿湖神秘的清淨。每年10月至翌年4月為松蘿湖的飽水季節,這時期水量豐沛滿溢,湖面呈深綠色;但是到了枯水期,則只剩一 S形的淺流,湖水乾枯,湖畔則出現了青苔和水草,景色更為動人。為什麼叫松蘿湖呢?"松蘿"--為松蘿科松蘿屬的地衣類植物,可吸收霧氣中水分,從自行的光合作用中獲得營養,因此它不是寄生植物或菌類,而是一種「附生植物=著生植物」意指某種植物附著在其他的植物上,但不吸取宿主的養分,因此它所在的環境空氣必須未受污染,是環境的指標生物之一。看它的生長情形,如同一團高掛枝頭的纏繞細繩。所以宜蘭全年多潮濕多雨,因而山區林相植被很豐富,樹上都松蘿,是不是因為這樣才叫松蘿湖不得而知。這次是我第二次來松蘿湖了,為什麼想來第二次呢,因為第一次去是單攻行程,到了湖邊都中午了,當時看不到傳說中的雲霧飄渺。所以一直希望能到湖邊露營,幾年前也是三月天來到松蘿湖,這又誤打誤撞又是三月,不過原本計劃三月初又因氣象局誤報會變天而改到三月中。第一次到松蘿湖是有點失望,沒看到湖,充其量叫水溝,沒看到湖光倒影。這回希望能見到夢想中的情境。從登山口開始出發,前一次的印象又浮現出來,又是泥濘的山徑。所以免不了又是褲管沾滿了泥巴,真的路難行。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到了松蘿湖,天啊...記憶中的松蘿湖又來了,前幾天不是都在下雨嗎,為什麼又變松蘿溝了。